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柳
问世6年,“小包公·法律AI”最近迎来了第20万名用户。
“小包公·法律AI”的服务对象包括政法机关、高校、企业、律所等上千家单位。法院、检察院使用它,可实现“类案检索”“类案类判”;企业用它法治体检后,可找到治未病的方案……
用科技赋能司法、用科技保障公正,是“小包公·法律AI”创始人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燕玲博士的初心和愿景。经过六年“成长”,“小包公·法律AI”已拥有九大法律科技利器——企业合规系统、智能量刑预测系统、智能类案系统、智能法律法规系统、法律实证分析平台、智慧法院大数据分析平台、智能量刑偏离度系统、智能刑事证据系统、法律智能问答,先后取得2项核心发明专利、21项软件著作权、7项受理发明专利,荣获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司法创新产品、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司法创新产品等称号。
法律和科技深度结合的探索尝试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信息化与司法工作的深度融合成为大趋势。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7月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引起了王燕玲的注意。王燕玲在思考:老百姓心目中的公平正义是什么样的?如何才能让他们在司法个案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就大众而言,人们可能不在意为什么定这个罪,而更加关注量刑。”王燕玲决定从自己研究的刑法出发,思索和寻找大数据和司法实务的衔接点。
“从学术角度看,法律人探讨刑法的定罪和量刑,是由证据推导到案件的定性,再根据案件的定罪确定量刑的范围。但是,我们如何让大众了解最终的刑罚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检察院的精准量刑建议是依据什么来做的?”为寻求答案,她调研十几个省份的法院,了解一线刑事法官如何量刑。
2016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决定》。量刑协商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核心之一,这急需一款智能化的量刑预测工具予以辅助。于是,以精准量刑为切入点,王燕玲踏上了探索科技赋能司法、科技保障公正之路,并于2016年创办广东博维创远科技有限公司、创立“小包公·法律AI”平台(“小包公”系公司注册商标)。平台创办之时便得到华南师范大学的支持,学校成立了由王燕玲担任主任的人工智能法律应用研究中心,“小包公·法律AI”平台成为该中心的产学研基地。
法律和科技深度融合是该平台的显著特征,也是国内首次尝试。该平台的专业团队由资深法学教授、实务办案专家和人工智能科技人员等组成。团队首席法学专家高铭暄教授是人民教育家、当代著名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刑法学研究会荣誉会长;团队技术带头人黄震华教授是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美国计算机协会会员。
智能系统助力检法单位“类案类判”
王燕玲介绍,“小包公·法律AI”专注法律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基于司法大数据分析、法律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致力于为检察院、法院提供智能司法服务,为企业合规提供数字应用服务,为律师提供智能办案服务,为高校法学研究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为社会公众提供学法普法服务。
在已研发的九大系列应用产品中,“小包公可以实现精准量刑、类案类判。”王燕玲介绍,“智能量刑预测系统”于2017年上线应用,目前可对130个罪名进行智能分析。该系统包含智能精准量刑建议、类案分析与推送、罚金数额测算、刑事法律文书自动生成等10多项功能,是一体化和智能化的专业刑事案件分析系统,已对接最高人民检察院“智慧检务2.0系统”等系统,并在广东、安徽、河南、江苏、黑龙江、贵州、海南等超过千家检法单位部署使用。
“该量刑软件基于司法大数据分析、法律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建构并完善了理论量刑预测系统与实证量刑分析系统,形成了国内独创的智能精准量刑双系统,实现‘一次操作、两套结果’,即提供实时刑期展示及法律依据,呈现量刑规范化表格。”王燕玲介绍,实证量刑分析系统基于大数据提供案件的可视化分析,双系统之间相互印证,最大程度实现精准量刑,“通过简明易懂的呈现方式,大众可以迅速、清楚地知道法院的判决考量了哪些因素、是如何得出的。‘小包公’对于老百姓心中公平正义感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法治体检帮助企业进行法律风控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企业少走弯路,避免法律风险,才能行稳致远。有的企业在使用“小包公·法律AI”中的“企业合规系统”进行法治体检后,负责人出了一身汗:“原来我们的合同风险还有这么多啊!”
“企业合规系统”于2021年11月上线应用,系统具有20万+合同模板库、合同AI智能审查、企业司法尽调、合同电子签章和智能履约等功能,助力企业一站式高效合规管理、化解风险,是目前国内领先的企业合规智能产品,已被广东省产业发展促进会、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广东省浙江商会、广东省江西商会(云商会)、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等众多行业组织,太平洋保险、华润数科、渤海银行等众多企业,以及中伦律师事务所、国信信扬律师事务所、广东金轮律师事务所、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等众多律所的律师部署使用。
“小包公·法律AI”与广州市工商联下属的广州市民营企业投诉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广州市工商联于2022年8月发文,在广州全市开展民营企业劳动用工在线法治体检活动,提升民营企业对合规管理的关注度,帮助民营企业防范用工法律风险。
位于佛山的新某某集团,具有重大合同比例高、合同风险监控要求高、合同履行管理困难、缺乏全局的合规管理数字化系统等业务“痛点”。就此,“小包公·法律AI”为该企业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方案: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内容为核心打造围绕合同合规管理中台,形成一整套涵盖业务、财务、法务、人力资源、审计等部门的内控解决方案,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风控系统。
方案实施后取得良好效果。一方面,助力企业制定规范化信息数字合同管理系统,打造精准合同合规数字化管理工作流程,并对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实现过程化管理,提高管控能力,实现合同合规管理标准化;另一方面,大大减少了线下沟通、审核成本,提升了业务部门合同签约效率;利用智能工具降低合同错误率,保证合同文本高质量和严谨性,大幅度提高合同起草与审核效率。
“就企业法律风控与合规运营,‘小包公·法律AI’能针对‘痛点’,以接地气的智能合规系统为企业增产提效保驾护航。”王燕玲说。
“法律实证分析平台”应用前景广阔
用可验证的事实说话的“法律实证分析平台”,被政法、科研机构广泛应用。
“法律实证分析平台”于2021年5月上线应用。该平台提供超过1.5亿的司法大数据、支持自定义数据分析维度、丰富的数据分析模型,一键生成可视化图表和数据分析报告,并首创实证分析验证工具。法学家高铭暄教授、樊崇义教授、王利明教授、胡建淼教授等权威专家鉴定认为,该平台在国内法律实证分析智能应用领域处于独创和领先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上百家政法单位和高校科研机构部署使用。
“法律实证分析平台,借助大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技术,开展海量司法大数据深度分析,以摆事实可验证的方式,发现本土法治问题,提炼司法智慧,有助于构建中国法治方案。”王燕玲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
责编 | 陈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