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喜迎二十大 哈尔滨这十年”系列报道四·经济高质量发展篇— 哈尔滨:经济社会持续向好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0
分享至

(记者 付彦华 张晓磊 王琳)十年振兴,十年飞跃。回望十年非凡历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擎旗奋进、牢记嘱托,在“赶考”路上,破浪稳行、踔厉奋发,用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数据,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有为更有质、沧桑巨变的经济社会发展壮丽答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尔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优生态、惠民生各项工作,坚决维护“五大安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这十年,时间的巨笔,在冰城大地绘就了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辉煌篇章,蓬勃向上的哈尔滨创造了又一个赓续奋进、彪炳史册宏图伟业。

经济综合实力跨越发展

记者从哈尔滨市发改委获悉,哈尔滨市经济总量从2012年的3186.6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5351.7亿元,经济首位度由2012年的28.9%跃升到2021年的36%,位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位。

哈尔滨新区日新月异

创新活力持续加速释放

十年来,哈尔滨市坚持创新引领产业升级,25MW双燃料中小型燃气轮机、6AT自动变速器等一批国内领先的新产品投放市场,“4+4”现代产业体系规模达到6593亿元。2021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65.9亿元,是2012年的4.1倍;专利授权量达到22231件,是2012年的2.3倍;全社会R&D投入强度达到2.5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飞速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尔滨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觉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牢固树立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4%,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6%,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6229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加了3052万平方米;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PM2.5浓度下降到37微克/立方米,创有监测数据以来最优。

哈尔滨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得以搭建,生态文明法制体系“四梁八柱”不断完善,生态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得到有效加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有些工作和指标在不断创造历史。

迷人的哈尔滨伏尔加庄园,浪漫城堡中的异域童话。

对外开放开创崭新局面

深哈合作向纵深发展、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地位巩固提升、与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尔滨勇立开放前沿,乘势而上,对外开放迈出高质量发展新步伐。2021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344.6亿元,同比增长35%。

记者从哈尔滨市商务局了解到,哈俄班列自2016年2月开通至2022年8月,累计发运集装箱1059列、8.42万标箱、货值10.54亿美元;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开通了296条国内、国际航线,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航空枢纽;现已开通4条哈尔滨直达莫斯科货运包机航线和1条哈尔滨至洛杉矶货运包机航线;跨境电商“一区六园”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已有12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在亚洲、欧洲和南北美洲布局海外仓建设,现有跨境电商海外仓12个,总面积超过8万平方米。

哈尔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哈市的商务工作,将在突出抓好居民消费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园区建设、电商发展、优化市场布局、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等方面下功夫,打造“向北开放之都”。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

营商环境建设跑出“加速度”

“改革举措由最初的198项增加到目前的387项,其中61项为哈市创新性举措,目前已完成243项,完成率62.79%。”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初组建以来,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务服务“不见面”“一网通办”、群众“最多跑一次”全面推开,“办事不求人”事项基本覆盖群众生活和企业办事所需,不动产登记改革、信用体系建设成为全国先进典型。

哈市“市场监管”指标成为全国该指标领域进步最快的城市之一;在国务院办公厅组织的32个重点城市评估中,哈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由第十跃升至第六名;全国首创可精准查询和跨平台共享的“政务简码”;在全国率先开展“码上诚信”和“一业一证一码”改革,“码上诚信”“信易贷”两项工作荣获全国优秀信用案例……每一项成果的落地,都彰显着哈尔滨全力打造审批少、流程优、效率高、服务好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动哈尔滨经济高质量发展。

哈尔滨新区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

从小渔村变“生态园”,从一片滩涂到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从乡间土路到纵横路网……哈尔滨新区的变化,“肉眼可见”,已成为哈尔滨的新名片、经济发展新引擎。

一组实实在在的数据更能让人清晰感受哈尔滨新区的巨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总量突破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6%,撬动投资总量越过千亿台阶;连续三年协议引资额超千亿,新引进产业项目363个,7个世界500强企业扎根新区,9个超百亿项目落地开工;连续三年招商引资超千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1/3。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主板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分别达到11家和13家,新光光电在东三省率先完成科创板上市,安天科技获评“独角兽”企业,9家企业入选国家级“小巨人”,40家中小企业入选全省首批“专精特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市的35%……哈尔滨新区腾飞之势势不可挡。

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哈尔滨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区迎来了“六区叠加、双自联动”的全新发展契机。未来,哈尔滨新区将进一步坚持创新发展、改革发展、开放发展,努力将新区建设成为潜力充分释放的转型示范先导、承载国家战略的创新智慧高地、高质量发展的龙江振兴之翼、中俄互联互通的自由贸易区和独具文化魅力的生态活力新城。

居民生活得到有效改善

2021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较2012年提高了20246.4元和10069元;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较2012年分别减少了10.5万人和4.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02.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338.1万人。

城乡发展持续发力推进

2021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较2012年提高了20246.4元和10069元;城市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较2012年分别减少了10.5万人和4.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02.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338.1万人。

峥嵘十载创佳绩,不忘初心续新篇。站在新的起点,哈尔滨豪情满怀、笃行不怠,全力打造“七大都市”,着力推动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产业“四大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当好建设“六个龙江”的排头兵,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哈尔滨的精彩华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港媒看龙江 incentive-icons
港媒看龙江
财经大报 商界平台
7735文章数 20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