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庙,听后稷与袁隆平对话
李霖
秋的翠绿和风,就这样
将晚霞妥妥地安置在后稷庙的飞檐
霞光穿透每片树叶的光泽
也安顿了我们拥抱生命之源的急切
那些掩映在霞光中忽明忽暗的事物
以无声无息而又朴素简洁的方式
从暗光中幽幽而来
许多抽象的概念具体到触手可及
此刻,后稷庙像极了一幅古画
仿佛按下了时光隧道的键
我分明看见消瘦挺拔的袁隆平
恭恭敬敬,站在后稷面前
躬身叩拜,袁隆平
似欣慰似惊恐的眼神充满敬意
那是对水稻亩产的欣慰
对人类粮食紧缺的担忧
袁隆平:承蒙稷神先祖开示
杂交水稻亩产超过1000公斤
能初步解决中国人的粮食紧缺
这个吃饭的碗基本捧在我们手上
后稷:看到现在的人们糟蹋粮食
我心痛啊,现在土地越来越少
人们却不珍惜粮食
以后还有多少人会种地 去种地啊
我们的先祖神农氏
发明种子,遍尝百草
种植桑麻 ,让炎黄子孙农业发达
种下了人类农耕文明的种子
我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开始
稼穑播种,树艺五谷
修仓储粮,农具进一步使用
我们只是初级的初级啊
袁隆平:是啊,在您之后,
春秋时期的管仲三策粮食,
堪称粮食储备的经典
战国时期的商鞅倡导“善为国者,
仓廪虽满,不偷于农”的危机意识
所有的生命都仰仗您的功绩,
“民以食为天”
这些法家思想延续至今
仍是我们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的立命之本
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啊
稷山:我听说,现在的粮食还要靠国外进口
我们的油类不能满足自给
我们的年轻人不愿意种田
我们的农业还在萎缩
袁隆平:是啊,先祖的忧虑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与我同时期的还有
在中国北方寒地水稻高产创始人徐一戎
“中国杂交小麦之王”李振声
“全球夏玉米高产创记录者”
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
杂交大豆的发明者孙寰
马铃薯育种第一人王一航
等等等等,这些响亮的名字都是让中国人吃饱饭的精英啊
是您精神的再造
至于种地,我们依然秉承您的方法与传统
现在的种地都用现代化机械作业啦
省时省力,还提高了土地周转率
后稷欣慰地捋捋胡子,点点头
好好好,只要能把每一寸土地
使用好,每个人都有饭吃
我们的伟业就算打好基础了
是啊,是您点燃农耕文明家园的一瓣心香
炎黄子孙便有了这生生息息的传承与蜕变
这文明让世世代代挺直腰杆
不在挨饿,但我们仍需节约
西山,渐落的晚霞染透半个天空
溶解后稷庙里游走的精灵
那是先人渴盼 滴血的眼神
一切都安静下来,后稷庙寂静而安详
2022.9.25
作者简介:
李霖 笔名霖子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忻府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副主任医师、忻州市委联系的优秀专家。
出版诗集《面对城市的倾斜》《隐秘的疼痛》,散文集《回眸》,出版专业书籍5本,并获得多个奖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