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吸引许多观众慕名而来。如何透过一件件展出的文物,循着历史的脉络,找到中华文明的起源、特征以及绵延千年的原因?昨天,上海博物馆与新民晚报联合打造的公益文化品牌——“上博讲坛”第三季第三讲开讲,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研究馆员胡嘉麟作为主讲人,在“上海时刻”视频号、“上海博物馆”视频号等平台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直播,带领观众读懂“宅兹中国”,收获了接近2万人次观看,超1万次点赞。
图说:胡嘉麟带领观众读懂“宅兹中国”
胡嘉麟带着线上观众走进上海博物馆的展厅,解读“宅兹中国”:“这四个字最早发现于西周青铜器何尊上,代表‘我在天下之中建都,来统治人民’。‘中国’最早是一个地理方位的名词,后来才演变成现在国家、疆域的概念。”展览顺应中国古人“居中而治”的理念,展示了大量在河南发现的夏商周文物。
胡嘉麟来到登封王城岗遗址出土的夏代早期青铜鬶形器残片前,将这件展品作为夏代展品中的代表。这片看似不起眼的青铜残片,证明了夏代早期,夏人就已拥有铸造青铜器的能力,也侧面佐证了当时已经出现足以号令天下的王都,吸引周围文化到此聚集。
图说:夏代早期青铜鬶形器残片
再往里走,商代展品中大量精美的青铜器让人眼前一亮。商人敬鬼祀神,以酒祭祀。而青铜器作为祭祀的器物,也成了国力、王权的象征。从河南商城遗址,也是商代早期王都所在地出土的兽面纹方鼎展现了都城的重要地位。商代晚期是中国青铜文明的第一个高峰。出土于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商代晚期妇好鸮尊,集圆雕浮雕平雕于一体,通体不留白,展现了极高的铸造技艺。
图说:妇好鸮尊
商人爱饮酒,许多青铜器都是以酒器形式出现。胡嘉麟介绍:“有文献记载,商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饮酒过度。因此周替代商之后引以为鉴,礼制从重酒转为了重食,形成鼎与簋组合的列鼎制度。”他带大家参观了一套河南新郑郑国祭祀遗址的九鼎八簋的完整列鼎,是当时周代国君祭祀用品。“周人的吃穿用度根据身份等级严格划分。天子是九鼎八簋,诸侯是七鼎六簋。只有天子和诸侯能用牛、羊、豕三牲的太牢礼祭祀;卿、大夫只能用少牢礼,即不能用牛肉。这种礼制思想和文化,有利于当时的统治,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
图说:九鼎八簋
展览的最后一件展品,是上海博物馆馆藏的商鞅方升。作为“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展的首个展览,此次展览选择聚焦于夏商周三代,而来自战国晚期的商鞅方升,则“剧透”了系列展览接下来的主题。胡嘉麟介绍:“这件展品,预示着夏商周三代统治的结束、秦大一统时代的开启。”秦为何能从一个小小的诸侯国统一天下,正是由于其政治制度、法令的延续性。这对国家的强盛是必不可少的根基,也揭示了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原因之一。(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