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的夏天,托马斯·华生成立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彼时,机械革命正迎来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蓬勃发展的浪潮,IBM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
回溯IBM的历史,外界更愿意将其诞生的时间提前到19世纪末。在那个电子计算设备还未诞生的年代,机械制表机等设备成为了报表处理和科学计算的刚需,而该领域的高端玩家正是托马斯·华生,他所拥有的公司多年后改组成为IBM。
IBM自诞生起,它的主要客户就是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这种专精于B端客户的基因也在之后的百年时间里不断影响着IBM的商业价值体现。
如果说老华生是机械模拟技术的忠实簇拥者,那么他的儿子,IBM的新任掌门人小华生则坚信电子技术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战之后,整个世界正在重建之中,各地对工业品的需求都在增加,世界站在了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的分水岭。IBM无疑是幸运的,它从机械革命时期的追随者一跃成为电子革命的领导者。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电子计算机便与IBM息息相关。
充满远见卓识的小华生请来了电子计算机之父冯·诺伊曼成为IBM技术顾问,在聘用大量工程师的同时还大幅提高了研发经费。小华生的激进和果断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电子计算机逐渐在各行各业普及开来,在他执掌IBM的20年内,IBM的平均增长率高达30%。
可以说,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前30年间,除了美国司法部外,IBM在这个领域基本上没有对手。
上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初,IBM的大部分精力耗在应对美国司法部发起的反垄断调查,最终以IBM拆分部分服务部门,公开一些技术而结束。这场长达十年的官司结局也导致了后来包括戴尔、惠普等无数电子计算机公司的出现。
然而作为个人电脑时代的领导者,为什么会在2005年将个人电脑部门卖给中国的联想公司,从而彻底退出个人电脑舞台呢?
这不得不回到前文提到的刻在IBM骨子里的基因问题。无论是老华生执掌的机械时代,还是小华生执掌的电子时代,IBM的主要客户群始终是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B端客户,它既没有经营终端消费型产品的耐心,更看不上这类产品。
这种根深蒂固的想法也使得IBM错失了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信息革命浪潮,微软的横空出世不断侵蚀着IBM的市场,IBM虽不情愿,但也不得不接受自己成为落伍者的事实,这段时期成为了IBM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
1993年,郭士纳临危受命,掌管IBM。郭士纳就像一个出色的外科医生,一眼看见病灶,他将IBM定义为服务型的技术公司,放弃终端消费者市场,成功地完成了IBM从一个计算机硬件制造公司到一个以服务和软件为核心的服务型公司的转变,复兴了这个百年老店。
IBM 在百年来历次技术革命中得以生存和发展,自有其生存之道。如今的IBM,又一次意识到了传统的硬件服务业务缺乏想象空间,开始向云业务转型,也许5G和人工智能等与云技术相关的市场增长将是这个百年老店又一次立于不败之地的密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