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江苏一位男子心急火燎地赶往医院,然而还没到达,爷爷已经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他盯着爷爷留下的鱼形玉佩泣不成声,不料朋友见到后脸色大变。
朋友本想安慰小李几句,但是当他注意到小李手中的鱼形玉佩后,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好一会才回过神来,他小声询问,能否将玉佩拿过来欣赏一番。小李毫不犹豫地将玉佩递给朋友,这是爷爷留给他的临终遗物,难道藏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朋友很快发现,这个玉器雕刻的是一条趣味十足的鳜鱼,嘴巴不小,鱼唇很厚,还被一个小孔贯穿,这个小孔应该是用来系绳的,从而将玉佩悬挂起来。鱼鳍也雕刻得十分醒目,非常逼真,而尾部上翘呈扇形,仿佛正在用力摇摆。仔细看,鳜鱼的侧面竟贴着一片荷叶,其灵动的形象跃然眼前,实在令人爱不释手。
最让人惊讶的是,鳜鱼的主体部分呈乳白色,而尾部与腹部呈黑色,正好将鳜鱼刻画得羽羽如生。很明显,工匠在打造这块鱼形玉佩时,进行了巧妙的构思与精雕细琢,从而将玉器的价值与鳜鱼的趣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了“吉庆有余”的寓意。
看样子,爷爷特意将这块玉佩留给小李,是为了告诉他不要过度悲伤,要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朋友凭借自己对玉器的粗略了解,推心置腹地告诉小李,这块鱼形玉佩的价值,恐怕远超他的想象,一定要妥善保管,如果想要将它处置了,一定要准备充分。
小李将此事告诉妻子后,妻子半信半疑地看了看玉佩,为了验证这块玉佩是否真的价值不菲,她当即决定将其送到文化馆鉴定一番。文物馆的工作人员,一见到这块鱼形玉佩就赞不绝口,经过一番专业的鉴定后,他们确定这块长5.7厘米、宽2.9厘米的鱼形玉佩,的确是元朝的精品,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为什么工作人员如此肯定?要知道我国打造玉器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数千年前的新时期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美轮美奂的玉猪龙,你怎么确定它就是元代的作品呢?
虽然古人对玉器情有独钟,数千年来制作了海量的成品,但是每朝每代都有不一样的流行风尚与技术特点,以至于打造的玉器样式也各有千秋,并且蕴含着十分明显的演变路线,发展到唐宋时期,写实的花鸟画异军突起,从宋徽宗的画作上就能看出端倪,导致鱼形玉器趁机兴起。
经过唐宋时期的积累,元朝玉器的雕刻水平出现了明显的提升,其造型由小到大,纹饰由简到繁,雕琢由粗到精,艺术风格由注重写实到讲究意境的方向发展。此外,元朝玉器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转变,那就是格外喜欢使用“荷叶卷草”等植物造型做陪衬,刻画出意味深远的祥瑞之气,这是元朝之前未曾出现的新特点。
更有意思的是,元朝的鱼形玉佩基本以鳜鱼为形象,通体长5-8厘米,这跟宋朝的条形小鱼,以及明朝的鲤鱼玉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与此同时,元朝鱼形玉佩在制作技巧上,以重刀手法雕琢为主,特别是在鱼体结构的分界处,下刀粗犷有力,明显不同于其他朝代。
小李手中的鱼形玉佩,看起来肥厚而不臃,身直而尾翘,加上逼真的齿状鳍端,跟跳跃的宋代玉鱼、鱼荷休眠的金代玉鱼、鱼尾分叉的明代玉鱼截然不同,这是别具匠心的元代鳜鱼玉佩无疑。由于这件玉佩异常珍贵,工作人员建议小李夫妇将其捐献给当地博物馆。
考虑到这是爷爷留给小李的遗物,他还是希望将鱼形玉佩留在身边,以便睹物思人。毕竟小李是爷爷带大的,爷孙俩的感情特别深,上次由于出差在外,来不及赶至医院,未能见到爷爷最后一面,小李一直十分难受,自然不愿再跟玉佩分开。工作人员听完他的解释后,深表理解,最后嘱咐小李一定要好好保管,这可是传家之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