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强
编辑:沈睿
风品:程楠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千年传承的白酒业,依然常说常新。掐指算来,2000年以来行业已历经数次调整。最近5年,“酱酒风”持续升温,俨然已是热词。
行业“去产能”背景下,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产量呈下滑态势。从2017年的1198万千升降至2021年的716万千升。
而2022酱酒趋势报告显示,淘系平台中,酱香型白酒在主流香型中增速最高,市场持续扩大,但产能仍存缺口。
逆增之态,意味着酱酒已是白酒业新增长点。审视赛道,从2019年开始,各大酒企、各路资本鱼贯而入。
不过,去年下半年起,“酱酒热”出现降温趋势。甚至有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酱香酒销售收入1986亿元,同比仅增4.5%。
要知道,2021年的销售增速为22.6%!
如此悲观的增速预期,是否意味着酱酒不行了?
1
遇冷不是坏事
在首财看来,遇冷并非坏事,反而是行业从“高速”迈向“高质”的重要标志。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表示,“酱酒遇冷只是表象,酱酒正在从粗壮型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酱酒已进入品质好,品牌化、渠道竞争的阶段。”
正如专家所言,自2019年以来,“酱酒热”更多是资本炒作,而非市场规律。原本与酒毫无关联的上市公司,“沾酱就火”现象足以说明问题。
最直观案例莫过*ST天成,2021年2月其还面临退市风险。同年5月下旬,股价涨超200%。7月初创下历史新高。
如此异象,只因一则酒企将借壳*ST天成的传闻。虽然6月初,*ST天成曾多次澄清:所谓酒企借壳、重组等传闻并不属实。
可见,彼时炒作“热钱”的癫狂程度。
据《每日经济新闻》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以来,就有巨人集团、融创中国、北京联美集团、首农食品集团、修正药业、来伊份等众多业外资本跨界酱酒。
不难发现,这些公司自身业务和酒类并无关系,涉酱究竟是追求长期价值,还是短线逐利,要打个问号。
可以确定的是,布局酱酒是项技术活、匠心活,是一项长期事业,毕竟好的酱酒需存放5年以上才能灌装上市。若更高品质,时间甚至长达10年以上。
如此漫长的孵化期,对专业深耕的从业者都是一大挑战,盲目跨界多会留下一路鸡毛,甚至带偏行业节奏。
受疫情反复、消费意愿降低等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炒家”炒作意愿,进而让整个酱酒业挤出不少泡沫,更趋于理性。
东方证券酒饮料首席分析师叶书怀表示:近两年酱酒的扩容有所放缓,尤其在去年三季度以后,酱酒量价出现盘整,整个加库存周期也进入到一个去化阶段,但在我们看来这倒是一种对产业风险的有效释放。
新兴酱酒企业开始注重增长背后的质量。目前投资需求已在向真实的消费需求转移,所以需时间去沉淀真实的开瓶消费。这是件好事,可以让这一轮产业周期更长,整个波动率会降低。
没错,疫情导致的消费场景缺失,不是企业模式问题,所谓酱酒遇冷,不是品类遇冷,而是资本、跨界遇冷。风险释放,反而能减少乱象、凸显良币效应,是真正优质企业、长期主义者的一次跃升良机。
正如丘吉尔所言,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
2
头部忙扩产能
以贵州茅台为例。这个白酒业“超巨”,正进入新产能扩张期。
早在今年1月26日,其就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系列酒扩产议案。再次投资超41亿元,用于实施“十四五”酱香酒习水同民坝一期建设项目,加码扩产系列酒,新增产能约1.2万吨。制曲产能约2.94万吨、贮酒能力约3.6万吨,建设周期24个月。
半年报看,贵州茅台产能再创新高。完成茅台酒基酒产能4.25万吨,系列酒基酒产能1.7万吨。
贵州茅台方面表示, 3万吨酱香系列酒项目有序推进,已完成70%工程进度。酱香酒 “十四五”酱香酒习水同民坝一期项目已完成勘察、设计招标程序,工程进度14%。中华片区 15 栋酒库项目已建成 7栋,剩余计划年底建成。
不止茅台,“多强”也在全力追赶。
2022 年 10 月 4 日,郎酒宣布吴家沟生态酿酒区已全面建成,五大核心生态酿酒区全面投产。优质酱酒年产能正式提至 6 万吨,储能达 18 万吨,双双站上历史高点。
董事长汪俊林透露,根据郎酒“一慢两快”的产能、储能、销售匹配原则,2026年存酒达30万吨。2026年存酒到达30万吨前,每年销售总量控制在上年储存总量的十分之一。
2021年含税销售额首破百亿的国台酒业,动作亦凌厉。也是2022年10月4日,其宣布2023年度生产周期内,3个生产基地同时新增投产6个智能酿酒车间,新增产能7000吨,年总投产1.7万吨。本次扩产后,智能酿造总投产量将破1万吨。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酱酒喝的就是年份,一直以来,“产能”被视酱酒企业站稳脚跟的关键,随着上述产能逐渐被释放,上述酒企长期价值有增厚空间。
不过,静候佳音的过程中,挑战仍不可小觑。正如前文所说,布局酱酒是一项长期事业,除了产的多、更要产的好,头部品牌尤是。
如郎酒,产能规模狂奔的同时,经营面风险不容忽视。2022年5月,其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在业内看来,这与2021年证监会的反馈意见中超万字长文、五十三个连环问询有直接关系。
招股书显示,2019年,郎酒股份资产负债率66.06%,茅台为22.49%,相差近三倍。
据同花顺iFind统计,2019年18家白酒上市公司平均负债为32.34%,郎酒接近平均负债率2倍。
2017-2019年,郎酒存货分别为62.52亿元、71.71亿元、84.24亿元。2020年底高达100.98亿元,比同期营收93.37亿元还要多。体量之外,收入质量咋样呢?
3
营销渠道开“新花”
显然,产能不是万能,如何更精细化、品质化运营,综合提升市场影响力才是重中之重。
此方面,珍酒频现“破圈”营销,值得行业借鉴。近日,由贵州珍酒独家冠名的美食综艺节目《拿一座城市下酒》完美收官,网上引发热议。
据统计,开播当日便冲上腾讯视频纪录片热播榜第一名。热播期间,节目持续霸榜腾讯视频纪录片排行榜Top1,站内评分冲上9.1。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如#你会不会因为鱼刺而不吃鱼#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二,主要话题阅读量超2.7亿,互动量达8.5万。
再看金沙酒业:
今年8月28日至9月6日,其借“圆月”之名,联合抖音平台开展“回味中国节 月是故乡明”区域挑战赛,用30万现金奖励为河南、山东、广东、贵州的消费者。
在抖音搜索“回味中国节 月是故乡明”话题即可进入活动页面,按要求做出代表团圆的画圆动作,就能触发定制贴纸特效,共同瓜分30万现金奖励。
为突出地区差异、增加互动趣味性,金沙酒业还特别设置加分动作,如能用地域化特色方言安利金沙回沙酒,还能获得额外积分奖励,借此成功破圈。
渠道端也有新模式探索,今年6月,容大酱酒在厦门推出“平台商+联盟商”,以“资源共享、分工明确、利益捆绑、风险共担”的紧密合作体系,将产业链上两个重要角色深度绑定。
得益于模式迭代,容大酱酒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东南、华中、华北等重要城市的布局,期间发布十几款产品,组织近百场品鉴会,扩张步伐强悍。
种种花式创新,折射酱酒脉脉活力,亦是价值回归、信心回归的关键所在。
4
如何不负“新热”
巴菲特曾有句名言:“如果你不想持有一只股票10年,那你就不要持有它一分钟”。
的确,热捧还是冷遇,看似翻云覆雨的诡变资本,最终离不开一条价值基线。时间复利效应,对酱酒来说更是如此。
正如资深酱酒专家、权图酱酒工作室首席专家权图所言:现在整个实体经济中,白酒相对是非常景气的,其中酱酒的成长性和未来的空间也是非常确定的。看酱酒赛道行不行,除原来底层逻辑外,比如品质升级、茅台带动、价格认知、资本推动这4个底层逻辑要素外,还有2个维度:第一个就是消费端,即喝酱酒的人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第二个是投资端,产业资本涌入的多还是少?很明显,酱酒的这两个维度都呈上升趋势。
政策端,亦有向上热度。
中国酱酒看贵州!10月10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发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推动复工复产复市促进经济恢复提振行动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作为当地核心支柱产业,《通知》中白酒产业被多次提及:加快推进“三个一批”,持续抓好中小酒企规范发展,新培育一批规上白酒企业,四季度白酒增加值增长15%以上。
白酒行业分析师、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表示:该政策进一步加快贵州酱酒产区的融合发展,也利于贵州当地酱酒企业整体竞争力提升,改善贵州酱酒在全国市场的品牌、品类形象。
据贵州省统计局数据,2022上半年,全省十大工业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5752.93亿元,同比增长17.1%。其中酱香白酒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80.21亿元,同比增长55.2%。
蔡学飞认为,考虑到贵州当地特有稀缺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酱酒较高的品类价值,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依然是中国酒类最大的发展突破点,也是贵州酱酒最大的发展支撑点。
没错,天时地利人和,酱酒产业向上、品质向上的趋势仍在。
在首条财经看来,专业门槛不断抬高,产业快速成熟中,资本的裹挟力、跨界者的搅局性将逐渐减弱,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看似遇冷的表象下,酱酒跃升的新热度更值期许。
当然,一幅好牌想真正打好,仍要从业者的共同努力。如何不辜负不错失,规模之外,还需更多匠心、更多质量敬畏、风险敬畏、更多长视长益,且行且珍惜。
由此,酱酒“新热度”的到来,只是时间问题。
本文为首财原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