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青山好,开屏四野横。平分楚与粤,两地倚长城。”明代诗人滕元庆写的正是江华西南门户,有“南关尽处”“梧岭南屏”之称的姑婆山。姑婆山是江华的神山,它以1846米的高度俯瞰江华大地,见证了秦汉时的冯乘风云、唐宋时的阳华风度、明清时的民族风情,以及新时代的瑶都风采。
湘南之山
我说的湘南,是指湖南省最南端;说的这湘南之山,是江华的姑婆山。从中国地图上看,湖南绝似一个左向侧脸的“美人”,而江华则是这“美人”的“咽喉”。这咽喉之地最南的屏障便是姑婆山。
姑婆山属萌渚岭南端支脉,从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进入广西,由马鞍山、天堂顶、笔架山、姑婆山等山峰连成西南走向山脉主体。北面、西面、东南面三面成坡,东北面一面连脉,其主峰突兀、群峰并立、地势险峻、沟长谷深。姑婆山雄峰峻岭、古树花草、怪石流瀑、日月云海等构成一幅幅自然天成的绝妙风景。姑婆山为湘、桂两地共有之山,南麓广西贺州开发建设了4A级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占尽地利先机;北麓江华境内大片峻岭除风电开发外尚是“处女地”,颇多野趣。
姑婆山顶峰。李忠林/摄
姑婆山上姑婆仙。姑婆山及周边有“八仙界”“姑婆吊”“姑婆峰”“仙姑岩”等仙气满满的地名,姑婆山下至今保持拜“姑婆仙”、吃“姑婆饭”等祈福消灾的民俗。我考证“姑婆仙”即是传说中的“何仙姑”。贺州称姑婆山本名桫椤山,何仙姑本名何香姑,隋开皇九年(589)六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广西贺州桫椤山荷花寨,菜农何韭菜之女,亲人罹难后历尽人间沧桑,唐武德四年上山采药巧遇吕洞宾,被收为关门弟子,隐居山中,饮清泉,吃杨梅,修正果,而后得道成仙。仙姑生性善良富有爱心,经常装扮成老姑婆,在山中济世救人,世人不忘姑婆大恩,改称桫椤山为“姑婆山”,并于唐武德六年(623)在山顶上建“仙姑庙”供奉仙容,山顶乃仙居故称“天堂顶”。
江华“姑婆仙”的传说与仁王李云溪有关。李云溪是隋末唐初上伍堡一带的传奇人物,当过状元,精通法术。传说武德四年(621)李云溪死后被唐高祖封为仁王,让其在江华萌渚岭立庙成仙。仁王回到萌渚岭下,准备第二天登顶成仙。不料在山脚下碰到了正要上山修仙的何仙姑。“一山难容两神”。两人商定,谁先登顶此山就归谁。第二天,何仙姑天不亮简单用过“姑婆饭”就出发了,仁王自以为道行高深,酒足饭饱才启程出发。待仁王走到一座小岭时,何仙姑已经登顶。于是大山就叫姑婆山,小岭就叫相公岭。优美的神话传说见证了姑婆山“有仙则名”。
姑婆山上盘王庙。上伍堡瑶民自古就有盘王崇拜的传统。根据瑶族的传说,盘王原名盘瓠,因助评王杀高王而被封为盘王。盘王生六男六女,评王将他们封为瑶族的十二姓。一次盘王上山打猎坠崖身亡,后世瑶族子孙便将盘王作为本族的始祖进行祭祀,各处建盘王庙,每年三月十三日许愿,六月十六日伸愿,十月十六日酬愿,年年祭祀。江华最早的盘王庙建在姑婆大山相公岭上,明洪武四年(1371)被人发现和记载,如今庙宇遗址依稀可见,每逢瑶族节庆仍香火不断。
上伍堡“岭下大庙”门前精美石刻。李忠林/摄
上伍堡瑶不仅祭祀盘王,也有仁王信仰。仁王世代保佑上伍堡一方水土,且仁王与盘王拥有共同的诞辰(农历十月十六日),被上伍堡瑶民视为同一保护神而供奉在盘王庙内,尊享民众祭拜。每年祭祀盘王的时候,人们背着香火和供品不辞辛劳爬到相公岭顶的盘王庙祭拜。相传明景泰年间,轮到鲁塘村的一寡妇盘氏去烧香,因盘王庙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以至盘氏迟到而受到惩罚。景泰二年(1451),上伍堡三宿(平岗宿、旦久宿、竹尾宿)决定将盘王庙迁建近处,但又不知建何处合适,最后商议从相公岭顶推一巨石下山,石头落在哪就建在哪。于是众人推石头从山顶一路翻滚而下,到达山脚越过一条小河后停下来。人们就在石头落处的相公岭脚下新建了“岭下大庙”。
“岭下大庙”分为上庙和下庙两个部分,其中平岗宿信奉上庙,旦久宿、竹尾宿信奉下庙。新中国成立后,下庙在大炼钢铁时期被拆,上庙则因当时发展农副业需要而有幸留存,即现上伍堡“盘王大庙”。1991年旦久宿、竹尾宿重建下庙,并将庙址迁至涛圩凤尾土地庙予以扩建,即现栖凤“盘王大庙”。1995年江华瑶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根据瑶族人民的意愿,将始建于姑婆大山中的盘王庙迁建于县城沱江的平头岩,即现“盘王殿”,为中国瑶族第一殿。
江华县城盘王殿。李忠林/摄
姑婆山上有锡方。《水经注》载:“(萌渚之水)南出于萌渚之峤,其山多锡,亦谓之锡方”。萌渚之峤,居五岭之第四岭,亦名甿渚岭,又名临贺岭、白芒岭、桂岭,俗名姑婆山。早在南北朝时期姑婆山便以产锡矿著名,被称为锡方(岭)。江华是湖南省三大锡产区之一,姑婆山花岗岩中的铌钽和稀土矿全国闻名。江华稀土矿资源为中重稀土,其稀土氧化物储量就单个矿区而言,居世界之首。
姑婆山脚的上伍堡得名与矿产有关。上伍堡资源丰富,产量多、名气大的有水晶石、萤石、铜石、铁矿石、锡砂。居住在湘桂地区的瑶民将“晶、萤、铜、铁、锡”称之为“五宝”。又因此地位于潇水上游,人们就叫这个地方为“上五宝”,后因历史流传“上五宝”就演化为现在的“上伍堡”。
冯沱之水
高山有好水。姑婆山有三大水源:旦久源、流车源、春头源,这三支水源汇成“萌渚之水”,与冯水会合注入潇湘。
江华古称冯乘,因境内冯水而得名。清同治《江华县志》载:“江华有沱水,沱洞指水而言。沱水出上五堡,为唐时旧治”。江华冯、沱二水会纳289条大小溪河,在县城东侧的鱼塘坡汇合,为潇水,注入湘江。
《水经·湘水注》:“(冯)水出临贺郡冯乘县东北冯冈。其水导源冯溪,西北流,冯水带约众流,浑成一川,谓之北渚。历县北,西至关下(关下,地名也,是商舟改装之始)。冯水又左,合萌渚之水。渚水北径冯乘县西,而北注冯水。冯水又径营道县而右会营水。”
营水,古名深水,东晋以后改名潇水。潇水发源于南岭之麓,蜿蜒于永州之野,曾被下放江华的著名作家叶蔚林描绘成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
潇水一路蜿蜒而来,在不同的河段有不同的名称。在它的起点,在蓝山县境内25公里段称深水;在江华境内,码市镇以上河段称大桥河,码市镇至水口镇段称冯河,水口镇至沱江镇段称东河,东河与发源于姑婆山的西河交汇于江华县城沱江镇豸山脚下,始称为潇水。
河水在群山中逶迤流淌,经码市、水口、涔天河至沱江,形成了潇水的上游流域。自东南向西北蜿蜒流淌的河流,将九嶷山和萌渚岭区切开来,构筑了“两山夹一川”涔天河口水利开发的绝佳条件。
1973年,作为湖南上世纪60年代所建的三个大型水库之一的涔天河水库竣工投入使用;2012年,涔天河水库实施扩建,目前已建设成为一处具有灌溉、防洪、下游补水和发电,兼顾航运、灌区土地开垦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涔天河水库形成的广阔水域、岛屿和优美生态,成为了人们向往的“天河瑶池”“南岭千岛湖”。
涔天河水库“天河瑶池”。李忠林/摄
潇水日夜奔腾,生生不息,静谧而粗野,深沉而含蓄。她不仅蕴含着悠久的历史,还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潇水”不是两个简单的汉字,也不仅仅代表一条河流,而是湘楚文明乃至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地之瑶
“南岭无山不有瑶”。姑婆山活跃着一支“游耕”的瑶民,他们自称“爷贺尼(丙多优)”。这支瑶民是因宋末元初世乱从江西泰和县迁入湘南宁远、祁阳、道县。元大德九年(1305),又由道州经永明进入到广西富川,再由富川都北界里亭乡进入江华。元末时李东仂担任“爷贺尼(丙多优)”的瑶老。他们在山上“左腰长刀,右负大弩,种黍菽以为食,猎山兽以续食”。
明洪武初年,李东仂等十七户、三百余人被朝廷招抚,走出大山,定居到上伍堡。明万历《江华县志》载:“上伍堡,乃平地瑶也”。由此,江华瑶族自治县河路口镇上伍堡瑶族村寨牛路村成为世界上瑶族在平地定居第一村。李东仂率众由“生瑶”变为“熟瑶”,当之无愧成为“平地瑶”第一人。
牛路村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至今已历经700多年的风风雨雨,青石铺砌的古巷错落有致的密布整个村庄,保存下来的近50栋古民居雕梁画栋,见证了岁月沧桑。瑶族长鼓舞、龙狮舞、坐歌堂、蝴蝶歌等民俗经久不衰,传承着上伍堡平地瑶文化。
牛路村明村古建筑——“月亮屋”。李忠林/摄
“瑶”的名称首见于《梁书·张缅传》所载“莫徭蛮”。南北朝至隋唐称“莫徭”。唐末,史籍开始出现“徭”的称谓。宋以后一直称徭人。明清时期,官府视瑶民入籍与否,称之为“生瑶”或“熟瑶”。
《江华县志》记载了江华瑶族族源,主要为三支:一支是自称“爷贺尼(丙多优)”的瑶族。一支是自称为“勉”的瑶族,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明嘉靖十三年(1534)间,先后从五岭南麓及县内上伍堡进入江华大龙山、贝江冲、麻江冲一带。隆庆年间,又有一批从广西八步进入贝江冲、麻江冲等地。一支是自称“梧州人”(后又称“寨山瑶”)的瑶族,因宋皇佑五年(1053)平南,从广西梧州进入江华,明代又有大批进入。江华瑶族以勾挂岭为界,可分为岭东地区瑶族和岭西地区瑶族。岭东地区瑶族主要是高山瑶(过山瑶),岭西地区瑶族主要是平地瑶和梧州瑶(寨山瑶)。
姓氏之居
姑婆大山的地下河从河路口流到大石桥乡一个老村庄,形成一湾深不见底的“龙头井”,这口井从村头流到村尾,孕育一个美丽古村——井头湾村。
江华井头湾村,以及宝镜村、水东村、石下村、潇江湾村等明清古民居,都是某姓家族世代群居之处。井头湾村所居以蒋氏为主,宝镜村所居以何氏为主,水东村所居以王氏为主,石下村所居以欧阳氏为主,潇江湾村所居以唐氏为主。
井头湾村位于大石桥乡,因山水皆以井环绕而得名。清乾隆年间(1830),蒋汝新为避战乱,携子蒋宗文、蒋宗易举家迁徙井头湾溪边落户。目前村里超过100年历史的建筑有100余座,超过200年历史的有50余座。三座大屋、八字门、文昌楼,每一座建筑都仿佛在诉说着这里发生的故事。井头湾的房屋大都依山而建,伴溪而筑,到处是曲径通幽,小桥流水,栋宇相连,气势恢宏,何凌汉曾为蒋家写过一副对联“山中宰相谁人识,海外神仙岂可知”以示钦佩。
井头湾村井水环村。李忠林/摄
宝镜村地处大圩镇,因村前有一井塘水清如镜得名。宝镜村古民居保存完好,占地80亩,由9井18厅组成 ,共108间房,俗称“三堂九井十八厅,走马吊楼日晒西”。清顺治七年(1650),何氏先祖何应祺由道州举家迁来宝镜建宅定居,至今历18代。300多年间这里走出无数名人逸士、高官显贵。据《何氏族谱》记载,有清一代村里就出了进士、翰林侍召、卫千总、巡检、知县、典史等34名。至今,从村前秧田中挺立的宝塔,村前大路旁“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下马石碑,堂屋里悬挂的“积德延龄”“厚德载福”“望重古稀”等古牌匾,仍可感受到昔日的荣耀与显赫。
宝镜村全景。李忠林/摄
水东村处于涔天河镇潇水边,是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全村1500多人主要为王姓,为太原王氏随宋室南迁,明初从广东迁居于此。村内现保持清代古民居15座、炮楼3座。全村以青石板为主轴,两旁古建筑延青石板左右布局构成“丰”字结构,各自成院,独立成栋,外墙高耸,经典别致。村内门匾昭示该村发源和人才辈出。总门楼门匾“誥封第”是明清时期对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以皇帝的诰命封赏;“笃庆太原”揭示王姓村民(或部分村民)发源太原王氏;官员所赠“人书并寿”“庆衍齐眉”“盛世耆英”等贺匾,明证村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石下村在大路铺镇潇贺古道旁,为南宋年间欧阳斌公(1126-1173)从永明县任家岭(现江永县黄甲岭)“敬义堂”欧阳氏家族分枝来此建居。村里现保存明清古民居40余座,古门楼3座,其中敬义堂、栢府堂经修缮保持完好。栢府堂为明朝初年“南京行在都察院江西道监察御史”欧阳志之家居。欧阳志时为全国十三道监察御史之一,地位显赫。
石下村“丰登庙”。李忠林/摄
村北凤凰山麓建有丰登庙一座,门楣石刻“丰登庙”三个大字,两边石柱为一副藏头对联:“丰乐记滁亭世传六一,登封崇岳庙岁祝八千。”为魏碑爨龙颜字体,大气磅礴。“六一”与“八千”可谓绝对,“六一”指的是六一居士欧阳修。“八千”出自《庄子·逍遥游》句,“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南宋诗人陈著有诗,“把酒君前欲问年。笑指松椿,当是同年。愿从今后八千年。长似今年,长似今年。”这幅名联承继了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的儒宗风流,寄予了丰登延年的美好愿景。
姑婆山下,山水人居。那山那水那人那居,皆源远流长、韵味绵长!
(作者万汝青 系江华瑶族自治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