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孙延宜(山东)
自打读了毛主席的“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后,我就知道了“武昌鱼”,但最近却迷惑了起来,滕州善国商贸城北首有一家海参店铺,在其滚动的字幕中有“五昌鱼”一项,到底是“武昌鱼”还是“五昌鱼”呢?或者二者皆有之呢?
经微信咨询湖北洪湖的严加国战友得知,只有“武昌鱼”,没有“五昌鱼”。网上呢?武昌鱼,五昌鱼、鲳鱼三者,是一盆糊涂一盆糨子,让人莫衷一是。
后经查阅资料得知,武昌鱼实际上也就是“武昌”的鱼。武昌鱼,俗称团头鳊、缩项鲂。据《武昌县志》载:“鲂,即鳊鱼,又称缩项鳊,产樊口者甲天下。是处水势回旋,深潭无底,渔人置罾(渔网)捕得之,止此一罾味肥美,余亦较胜别地。”
武昌鱼的主要产地在湖北武昌的梁子湖(今武昌和鄂州共管)。三国时吴主孙皓(孙权的孙子)从建业(今南京)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当时的人反对迁都,编出童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正是化用了这一民谣,用形象化的说法,点明了自己的行程。由此可见,“武昌鱼”还是有故事的“鱼”呢。
鲳鱼是一种海鱼,并不生长在淡水中。它刺少、味佳,营养丰富,胆固醇含量也低于所有的动物性食品,因而被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所喜爱。
因此,武昌鱼不能写作“五昌鱼”“鲳鱼”等。
作者:孙延宜,1961年11月出生,山东省滕州市人。1980年于滕州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空军一机校,1982年秋军校毕业后,分配至兰空航空兵部队工作,历任师直修理厂军械师,航空兵团定检中队军械分队长、政治指导员,飞行大队政治教导员等职,空军中校军衔,2001年选择自主择业的安置方式转业。喜欢文字,坚持读写,在军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数百篇,现为《大众日报》特约评报员。《乡村精短文学》专栏作家。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平台主编:伍美顺,笔名村庄,山叶子。广西桂林全州人,中共党员,桂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会员;《家乡》杂志社签约作家;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中国寓言文研会闪小说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萧乡文学社作家。已先后在《大鹏湾》、《西江文艺》、《南叶》、《江门文艺》、《打工族》、《打工文学·采贝》、《侨乡文艺》、《嘉应文学》、《三月三》、《文学百花苑》、《家乡》杂志、《花桥》杂志、《天湖》杂志、《幽默讽刺.精短小说》、《广西党建》、《广西人大》、《桂林公安》、《乡镇论坛》、《珠江潮》、《长城》、《萧乡文学》、《乌苏里江》等杂志和《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宝安日报》、《广西日报》、《广西文艺报》、《广西政法报》、《桂林日报》、《桂林晚报》、《桂林卫生报》、《广西电力报》、《玉环日报》、《当代信息报》、《全州报》、《河南科技报》、《桂江风》报、《吴地文化、闪小说》、新西兰《澳洲讯报》等杂志和报刊以及网络平台发表各类文学作品数百余篇。有短篇小说入选作家文库《落花满径》(中国文联出版社)一书和短篇小说精选当代作家联盟《飞鸟的天空》(四川民族出版社)一书;小小说收录《精品小小说》(漓江出版社)一书。现系“乡村精短文学”网络平台主编。
投稿须知:
1.投稿需先关注《乡村精短文学》。
2.投稿微信号:13877397223
投稿邮箱:835853wmsh@163.com1964392700@qq.com
3.投稿被平台发表(字数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请原创的可以获得读者赞赏费),收到赞赏费7天后,赞赏费的80%作为作者的稿酬,其余20%用做平台运营管理。
本文由《乡村精短文学》原创,欢迎长按下面二维码图片识别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