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金线鲃和鲤鱼的亲缘关系很远,他们的杂交成功突破了之前鱼类研究中的种种“不可能”,为滇池金线鲃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最为开心的就是这一研究成果取得了又一实质性进展,标志着滇池土著鱼的保护和繁衍研究进入新的“窗口期”。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滇池金线鲃可谓是颇有渊源,他们用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换取一个物种的“归位”和“重生”。
“上世纪80年代,在对滇池鱼类资源调查过程中,滇池金线鲃消失不见,仅在入湖支流与龙潭之中才能觅得其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介绍说。1989年,滇池金线鲃被列为国家二级濒危保护动物。2004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从野外引种200尾滇池金线鲃开展繁育研究,但要对这种15厘米至20厘米长的“小鱼”进行人工繁殖却并非易事。作为一个半洞穴生物,滇池金线鲃冬天要钻到洞里产卵,到了春天孵出的鱼苗才会游到滇池中去觅食,加上其所需生存温度相对较低,这就会对养殖带来一定的挑战与困难。2007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工作者克服生存环境、鱼病、排卵受精困难、饵料配比等重重考验,终于通过人工方式成功繁殖300多尾滇池金线鲃。
2009年,滇池金线鲃数量超10万尾,增殖放流也随之开始。据统计,至今已累计在湖体里投放300多万尾。“我们在盘龙江设置了一个监测点,一开始每2至3个月能观测到1尾,现今每个月能观测到30尾至50尾,滇池金线鲃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种群。”杨君兴欣喜地说。
“最好的保护是利用。”滇池金线鲃繁育成功之后,研究所一方面对其进行保育,将其用于生态系统的修复;另一方面对其进行选育与杂交,挖掘其经济价值。
以繁育成功为契机,研究团队通过“花-鱼-螺蚌-鸟”立体生态修复模式,创造性地利用云南土著物种的回归与繁衍,增强高原湖泊生态修复能力。2019年,研究所在300亩湿地上种植海菜花,同时投放滇池金线鲃、本地螺蚌等等,仅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湿地水质透明度就提升了35厘米左右,总磷总氮含量也明显下降。目前,这一生态修复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洱海、星云湖、程海、宝丰湿地等地。同时,更多其他本土生物资源也被纳入这一生态系统中,依托这一模式的高原生态修复的路子也变得更为宽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