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种生态要素,结合治污、治水、治岸三大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万里碧道。袁群华摄
碧道建设充分盘活周边资源,串点成线建设生态景点。袁群华摄
如今,碧道已成为周边群众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袁群华摄
当前,大埔正放大碧道项目经济效益,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打造水文化、水经济蓬勃发展的生态廊桥。袁群华摄
在推进碧道建设中,大埔还充分利用潮客文化和红色历史资源,突出大埔当地文化特色。袁群华摄
波光粼粼的水面与沿线河畔的张弼士博物馆相互映衬,充分体现大埔“宜居宜游”的旅游资源优势。余灏摄
碧道的建设,有效推动周边成为新的打卡点。图为一市民在碧道拍照打卡。袁群华摄
无人机缓缓升空,镜头中呈现的是一幅人文景观、文旅休闲、客家风情有机融合的山水美图。刚刚建成开放的大埔县漳溪河(西河段)碧道工程,便是这幅山水美图的点睛之笔。
漳溪河(西河段)碧道起于北塘村田家炳大桥,止于漳北村富民大桥,途经东塘村、黄堂村、车龙村、漳溪村、漳溪社区、漳北村等6个村,全长7.892km,涵盖西河镇区和张弼士故居。“碧道建成后,增强了河流水系的连通性和流动性,也成为市民节假日的网红打卡点。”大埔县河库保护中心副主任罗思涛说道。
坚持以水为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种生态要素,结合治污、治水、治岸三大工程,高标准规划建设万里碧道,高品质推进市级试点,带动绿色经济发展。截至今年10月,大埔全县已建成25.2公里碧道,水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多个项目建设效果显著,呈现“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象。
值得关注的是,大埔还充分利用潮客文化和红色历史资源,探索结合旅游观光等产业,放大碧道项目的经济效益,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打造水文化、水经济蓬勃发展的生态廊桥,全力推进建设万里碧道项目市级试点县。
“根据省万里碧道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我市碧道规划,到2035年,大埔共需完成322公里碧道建设,总投资额28.6亿元。”罗思涛表示,接下来大埔将扎实推进万里碧道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把大埔碧道建设成为展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好样板。
南方日报记者黄培强
通讯员余灏罗文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