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世界,各种高科技充斥其中,手机、电脑、互联网,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甚至在遥远的火星,也有我们人类的探测器在四处张望。这一切在表明,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黄金时代,然而,透过这些表面现象,我们会发现,事实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乐观。
看看天上的飞机,其实只是上世纪60年代飞机的加强版,只不过电子设备更好,安全性更强,载重量更大,至于在速度上,那是没有太大差别。汽车也比以前更快、更安全、油耗更少,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改变。电脑从最初庞大的体积到现在可以一手拿起,其技术改进得让人吃惊,但它还是基于几十年前的冯诺依曼原理。
在计算机的集成电路领域,摩尔定律正在失效,小编的一台7年前的电脑,现在依然可以胜任它的工作,这要是放在本世纪初,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而苹果公司推出的新一代iPhone,双卡双待就是最大的创新。
化学方面的停滞现象也很严重,现在的火箭发动机,依然采用的几十年前的化学燃料。除了希格斯粒子外,物理学也没有什么大的动静,虽然弦理论似乎有希望统一爱因斯坦和量子力学,但到现在这一理论是否能被验证都是个巨大的问号,对此,《自然》杂志曾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字叫“爱因斯坦之后,科学天才灭绝”。
相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看起来,我们现在都是在吃以前的老本,所谓的科技进步,只不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而已。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三体》里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外星科技通过一个叫“智子”的高科技产品封锁了人类的科技,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把人类的知识想像成一个圆,这个圆外面的区域是人类探索的方向,当这个知识的圆圈越来越大时,圆外面的未知也成倍数的增加。现代科学信息量极为宠大,每一个学科都有很多分支,特别是在科研领域内,涉及知识之广之深,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以至于很多科研人员终其一生都无法完全搞明白自己领域内的专业知识。
科技的进步是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内燃机的创新,光靠蒸汽机是不可能将飞机送上天的。现代科技面临的困境,就像在果园里长得较低的果实都被摘完了,科学研究者如果想要创新,就必须要具备比以往更高的能力。
因此科学研究者们在开始真正的探索之前,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理解大量的知识。而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谈创新困难度是极大的,这也许就是没有出现第二个爱因斯坦的真正原因。爱因斯坦26岁发表《狭义相对论》,而在现在,26岁的科研人员恐怕还在为某个公式或理论头疼吧。
好消息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不远的未来,人工智能将为科学研究者们简化很多工作,也许到了那个时候,又会出现不少大师和天才,而人类的科技也将再次起飞,让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