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瓷器,尊享国家美名
有一种瓷器,被尊为“布兰克帝支那”
有一种瓷器,被称为“马可波罗瓷”
有一种瓷器,被誉为“白色的金子”
这些诗意的名字,都被尊称为“中国白”
外国人称之为BLANC DE CHINE
1993年,陈仁海将“中国白”译为China White
启功教授、赵朴初主席等悉心指导陈仁海团队
坚持复兴“中国白”文化,诞生了“中国白陈仁海”
“中国白陈仁海”是一个品牌,对许多藏家和爱好者来说
说到“中国白”就是“中国白陈仁海”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瓷器“中国白陈仁海”,屡次入选国礼,成为国家用瓷,已款待170多个国家政要,影响世界。
德化,“中国白陈仁海”的故土。国庆期间,来自东盟国家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菲律宾东盟时报社记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福建频道,福建晋江历史文化研究总会一行人员,在陈仁海美术大师的陪同下,走进位于德化的中国白博物馆,深入了解“中国白”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双方还进行了亲切地交流。
“涨潮声中万国商”。宋元时代,德化瓷器就通过“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的商贸活动输出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口商品,改善和丰富了当地人民生活,传播先进的制瓷技术,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一期间也注意到德化烧制的瓷器“既多且美”,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不仅描述德化制造瓷杯或瓷碗、碟,还详细介绍了德化瓷器的制作方法。1291年初,马可•波罗奉命护送忽必烈女儿远嫁波斯王,船队从刺桐港扬帆启航,就带走德化产的白瓷,回国后存于威尼斯的圣马可宝藏所,经他带去欧洲的德化白瓷,被西方国家称作“马可波罗瓷”。
明代,德化出现了以何朝宗为代表的瓷雕名家群体。他们烧制的白瓷器造型美观,温润如脂,洁白如玉,外销到欧洲,深受欢迎,被统称为“中国白”。从此,“中国白”瓷器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饮誉世界。
明朝郑和七次下广西洋,远达阿拉伯、红海和非洲东岸,携带的大宗土特产中,德化陶瓷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郑和下西洋后,德化陶瓷销量进一步扩大。永乐之后明廷虽有“封关”与“开关”之争,但海外对陶瓷的需要量并没有减少。而德化窑更具有出口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明末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专门记载:德化瓷雕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具瓷器而闻名于世。市场的需求,成为推动德化白瓷发展的强大动力。
16世纪至18世纪,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国的舰队在不断地侵略,骚扰远东地区的同时,也相继组成了庞大的商业集团与贸易船队,如葡萄牙的“克拉克”巨舶,西班牙的“马尼拉”大帆船,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号”,荷兰与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等,从事对中国茶叶、瓷器、丝绸、漆器等商品买卖活动。作为中国瓷器中的上品“中国白”,在欧洲,“中国白”“得到全欧洲贵族阶层的欣赏和欢迎”,并接受无限的订货。18世纪初,在著名的德国迈森瓷厂及其陶瓷家柏格特的倡导下,德、英、法、丹麦等国的皇家瓷厂纷纷模枋德化白瓷生产工艺,促进了欧洲瓷业的发展,德化也因此成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金泉 少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