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丫)今年是虎丘万景山庄开放40周年,一系列盆景活动陆续展开。昨天下午,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邀请盆景专家卜复鸣、史佩元做客塔影园,为盆景工作者、爱好者开讲,畅谈苏派盆景发展。
“宋元时期,树石盆景已在民间兴起,盆景已经商品化。到了明代,虎丘成了苏州盆景花木的传统培育之地。”苏州市风景园林学会顾问兼世界遗产与文化艺术专委会主任卜复鸣在讲座中说。他以《苏派盆景的前世今生及其当代价值》为题,细致阐述苏派盆景的发展脉络。
盆景的最早定义,来源于苏州人王鏊的《姑苏志》,“虎丘人善于盆中植奇花异卉、盘松古梅,置之几案,清雅可爱,谓之盆景。”卜复鸣说,苏派盆景起源早,与中国盆景同步,同时类型众多,有树木、山水、树石、微型盆景等多种形式。“苏派盆景的主要产地就在虎丘、山塘一带。与园林相同,文人参与盆景制作,讲究诗情画意,且对盆景的实践经验不断总结,形成了盆景理论,比如《长物志》《园冶》等。”他表示,苏派盆景讲究审美、和谐,能够很好地诠释苏式生活,是江南传统娴雅生活的一部分。“它根据江南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树木枝冠特征,进行诗情画意的艺术再现,是技与艺的完美结合,体现了江南文化的审美趣味。”
中国盆景艺术大师、BCI国际盆景大师史佩元则畅谈“世界盆景发展趋势”。他在讲座中说,盆景起源中国,传到日本后得到了发扬光大并影响了世界。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盆景再次迎来飞速发展期。史佩元通过自身实践,以及多年在各国各地访问、推广中国盆景艺术的经验,向观众展示了日本、加拿大和欧洲各国的盆景艺术和发展状况。他表示,未来盆景的发展趋势是向自然学习,更加融合。“从写实到写意,盆景走向形体化、抽象化,更突出个人风格,将是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艺术品。”当下,盆景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那就是创新,如何从自然中创新,如何提升审美情趣,如何让创作更有利于文化的进步,依然是当代盆景人的责任与使命。
两位盆景专家讲到苏派盆景,都绕不开苏州园林、绕不开虎丘景区和万景山庄。1979 年,苏州市政府决定在虎丘山东南麓原东山庙旧址处新建“万景山庄”,辟为专门栽培、展示、交流苏派盆景的场所。1982年10月1日,万景山庄正式对外开放,时已80高龄的盆景艺术大师朱子安担任万景山庄的盆景艺术顾问,其子朱永源负责盆景技术工作,自此苏州盆景得到新的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