1981年,草原上,一对新人在举行一场婚礼,途中有一位客人,他觉得新娘子头上戴的头饰不简单。突然,不知道怎么的,他打断了,正在举行的婚礼,他说:新娘子头上戴的头饰有可能是文物,让其取下来。
大伙觉得他这样贸然打断婚礼很不好,其中一位宾客说:你说,你有什么事不能等人家婚礼完成了再说吗?一定要现在说?
被说的宾客也觉得自己刚才一时冲动了,他向那对新人说:对不起,由于工作的原因,让你不愉快了,再次说声对不起。
新娘子是一位心底宽厚之人,她并未责怪,刚才行为有点过失的宾客,还叫宾客吃好喝好。
这个插曲妥善处理后,婚礼继续,剩下的婚礼举行了小半天,婚礼结束后,大伙也散场了,只有一位宾客迟迟未走,他就是那个无礼打断婚礼的那位宾客。
这位宾客是在文物所上班的,每天都跟文物打交道,他看新娘子头上的头饰像文物,他想带回文物所研究。
于是他找到新娘子的公公婆婆,并说,新娘子头上戴的头饰很有可能是文物,他想带回文物所研究一下。
新娘子的公公婆婆一听宾客的要求,当时就不乐意了,还说,你怎么老盯着我儿媳妇的头饰做什么?我儿媳妇的头饰不是什么文物,只是一件好看的头饰而已。天色不早了,您请快些回吧!
宾客见新娘子的公公婆婆,说话有点像,着急打发他走的意思,这让宾客更加肯定新娘子戴的头饰肯定是老物件。
于是宾客心生一计,他就问新娘子的公公婆婆,你能说说,这头饰是打哪来的吗?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还是买的?
其实,这件头饰是新娘子的婆婆从土里挖出来的。这次恰逢儿子娶媳妇,她才把这件头饰送给儿媳妇当见面礼。
新娘子的公公婆婆,刚开始和宾客打着哈哈,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可能有些年头了,看上去有点旧,像老物件。我们这个还真不是什么文物,天真的快黑完了,您快些回吧!
“这么着急赶我走,一定有猫腻。”这时,宾客更加肯定,新娘子头上戴的头饰是老物件。他不想和新娘子的公公婆婆,这么继续打哈哈了。
宾客转身就去找新娘子了,他找到新娘子后,并向她说明他的意愿。宾客也把自己的疑问,向新娘子说明了。
新娘子听后,她说:这事我需要找我公公婆婆商量一下,新娘子找到她公公婆婆后,于是,开门见山地问,她头上戴的头饰是从哪来的?
新娘子的公公婆婆说:这个是祖上传下来的,爸妈,你们就不要瞒我了,我知道这是妈妈从土里挖出来的,达鲁(她老公的名字)告诉我了。
那位宾客找到我的时候,我也不愿意把头饰给他,可他说,如果是文物,是要上交博物馆,普通人家不能。如果留下要负相关责任。
新娘子的公公婆婆听后就说,这个就算不是祖上传下来的,那也是我自己辛辛苦苦挖出来的,也算我的,就不交,妈,我理解你的心情,我也不想把这么好看的头饰给那位宾客带走,可是,如果真的文物,我们怕是担不起这责任,新娘子眼一闭,就说,妈,咱们把头饰交给那位宾客带回文物所吧!
宾客把头饰带回文物所后,经鉴定,新娘子头上戴的头饰名为“马头鹿角形金步摇”高16.2厘米,重约70克。
“步摇”是我国古代女子的一种重要头饰。“步摇”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就算到了魏晋时期“步摇”也是流行头饰。
“步摇”的形状多为树枝叶,因为可以在树枝叶上面点缀各种花朵或者凤凰之物,这样佩戴者走起路来,上面的点缀之物会一上一下的摇晃,这也是“步摇”之名的来历。
“步摇”这种头饰,不止中原人喜欢,就连北方的少数民族也是喜爱得紧。
由于,北方遍地都是牛,马,羊,鹿,他们就把步摇做成了,牛头或者羊头还有鹿头形状的“步摇”。
这件“马头鹿角形金步摇”就出自北朝。它有10片大小的金叶子和11个树枝,还有8,9颗紫,绿色的宝石镶嵌在上面,金树叶子是挂成树枝上面的。
以前的北朝就在,现在草原一带,所以在这一带发现符合当地文化的“步摇”也不足为奇。
宾客,为新娘子一家人,申请了一本文物捐赠证书,和1000块钱。
新娘子半月过后就收到了宾客为她们申请的捐赠书和1000块钱。
这件“马头鹿角形金步摇”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