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父亲是名党员,也是一名语文老师。他默默无言,在烟火人间淳淳朴朴,从不提他是名党员,可我觉得他就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党性融化在了他的朴朴素素里,一言一行里,日常生活里。
父亲喜欢种南瓜,说南瓜耐旱,无需像别的菜那么去细心照料,有一点肥土,撒下去一把种子,便可以生根发芽,四处藤叶茂茂盛盛地蔓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态势。阔大的绿叶密密层层,看上去就心生喜悦,仿佛心绪被那风中摇曳的一片碧绿点亮了。
最初,我并不知道父亲喜欢种南瓜和其它一些蔬菜。那年代,父亲还是一名乡村老师,工资很低,一月才几十元。那时,父亲常年在离村二十里外的几所乡村中学中教书。不时调动,几乎每个乡村垸边的中学都教遍了。他笑说,他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那时我还小,还在本垸张家垸旁一所小学中读书。每个星期六的傍晚,我都会去村头眺望,因为每星期六父亲会回来一次,有时会带回几个馒头,有几次,父亲还提回几个红苹果,让我欢呼雀跃。当我拿着红苹果,满垸走动,在小朋友们面前炫耀,引得小伙伴们围着我转,当时不谙世事的我,不知道那些都是父亲熬南瓜汤之类充饥,节省下来的钱买给我们姐弟几个的。父亲真的不忍心空手而归,看到几个孩子渴盼的眼睛。许多年后,我方知道,父亲是隐忍的,他隐忍在淳朴的党性里。
父亲从来不求人,他订了本杂志《百事不求人》。他说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党员,你就要奋发图强,自立自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要去麻烦别人,群众方信服你,你就有一个党员干部的威信。父亲是个党员,他从不说豪言壮语。沉默而强大的他,说了唯一对人吐露心声的话。有些话他只藏在心里和他的日记本上。
父亲从不向党组织提要求,要求帮助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但他很倔强,绝对不向生活低头。
他就是一个风风火火,个性鲜明的,人间烟火气浓浓的他,见什么便学什么的他。一次侄女的手跌伤了,他们都悲悲哀哀地哭泣时,父亲一骨碌爬起了床。他批改了一晚上的作文,实在是累了,一双眼充满了血丝,望着他们哭哭啼啼,抽抽噎噎,他就风风火火地问:“哭嚎个什么呢?”一番急问,原来是侄女的手跌伤了。父亲满不在乎,就蹲下了身去,三下五除二,竟然就推拿着,让骨节复位了。
他声名远播了,人们笑笑地说他是个能人党员干部。他嘿嘿地笑了,却不骄傲自大。他依然故我,风风火火,淳淳朴朴。十里八乡,谁跌伤了,全有了盼头,全去找父亲。父亲原来是个接骨高手,他从不收别人的钱。有时候,别人提个两三斤猪肉给他,他就付钱,笑纳了。因为那个年代,猪肉很难买。
陡山中学的厨师上瓦房捡瓦,一不小心从屋顶上滚了下来,跌伤了尾椎骨,痛得直叫唤。校长吓得赫然失色,人都哆嗦了。
父亲对校长说没有事。校长就松了一口气。父亲是有了名的“能人党员”,校长就如吃了颗定心丸。
父亲让厨师躺下休息,他上房捡瓦,父忙忙碌碌一阵,学校的瓦房就许久的日子不漏雨了。校长见厨师又不停地叫唤,又吓得脸上失色了,嗫嗫嚅嚅地说:“早知张老师捡瓦这么娴熟,我就不叫你捡瓦了,如若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学校如此穷,怎么负担得了你的费用和你的家庭重担呢?”
校长叮嘱父亲,让好好好地给他正骨接骨。父亲教两个班的语文课,任务重得很,熬夜批改作文,总是熬得双眼充满了血丝。那就是我童年对父亲的痛惜之处。我瞧见他那么忙忙碌碌,就咬紧了嘴唇。唉,“能人党员”的父亲,有谁真正体恤他的辛苦呢?
可是父亲总是往厨师家赶,一次次地检查,一次次地复位。上了夹板,夹着红花等药物,他的腿仍然肿涨得发亮了,痛得嗷嗷直叫:“快去叫张老师来。”夜阑人静,父亲就顶着一勾寒凉的月亮,匆匆忙忙地赶向他家。父亲喜欢清清亮亮、清清凉凉的月亮,他不烦不躁,淡淡地来去,脚步叩响着夜色沉沉中广袤无垠大地上旷远渺茫的宁静。不厌劳苦地为他人做事,乐呵呵的。
校长浮浮躁躁地急了好几个月,问起了病情,火烧眉毛的样子。终有一日厨师回学校上班了。校长心中一块沉重的石头落地了。校长说,张老师,你真正是一名“能人党员”,你是一个擅长攻坚克难,炸碉堡的,战无不胜的战士。校长激动得有点语无伦次了。他说你解决了学校的大难题呀。父亲嘿嘿地笑了。父亲不说一个党员的豪言壮语,我们却可以感觉到他的豪情万丈。他的党性,归真到了乡村的天高地远、四野苍茫、绿树掩映中了。
有一次,我看到了他的一个笔记本,抄录着弘一法师的《清凉歌》:
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父亲写了一段读后感:一个党员,遇到了困难,就应该让党性像月光一样,给自己以清清凉凉,消除浮躁,办事就不会再毛躁了。原来从不说豪言壮语的父亲,时时刻刻读到什么文章,都是在领悟着党性的深沉深邃的内涵,富有哲理的内涵。他低调行事,与生活融为了一体,相依相存。他党性的光辉,清凉如月,给人间洗去了暑热烦躁。他的党性洗尽铅华,如乡村的一个小院,自带禅意,气收力敛,格调清拔,气韵舒畅,锋藏神敛,静心观赏一刻,顿觉烦恼皆消,清凉自在。
那个时候,厨师总想报答他的救助,说他就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党性太高了。他让父亲拿几个馒头回家。校长也让我的父亲拿几个馒头带回家去。可父亲说公家的东西,不可随便拿。
后来,我方知道父亲的南瓜汤中,种植有他作为党员的基本的责任意识、良知意识、担当意识,还有对人民群众的使命感和神圣感。
后来,小学五年级毕业,因为贪玩我没能升入初中,心情开始郁郁不欢。那一年刚巧父亲又负责在石桥中学照看暑期空荡荡的校园。母亲带我去校园住着,陪着父亲照看校园。我才发现父亲在校园的旁边的野畈地上种了很多南瓜,还有几块菜地,有茄子、黄瓜等等。那时,我才听母亲说,父亲种一些菜卖给学校食堂,折成伙食费。
平时,父亲批改全班学生的作文,总是批改到夜阑人静时分,饥饿难耐的父亲就熬些南瓜汤充饥,好深夜奋战。好在,父亲种的南瓜多得很,校园四周全是。
令我震撼的是,父亲还常熬南瓜汤给他的一名学生吃。这名学生叫刘清,他的母亲有神经病,发起疯来,乡村到处跑,人事不省。他的父亲又腿残废了,行动不便。刘清家中太贫困了,一度把桌椅搬回了家,准备辍学不读了。可父亲念他特别聪明,将来是个人才,便亲自跑几十里山路,用一根扁担又把他的桌椅挑回了校园。看他身子孱弱,父亲熬南瓜汤时,便给他多留一份,让面黄肌瘦的他补充营养。
有时,父亲摸黑走几十里山路,去他家中走访,其实是特意送南瓜去给他的父母享用。有一次,她的母亲又疯了,疯疯癫癫的满田野跑,有一天她居然跑到了儿子刘清就读的石桥中学那儿,神思恍惚的她,居然依稀认出了她的儿子,坐在校门口的台阶上,笑嘻嘻地说:“呵呵,你是我的儿,二秃!”她居然下意识地梳理自己纷乱的头发,叫嚷道:“二秃,我的儿,快到娘这儿来!”引得全校师生去围观。父亲当时正熬了南瓜汤,准备给刘清喝,便叫刘清端一碗给他母亲。当时,显然他的母亲也饿慌了,狼吞虎吞地喝完了那碗南瓜汤。全校的师生围观着,一个个看得热泪盈眶。
父亲的南瓜汤留在了全校师生的记忆里。那一幕太震撼人心了。刘清更是对父亲的南瓜汤永生难忘。当他大学毕业后,在外工资一个月两万元,他还特地跑回来看望父亲,说还想喝父亲的南瓜汤。父亲的关于南瓜汤的故事,让我一下子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到我谈女朋友时,父亲已在县城的中学退休了。他一如既往地喜欢有块地就撒下南瓜籽,熬南瓜汤喝,朴素节俭,依旧如故。那时,我追的女孩子红燕还没有完全和我确定关系。还有一大群家庭富裕的男孩子追她。第一次带她去我家中,我忐忑不安,怕她嫌我家中贫寒,到处放着父亲收获的红红黄黄的大南瓜。结果她去了,显得很高兴,喝父亲熬的南瓜汤也直说好喝。送她回去的路上,我告诉了她,我父亲与南瓜汤的故事,她很感动,直说我家像她家一样,她母亲也很喜欢在城郊种菜,家中也是到处放着瓜瓜菜菜,像农家小院一样,很朴实温馨的味道。她母亲也特别喜欢种南瓜。她还说她很喜欢我家中的氛围。后来一问,她母亲是我父亲的学生,早年也喝过父亲的南瓜汤。难怪她也爱种南瓜,喝南瓜汤了。那全是从父亲那儿传承的呀。她当村妇联主任,也总送南瓜汤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喝。她们当然“党性一条心”,和我一家亲了。
红燕后来果然喜欢到我家中来,直到有一天,我向她求婚,她调侃而又诚挚地说:“看在你爸熬的南瓜汤那么好喝的份上,我就答应了你吧!”在某种意义上,父亲的南瓜汤成就了我与红燕的姻缘。
党员父亲的南瓜汤,温暖了苍凉的岁月,让苍茫的日子洋溢着温情温馨,幸福而温暖。
作者简介
张红华,湖北省红安县军休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