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该书系《八仙故事系统考论》(中华书局2006年版)一书的修订版。主要对八仙庆寿、八仙过海、吕洞宾斩黄龙、黄粱梦、雪拥蓝关等13个故事系统进行了文献梳理和文化考察,旨在通过对八仙故事系统的流变的清理来分析中国文化和中国文艺的变迁。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八仙神话是内丹道道教利用传统资源加以改造而建构的,是内丹道教教理、仪式与法术的神话再现。在神话形成和流变的过程中,道教的宗教理念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以及民间宗教文化发生了冲突和交融,这些神话的文本意蕴随着宗教背景的淡化都程度不同地走向世俗化。
此次修订,作了必要的修改,并收入4篇书评。全书字数约38万字。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八仙庆寿故事考论
第三章 八仙过海故事考论
第四章 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故事考论
第五章 松(柳)树精故事考论
第六章 吕洞宾黄粱梦故事考论
第七章 吕洞宾戏白牡丹故事考论
第八章 钟离权故事考论
第九章 铁拐李故事考论
第十章 张果老故事考论
第十一章 蓝采和故事考论
第十二章 何仙姑得道故事考论
第十三章 曹国舅故事考论
第十四章 雪拥蓝关故事考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问题反省与理论自觉
――读吴光正先生的《八仙故事系统考论――内丹道宗教神话的建构及其流变》
从八仙故事看文化精神变迁
一部淹贯精审、胜义纷陈的八仙研究力著
——吴光正《八仙故事系统考论——内丹道宗教神话的建构及其流变》评介
追寻八仙踪迹,品味千古风流
——读吴光正著《八仙故事系统考论》有感
修订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本书是《八仙故事系统考论——内丹道宗教神话的建构及其流变》(中华书局,2006年版)的修订版,应出版社的要求,按照《中国古典小说论著六种》的命名规律,改为《文化与神话:八仙故事系统的内在风神》。
本书撰写、修改之际,中国宗教文学的研究还处在发展初期,相关论文的发表,殊为不易,承蒙《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武汉大学学报》等刊物关照,刊载其中的部分章节,这给笔者以极大的鼓舞。
该书出版后,曾蒙郑传寅、聂心蓉、胡元翎、欧阳江琳、罗忆南诸先生撰文在《长江学术》《光明日报》《武汉大学学报》《学术交流》等刊物加以推介,又蒙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韩瑞亚教授将本书列为研究生必读书目。2010年,本书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这实在是意外之喜。
本书的撰写开启了我的三个研究方向。
其一是古代小说叙事学研究。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笔者愈发坚信,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原型与母题具有叙事学功能,因此在武汉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时,完成了《神道设教:明清章回小说叙事的民族传统》一书(参见《原型与母题——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的重要元素》修订版后记)。
其二是中国宗教文学研究。本书写作过程中,笔者感觉中国宗教对中国文学影响甚巨,因此对中国宗教文学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了地毯式排查,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的图书馆和书店搜寻,并从大陆拓展到港台和美国的图书馆、书店,从纸本拓展到网络。
在收集、研读、编译相关成果时,又发现所有成果都集中在宗教与文学即宗教影响文学创作层面,真正的宗教徒创作反而无人问津,这严重影响到学界对宗教文学发展进程、宗教文学内在意蕴和宗教诗学的总体把握和理论建构,因此决定从宗教实践的立场梳理中国宗教文学,编撰《中国宗教文学史》。
2006年博士后出站后,我留在武汉大学文学院工作,2007年即开始策划编撰《中国宗教文学史》。2009年,组建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并在《武汉大学学报》开设“宗教文学研究”专栏,先后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内蒙古大学、西藏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济南大学、新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参与编撰工作。
为了凝聚学术理念,推动课题的进展,我先后筹办了7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先后在《武汉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学术交流》《贵州社会科学》等刊物开办“宗教文学研究”专栏,邀请海内外学者探究中国宗教文学的本质特征、建构中国宗教诗学。
在大家不弃不离的支持下,12卷25本《中国宗教文学史》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预计于2022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在主编这套文学史时,笔者除了先后完成《坚守民族本位 走向宗教诗学》(《武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宗教文学史:宗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扩大中国文学版图 建构中国佛教诗学——〈中国佛教文学史〉编撰刍议》(《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文摘》2012年第10期)、《民族本位、宗教本位、文体本位与历史本位——〈中国道教文学史〉导论》(《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0期)、《〈中国宗教文学史〉导论》(《学术交流》2015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等理论文章,还先后承担了如下诸书的撰写工作:《百年中国宗教文学研究史论》(独著)、《中国道教文学、基督教文学研究索引》(编著)、《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索引》(编著)、《金元道教文学史》(独著)、《清代道教文学史》(主编)、《现当代佛教文学史》(参撰)。
其三是文学图像学研究。在撰写《八仙故事系统考论》时,浦江清先生的《八仙考论》对我的启发不小,但对他的两个结论却不敢苟同:八仙起源于元代,八仙的形成与道教无关。因为我收集的材料常常对这两个观点形成冲击。其中的图像材料给我印象尤其深刻。
我在南宋时期的《群仙拱寿图》缂丝画中发现了八仙,吕洞宾的装束还不是汉人装束,后来在金人墓室雕砖中又发现了八仙,因此确信八仙起源于金代;元代的神仙道化剧是民俗和宗教的融汇,八仙和全真教的五祖七真成为了度脱众生的神灵;在明代的全真教宗祖谱系图中,八仙赫然在列!
后来读到巫鸿《礼仪中的美术》一书,愈发坚信,图像是超越文字的文化载体和文学载体。
因此,2007年,我到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完成了《魂归何处——汉宋死后世界的图像再现与文学表达》一书的初步写作。博士后出站后,给本科生开设了《文学与图像》通识课,并指导博士生撰写了相关论文。
但由于忙于《中国宗教文学史》的主编工作,尽管10来年一直在跟踪、收集文学与图像方面的研究成果,文学图像学的研究计划却一再延误。2018年,《中国宗教文学史》审稿会如期举行,2018年——2020年先后将《中国宗教文学史》稿件审读两次后,终于有时间思考文学图像学的问题。
2019年5月17日至12月6日,我和余来明、鲁小俊、申万里组建团队,邀请26位海内外知名学者组成“中国古代的族群、文化、文学与图像”讲座教授报告团,先后给武大师生作了32场学术报告,并于2019年6月22—23日在武汉大学珞珈山庄举办了“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文学与图像国际学术研讨会”(孙文歌《“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文学与图像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文学遗产》2019年第5期)。《武汉大学学报》“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与图像研究”专栏、《长江学术》刊载了报告团的部分论文,报告团的全部论文将结集为《四海同风:古代中国的族群、文化与文学》《澄怀观道:古代中国的文化、文学与图像》两书,分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和凤凰出版社出版。
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笔者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学,终于有机会全面收集海外中国文学与图像的研究成果。访学回来后,先后给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设了“文学图像学”、“学术史研究”、“古代文学与艺术专题”三门课程,并着手设计文学图像学的科研、教学体系。
笔者将文学图像学定义为新文科,乃基于如下学术理念:
新媒体和数字文化给世人的阅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冲击,数字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兴产业。因此,建构文学图像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及其产业转化最为迫切的一项工作。
文学图像学旨在将文学材料和视觉材料整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自身的学科体系,即整合文学、艺术和计算机应用三个专业的理念,培养面向网络等新媒体的专业人才,创作数字文化产品,实现人文与科技的结合。它包括基础研究(古代文学与图像的跨学科研究)、理论研究(何谓文学图像学)、应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图像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数字化产品:教学产品、旅游产品、文化娱乐产品)。
岁月如梭,《中国宗教文学史》已经耗去我10余年时间。目前这个项目需要平台、资金支持,更需要专业团队的合作,挑战性太大。科研方面,我的第一篇文学图像学论文——《吴全节像、赞与元代文学的新认识》已经在《文艺研究》2021年第7期刊出。学生培养方面,十来年一直在指导大学生申报国家创新创业项目,目前已经招收了两位博士生从事文学图像学研究,并推荐一位本科生到海外攻读文学图像学硕士学位。这是否是一个好的兆头呢?
2021年6月24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