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老总,自然是毫无争议的十大元帅人选之一,而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的授衔就有点争议了,一野副司令员张宗逊,则被授予上将军衔,另一位副司令员赵寿山,则没有被授予军衔。
张宗逊,在抗战胜利后的职务,是吕梁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绥野战军副司令员,按照这个资历,建国后被授予大将也是可以的。但因为大同集宁战役我军受挫后,张宗逊并没有继续独当一面,而是长期担任彭老总的副手,所以,这个 上将军衔虽然低了点,也是说得过去的。
而一野另一位副司令员赵寿山却没有被授予军衔。赵寿山,字杜亭,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赵寿山自幼熟读经史,长大后则投笔从戎,考入陕西陆军小学堂,后来升入陕西陆军测量学校,毕业后即进入西北军冯玉祥部。赵寿山心思慎密,指挥打仗滴水不漏,在西北军中一路升迁,到了中原大战前夕,已经做到旅长了。
赵寿山长期作为杨虎城的部下,曾随杨虎城参与了著名的“二虎守长安”,与杨虎城、李云龙坚守西安八个月,对抗刘镇华的镇嵩军,最终为冯玉祥部攻入西安,击溃镇嵩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赵寿山在西北军中也是声名鹊起,逐渐成为一名高级将领。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老蒋命令东北军、十七路军对红军进行围剿,赵寿山对老蒋的积极内战、消极对外的政策极为不满,开始逐渐倾向于革命。后来,赵寿山跟随杨虎城参加了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为民族统一战线的达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老蒋解除兵权,勒令出国,他手下的十七路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开赴抗日前线,参加抗战。赵寿山被任命为38军17师师长,与岳维峻等人率领的第三十八军血战娘子关,长期镇守中条山一线,成为抗日前线的中流砥柱。
凭借出色的表现,赵寿山升任38军军长。38军长期镇守中条山,是一道日寇不可逾越的坚固防线,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对38军的表现赞不绝口,称其为中条山的铁柱子。日寇对中条山的38军颇为忌惮,称中条山是一道无法破解的盲肠。凭借抗日战争时期指挥38军的出色表现,赵寿山毫无疑问算得上一位抗日名将了。
由于国民政府的无能,坚持了两年多,中条山防线最终还是失守了,赵寿山对老蒋失望至极,开始与我党频繁联络,投向了革命的阵营。1942年,赵寿山秘密入党,成为了我党的一位地下党员。对于老蒋的剿共命令,赵寿山并不合作,这引起了老蒋的不满。老蒋对赵寿山明升暗降,将其调离第38军,任命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虽然有个总司令的名义,实际上受到胡宗南的监视,手底下也没有带兵的实权,这个时候的赵寿山,实际上是被老蒋剥夺了军权了。
解放战争开始后,老蒋解除了赵寿山的职务,打算派他出国考察。经过党组织的帮助,赵寿山历尽艰辛摆脱了国民党特务的监视,来到了陕北,受到了毛委员、周总理的热烈欢迎。后来,赵寿山被任命为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与张宗逊、许光达、王震等人共同协助彭老总,横扫马家军,解放大西北,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
赵寿山的一生可谓是多姿多彩,从西北军名将,到抗日英雄,再到开国元勋,多种身份的转变,他却始终没有改变救国救民之赤子之心,无论是在西北军时期的长安保卫战,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守护中条山,再到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大西北,赵寿山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作为一名抗日名将、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赵寿山在1955年却未被授予军衔,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很简单。1955年授衔时,毛委员、刘副主席、邓政委等人主动辞去了元帅军衔,后来毛委员便做出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他说道:不在军队的同志,我看就不要参与授衔了。
当时很多符合授衔条件的元勋,比如邓子恢、程子华、陶铸、滕代远等人都没有参与授衔,而赵寿山,当时也不担任军职了,而是担任了青海省主席的职务,自然也就不参与授衔了。
赵寿山率领的第三十八军,在中条山血战日寇,坚持了两年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赵寿山与38军的功绩,我们理应铭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