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天王洪秀全重新组建“五军主将”制,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杨辅清、李世贤等青年才俊,继续进行抗清斗争。青年将领走上前台,太平军再次焕发战斗力,并在两次大规模会战中获胜,一度中兴了天国。这两次会战,即是二破“江南大营”与“三河大捷”。其中,二破“江南大营”规模最大,三河之战则最为后世熟知。今天,三河之战的名气已经远远盖过二破“江南大营”。为何呢?湘军是最后的人生赢家,操纵笔杆子,对此战不断加以“美化”,将自己塑造成悲剧英雄,赞颂湘军之血性。
如何才能体现出湘军之悲剧、血性呢?首先,湘军血战安徽一个月,连破四座城池,筋疲力尽,已经是强弩之末。再次,强调自己是孤军深入,没有后援,没有队友,还受到湖广总督官文之掣肘。最后,湘军以少打多,6000兵马对付太平军精锐10余万,且陈玉成、李秀成等名将悉数出动,湘军还主动发起进攻,血性十足。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首先,李续宾没有血战安徽,也不是强弩之末,湘军实力没有受损。原因简单,枞阳会议后,陈玉成将安徽兵马调去攻打德兴阿“江北大营”,出太湖外,基本没啥兵力驻守,否则李续宾岂能一月破四座城池呢?要知道,太平天国在安徽也就占据九座城池。再则,李续宾也没孤军深入,队友安徽巡抚翁同书、李孟群就屯驻附近,且李孟群还派兵2000余人去舒城,支持湘军行动。最后,第一悍将李续宾不是被10万大军击败,而是被不到一千人的三河守军拖住,吴定规立下头功。在此,我们就谈谈吴定规是如何“拖死”李续宾的。
吴定规,广西桂平人,金田起义元勋。从三河之战可以看出,吴定规在防守作战方面还是很给力,算是一员悍将。可惜,东王杨秀清时代他并没得到重用,陈玉成、李秀成时代,老资历的吴定规则成为小资历陈玉成的部将。庐州、庐江、安庆、无为、巢县、太湖、潜山、桐城、舒城,这是太平天国在安徽占据的9座较大城市。其中,庐州、庐江算是第二次占领,周围还有一大堆清军的驻守。吴定规呢?并没机会守卫大城市,而是屯驻庐州南面三河镇;区区一个镇的兵力,自然不多,也就几百人左右。由此可知,吴定规在陈玉成手下混时,也只是一般将领,与陈得才、赖文光、叶芸来、蓝成春、梁成富、马融和、邱远才等没法比。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不起眼的将领或者说“小人物”,加上1000不到的守军,却成了湘军挥之不去的梦魇。
1858年5月(农历算,下同),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攻破九江,而后屠杀城内士兵17000余人,解剖守将林启荣,十分残忍。接着,李续宾回湖北休整,补充兵力,准备执行胡林翼“东征计划”。胡林翼是天才战略家,没有胡林翼运作,李续宾是拿不下九江的。可以说,他们是优秀的将帅组合,搭配使用才能爆发威力。可惜,胡林翼母亲去世,他得回家丁忧,湖广总督官文成了李续宾上司。官文是满人,军政能力低下,贪财如命,可十分佩服胡林翼。此时,胡林翼回家丁忧,李续宾自然不好混。但是,官文也没有掣肘他,而是让他与都兴阿各领一军东征,直奔安庆而去。顺带说下,都兴阿能力也不行,但麾下鲍超、多隆阿绝对是悍将,武力值爆表。
7月28日,都兴阿、李续宾等率2万大军抵达太湖;血战17天后,湘军拿下城池。此时,庐州第二次被太平军攻克,吓坏了咸丰皇帝。庐州,也就是今天的合肥市,是中原的南大门。太平军拿下庐州,就有可能再次北伐,威胁京师安全。咸丰为了夺回庐州,于是让湘军北上增援,暂缓攻打安庆。当然,湘军并未全部北上,而是分军作战:都兴阿继续东征,围攻安庆;李续宾率8000兵马北上救援庐州。此外,翁同书、李孟群收集庐州溃兵,聚集一万余人,随时策应湘军之军事行动。由于陈玉成将军队调去攻打“江北大营”,且此时双方正在浦口、江浦、六合、扬州、仪征等地开战,太平军也不可能返回参战。如此,李续宾进展顺利,一个月内连克四座几乎没有军队驻守的城池,从而“威震敌胆”。
9月18日,悍将李续宾拿下舒城,与庐州又进了一步。此时,湘军沿途分兵驻守,还有7000左右;舒城再次分兵留守,带去攻打庐州的,估计6000。这就是三河之战,湘军损失6000兵马之由来。救援庐州,一定要攻打三河吗?不一定,从上派河过去,路程更近。那么,李续宾为何还要去攻打三河呢?很简单,吴定规派人“诈降”,告知李续宾三河镇有太平天国大量军用物资,且守军不多。与八旗、绿营正规军不同,湘军是私人武装,很难从朝廷那里得到粮饷,基本都是靠自筹。三河有钱、有粮、有物资,李续宾又岂能错过呢?再则,自己可是湘军第一悍将,是战神般之存在,区区三河,岂能挡住自己去路呢。
区区几百兵马,吴定规居然敢主动“邀请”敌人攻城,这说明两个问题:吴定规是悍将,不怕牺牲;湘军攻坚战没那么强,李续宾也不是战神,没有战无不胜之之说。如此,吴定规决定吸引李续宾前来进攻,拖住湘军主力,等待陈玉成军团返回,而后将其一锅端。9月30日,李续宾下令攻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三河镇南面7座营垒,而后将其加固,为进攻北岸提供据点。三河城外营垒,一共9座:南面7座,北岸2座。此时,李续宾拿下了七座(吴定规主动放弃),自然是十分嚣张。奏折中,他吹嘘一番,说击毙太平军7000余人,有点搞笑了。10月2日,李续宾渡过作战,直接攻打三河城。这座城池究竟有多大呢?长500米,宽400米,高8米,守军几百左右。然而,湘军进攻并不顺利,缺乏重型武器,想破砖石结构的城池,难度不是一般大。攻打三河镇,李续宾的战术很简单,就是“置草填堑”(拿着茅草填满壕沟),越过壕沟,架设起云梯,攀登入城。结果很惨,湘军连续进攻六次,都以失败而告终,李续宾直言:“贼能守,惜为贼也”。
10月9日,三河城下耗费时一个礼拜,没能靠近城池。此时,陈玉成、李秀成等从东线返回,抵达金牛镇、白石山,“捻军”则奔袭桐城,截断湘军后路。那么,陈玉成、李秀成究竟带来多少人呢?曾国藩、胡林翼等都说是10万,10余万,李续宾年谱则说30余万。当然,湘军喜欢夸大对方人数,以此邀功,可以理解。翁同书则说,万余,两万余。那么,谁说了真话呢?应该是翁同书,因为陈玉成解救安庆时,也就三万余人。原因很简单,太平天国没占领浙江、江苏之前,没钱养那么多兵。此外,李续宾在10日便出动3000兵马主动攻击陈玉成,若是陈李联军10余万,李续宾是不敢这么做的。陈玉成9日抵达金牛镇,李续宾10日主动进攻,结果被分割包围,李续宾在突围时战死沙场。接着,湘军继续作战,但没了主帅,指挥不灵,很快就被全歼。
综上所述,三河之战,吴定规几百号人拖住了湘军6000精兵,第一名将李续宾阵亡;吴定规立下首功,主帅陈玉成最后给予致命一击。可惜,吴定规却被淡化了,成为陪衬。《天国志》载:“三河之捷,玉成功虽为最,定规凭孤城,捍大敌,挫强寇凶锋,以待外救之合,勋业卓著,为天下重,然自此其事迹泯无所闻,岂不久物故也欤?”史学家都为他没能留下名气而遗憾。参考书目:《太平天国战争全史》、《天国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