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之滨,黄河之洲的滨州市,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渤海革命老区的中心地域,“老渤海”红色文化在这里孕育。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普及“老渤海”历史知识,讲述英烈故事,弘扬英烈精神。
1938年9月,沾化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下洼镇于家村党支部成立了,于慎德任支部书记。于慎德,又名于敬庵,沾化县下洼镇于家村人。1907年出生在一个下中农家庭。1935年北京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以教书为业。1937年9月,由关星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支部书记,区委书记、县政府秘书、县委书记等职,1942年6月19日,在东光县柳林对日作战中牺牲,时年35岁。
于慎德幼年时期,家境贫困。父亲是农民。全家8口人,只有六七亩薄地,勉强能维持生活。他弟兄5个,只有他得以上学。8岁那年入本村私塾学习,是品学兼优的学生;1927年考入无棣县立第一高小。思想进步的英文教师李济仓,经常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鼓动学生罢课,抗议蒋介石屠杀工农群众。于慎德参加了学潮活动,初步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
当时的沾化县下洼镇是个海运码头,驻有反动政府的稽查兵。他们除了盘查过往船只、货物以外,还不断到附近村庄骚扰百姓,打骂群众。有一年的腊月十九,十几名稽查兵,气势汹汹地闯进于家村,催粮逼款,还要抓人。这时回家过寒假的于慎德,便和副村长于承德商量,发动于萃章、于武章等人,率领全村百多名青壮年,将稽查兵团团围住,言辞斥责;于承德、于鸿江、于萃章等人冲上去,夺下了几名稽查兵的长枪,并把他们扭翻在地。稽查兵们连声认错,挤出重围,狼狈逃窜。当时,于家村的百姓出了口气,但日后却受到多次无理的报复。于慎德决心寻找“靠山”。
1929年于慎德高小毕业后便和同学丁润生、石玉廷一起,从下洼码头坐船出走,外出寻找共产党。三个人茫然奔波一阵,没有打听到共产党的线索,只好返回家乡。这时又遇上一件不平的事:于家村有个土豪叫王汉三。为了欺压一位姓于的农民,便私造假地契,把“伙道”路基丈量到姓于的宅基下,诬称姓于的侵占了“伙道”,扬言要给姓于的扒屋;不然,就得赔钱,逢年过节摆席请客。于慎德对此愤愤不平,便挺身而出,和同学一起,代替那位农民到无棣县政府鸣冤告状,在第一高小教师李济仓的帮助下,官司打赢了。责令王汉三向村民赔礼道歉,保证不再欺压平民。
1930年,于慎德考入山东省立第四中学(惠民四中)。1933年毕业。在校期间,他阅读了鲁迅的《呐喊》《彷徨》,蒋光赤的《鸭绿江上》《少年漂流者》等进步文学作品,思想深受影响。他参加了石景芳组织的无棣“同学会”,协助石景芳组织“同学会”的进步活动,和学校内的反动势力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同学会”办小报的要求。1933年,于慎德考入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他利用高等学校的有利条件,更加贪婪地阅读进步书刊,研讨社会问题,追求真理,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进步活动。1935年,北京师专毕业后,经校长罗青山介绍,到临沂《土地陈报》所当职员。他看到《土地陈报》大部分内容是为国民党宣传欺骗群众的,便建议改革,宣传进步思想,为民代言,但被《陈报》领导拒绝。他愤然辞职回家,在本县于家、楼子庄等村任小学教员,在无棣车镇高小任教导主任。对贫困学生,他不收学费,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车镇高小的校长是个国民党员,不允许在校内搞进步的政治活动。于慎德上课时,在黑板上写着《三字经》《千字文》的题目,讲解的却是苏俄革命、红军长征、抗日救国等内容,并对学生教唱抗日救亡歌曲。他白天上课,夜晚练武习拳,准备和敌人做斗争。1937年,“七·七”事变后,于慎德投笔从戎,返回家乡。9月间,由关星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组织学生宣传队,到农村、街道上宣传抗日;还利用夜校,向工农青年宣传革命道理,号召贫苦农民团结起来闹革命。1938年春,他先后发展了王振民、于寿山、于守刚入党;8月间,他任沾化二区(黄升一带)中共区委书记,并建立了沾化县第一个党支部——于家支部,他任书记。支部成立后,执行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印发传单,宣传抗日救国。开始,于慎德亲自用毛笔书写传单和标语;后来,他和无棣县党组织负责人傅文沐接上关系,从傅文沐的亲戚——下洼皂户信村王秩山家中搞到一台油印机。他们委托王秩山专门开设了一个杂货铺作掩护,搞地下印刷。王秩山白天站柜台,夜间刻钢板、印传单。印出的传单,由傅文沐、于慎德分发。10月间的一天,因为传单太多,目标太大。于慎德便借了一头毛驴,驮上一些白菜、萝卜之类的东西,把文件、传单藏在其中,躲过了敌人的耳目,安全地把宣传品运回家中。再通过进步的教师同仁们代为散发,还通过夜校的进步青年帮助散发。一夜之间,标语传单传遍全区各村,造成极大的声势,使敌人惊恐不安。
1939年7月,无棣县第二次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于慎德任县府秘书,协助县长刘宝田培训干部,开展工作。1940年5月的一天,县政府在曹庄子(今海兴县内)被土匪武装包围,激战中,县长刘宝田牺牲;于慎德率少数人突出重围,幸免于难。无棣县政府因损失惨重,解散了。1941年,于慎德调任庆云县委书记,在宁津、东光县一带,随冀鲁边区一专署、一地委机关活动。
1942年6月19日拂晓,日军扫荡队包围了地委、专署驻地——东光县大单村。专员石景芳等指挥部队、机关人员,几次突围,均被堵回,只好边打边撤,但敌人紧追不舍。我军退到寺后杨村附近时,又迎面冒出一股敌人,前后夹击。枪声响成一片,敌人从四面压上来。我军大部分干部、战士牺牲,子弹也打光了。于慎德等人随石景芳专员被压缩在一片开阔地上,在一片乱坟堆中和数倍于我的敌人殊死拼杀。徒手的同志用砖头、拳头还击敌人;于慎德的刺刀拼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烂了,用手抓住敌人捅来的刺刀,鲜血滴滴。敌人刺中了他的腿部,他重伤后被俘。历尽百般折磨,但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痛骂敌人。最后被敌人剖腹,壮烈牺牲,年仅35岁。
(花玲三 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