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送别北京新研会四师分会新四军老战士钱正英同志

0
分享至

原标题:送别北京新研会四师分会新四军老战士钱正英同志

文/编: 吴安(白桦林)

信息: 黄惟洪、邓小燕、马东方、张伊

讣 告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水利和电力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钱正英同志,因病于2022年10月22日(星期六)21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99 岁。

定于2022年10月28日(星期五)上午9时30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钱正英同志遗体送别仪式。

钱正英同志治丧办公室

2022年10月24日

2022年10月23日上午,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四师分会会员、黄辛白与钱正英之子黄惟洪给分会发来信息:

“悲痛地告知:我们亲爱的母亲昨晚(2022年10月22日)21:50永远离开了我们。因时间特殊,丧事可能稍有延迟。我们会尽快告知,希请原谅!”

(黎济明/制作)

钱正英同志曾是新四军四师的老战士,她铭记历史,引以为豪!❤️

钱正英生平(部分)

钱正英,女,汉族,1923年7月生,浙江嘉兴人,1939年就读于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194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1952年兼任华东水利学院(现河海大学)第一任校长、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正英先后在苏皖边区政府和黄河河务局从事治淮、治黄等水利工作,历任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长期主持中国的水利电力工作。她是中共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至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五大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七、八、九届副主席。她于2000年6月获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奖,2004年3月获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学位,2014年6月获中国工程科技领域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

这是中国工程科技领域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

在八宝山送别

2022年10月28日(周五)上午9点半,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了钱正英同志遗体送别议式。

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四师淮北分会有20多位后代参加了送别议式,有些人早早就来到了现场。

排在我们前边的队伍

左起: 张小冲、张海岩、马东方、张小固、刘延淮、吴安、谢军、吴小平、温笑倩

小固大哥(右4)早上8点10分就第一个到达了现场,让我们好生惭愧!延淮大姐(右3)也是早早到了。他们满怀着对钱老的深厚情感来送别,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10月28早8点40分,排在我们后面的队伍。

9点半,经过安检、排队等待,我们走进了告别厅大礼堂。

28日当天《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

(刘勤/提供)

子女及后辈的挽联

挽联太多,要想找到一条挺难的

新四军第四师政治委员邓子恢子女邓淮生、邓建生、邓运、邓小燕等在告别厅。

向钱阿姨深深地三鞠躬!

彭小枫(彭雪枫将军之子,原第二炮兵政委)为钱老送别。

彭小枫和钱老的子女一一握手,向他们表示深切的关心与慰问!

左起:岳可冰、张炜元、张小冲、马东方、张小固、谢军、吴安、吴小平、刘延淮、赵志勤、张海岩、陆建新、王北娟、温笑倩

因为疫情,有些人许久未见了。今天聚在一起不容易。

左起: 张小固、邓淮生、刘延淮、邓小燕、吴小平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邓淮生大哥身体不好,但还是坚持来了,他怀念钱正英阿姨啊!右2是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兼四师分会会长邓小燕,他们都是四师政委邓子恢的子女。位于中间的是淮北行署主任刘瑞龙之女、北京四师分会原副会长刘延淮大姐,她身体也不好,但是来得很早。

今天,新四军四师5位主要领导四师师长彭雪枫、政治委员邓子恢、政治部主任吴芝圃、参谋长张震,淮北行署主任刘瑞龙的后代,大部分都来送别了。

彭小枫,邓淮生、邓建生、邓运、邓小燕,刘延淮到现场。张震和吴芝圃同志后代因故不能参加,敬献花圈以致哀悼!

前排左5是四师师长彭雪枫之子彭小枫上将。钱老把自己与彭师长在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战斗经历写入文章中,留给后人。

这是今天来送别的新四军四师后代珍贵合影,前排左2是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第五届第一副会长邓运。

到家中看望

2022年10月23日,当四师后代得知钱正英阿姨去世的消息后,都很痛惜!几十人纷纷在网上敬献花圈,以表达自己的悼念心情!

10月26日,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原常务副会长邓淮生(也是四师分会会员),四师分会会长邓小燕、秘书长马东方、副会长吴安,黄惟洪所在11组组长张炜元,代表全体新四军四师在京老同志及所有后代,手捧着大花蓝和清香的鲜花花束,来到钱正英同志家中,看望她的亲属,表示沉痛的哀悼!

2022年10月23日 ,刘瑞龙和江彤之女刘延淮写道:

听说钱阿姨昨晚去世,心中万分悲痛!忍不住热泪长流!与钱阿姨每次亲切见面的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亲爱的钱阿姨,把一生献给了她信仰的伟大理想。她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直到晚年,她还不断向中央进言,为营救重要科学家而无所畏惧地倾心尽力!敬爱的钱阿姨是我们永远学习的好榜样!钱阿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代表刘瑞龙全体子女和亲人,向黄惟洪和全家姊妹亲人们表示我们问候和深切的哀悼!望你们节哀!

延淮代表刘瑞龙子女及配偶和孩子们

张彦和杨纯之子张小冲写道:

敬爱的钱阿姨,我永远忘不了十七年前您在数九寒天赶来送别我妈妈的场景!祝您一路走好!

周纯麟长子周善平因身体不好不能告別,给黄惟洪的真诚话语:

黄老弟节哀保重。钱老是我们四师的骄傲,她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和参加四师分会的活动,是我们敬重和热爱的革命前辈。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他们的话语代表了我们大家的心情!❤️

钱阿姨在花丛中安祥的微笑

四师后代刘勤写道:

惊悉敬爱的钱阿姨驾鹤西去,感到万分悲痛。回想起2016年10月25日我到北京参加张震伯伯逝世周年追思会暨《张震纪念文集》首发式,第三次见到钱阿姨,有幸合影留念,聆听她老人家的谆谆教诲。

钱阿姨平易近人、热情和气。如今多年过去,当时情景仍历历在目。她关心四师后代,让我至今感动不已!❤️

钱阿姨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她退出领导岗位后,仍然关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新四军四师研究会的工作。她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也是我们新四军四师研究会的重大损失。钱阿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受疫情影响,我不能前往北京参加送别仪式,见钱阿姨最后一面,送最后一程,是我终生的遗憾!

在此,我代表全家沉痛悼念钱阿姨,并向她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我们要继承钱阿姨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发扬新四军“铁军”精神,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红色精神;继承前辈遗志,永葆革命本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敬爱的钱阿姨,您安息吧!祝您老一路走好!请家人节哀保重!

新四军四师老战士刘保修之子、驿城区税务局退休干部刘勤

2022年10月28日

新四军四师在京老同志及所有后代共献的鲜花花蓝。

原新四军第四师政委兼淮北区党委书记、国务院前副总理邓子恢子女敬献的花蓝。

《签字簿》部分签名

右至左: 马东方、李良津、黄惟洪、张炜元

右至左:邓小燕、吴安、黄惟汇、黄惟清

淮生大哥(左1)今年80岁了。他回京才一个多月,身体也不大好,但他还是一定要赶过来参加送别。

淮生大哥对钱阿姨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叙说着与钱阿姨的往事,却止不住泪水,说不下去了。

在钱阿姨面前三躹躬!

左起: 吴安、邓小燕、邓淮生、张炜元、马东方等四师分会代表合影。

前来慰问的人们一拨又一拨,让我们想起了钱正英阿姨健在时的音容笑貌。

00:58

2017年底,北京四师分会慰问钱正英阿姨,阿姨回忆当年的趣事。 (张小松/录制)

回眸精彩人生

钱阿姨曾于2009年撰写她非常思念的丈夫黄辛白的文章,题目是“此情绵绵无绝期”,刊登于《文汇报》上,其中写到他们共同在新四军四师的往事。黄老也是在淮北参加的四师工作,新中国时期是教育部副部长。以下是片断截取。

相知在战争中

我们(钱正英与黄辛白等)进入了安徽淮北解放区,这是新四军第四师的驻地,师长彭雪枫,政委兼淮北区党委书记邓子恢,参谋长张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中,我们共同经历了整风学习中的改造思想,经历了农村贫苦生活的锻炼,以及战争的考验。我们进入解放区时,正值党中央号召全党进行整风。所谓"整风",是指整顿学风中的教条主义、党风中的宗派主义和文风中的"党八股"。刚到达师部,还没有分配工作,就先给我们发了有关整风的22个文件。我们如饥似渴地学习这些文件,因为在地下党时,学习政治理论是非常困难的。为了避免影响上海的亲友,我们决定改名。

不久,就遭遇日寇对淮北解放区的"扫荡",这是淮北解放区经受的最大一次"扫荡",在历史上称为"33天反扫荡"。师领导决定,将我们五人暂时编为一个班,随师政治部机关行动,迅速渡过洪泽湖,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转入新四军二师的驻地淮南解放区。我们白天在村里隐蔽,夜间行军。抓住这个机会,我们认真学习整风文件,对照思想,做心得笔记。这种学习一直坚持到以后的工作中,使我们逐步形成以辩证唯物论为基础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以包容团结为原则的工作方法,并力戒虚夸和形式主义等不良作风。

反扫荡胜利后,为了适应从城市转到农村的敌后游击环境,暂时将我们分到区党委和师的各直属机关任文化教员。1943年初,适应期满,正式分配工作。黄、张和我被分配到淮北解放区的一个边区县,泗五灵凤县(当时安徽省泗县、五河、灵璧、凤阳等四个县的边境接壤地区)的县立中学工作。临行前,师政治部主任吴芝圃同志和我们谈话。他谆谆教导我们,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是农民问题,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定要了解农村,了解农民。我们根据这个指示,走进中国农村,从1943年到1949年,在农村和部队生活了六年,思想感情起了极大变化。

钱正英与丈夫黄辛白

以下是另一篇文章的片断截取

新四军女战士

彭雪枫墓园的设计者一钱正英

童来喜 张鹤军 赵连军(主编)

钱正英后来回忆说:在大学里我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好,到了1942年冬,快要毕业的时候,组织决定要我和其他几位同志撤退到解放区去。我向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报到时说“想搞工程设计”。他安慰我说:将来我们淮北解放区要搞建设,要造一个大礼堂,一定找你设计。不幸的是两年后彭雪枫在战场牺牲了,我为他设计了墓地。

1943年,淮河洪水泛滥,河水漫滩,大堤偎水,堤防漏洞、管涌、渗水等险情迭出,堤坝接连坍塌,险情十分严重。当时钱正英在泗五灵凤县当中学教员,那里的淮河堤防决了口,人民迫切要求堵口复堤。淮北行政公署决定以工代赈,组织群众修复淮堤。组织上发现钱正英是学工程的,就要她当技术负责人。当时修复的那段堤防紧邻日军的占领区,钱正英白天在堤上闸口的一个棚子里办公,晚上由军队保护,在附近各村流动住宿,防止敌人偷袭。

钱正英感触最深的是:有一天房东大嫂偶然告诉她,妇女是不能到闸顶上去的,因为妇女不吉利,上了闸顶,闸要倒掉的。钱正英说,可是我天天在闸顶上走,没人管我啊。她说,你不一样,你是给我们治水的。钱正英这才知道老百姓是多么看重治水。

沿淮党政军民总动员,调集防汛大军巡堤查水,抢险堵漏,运送料物,顽强奋战,力挽狂澜。这位学土木工程的优等生,在“蜀中无大将”的关键时刻,充任“廖化作先锋”的大将,担任堵口复堤的技术负责人。革命的需要让她实现了美好的梦想。

由于在参加治理淮河水患中,崭露了治水能力和专业特长,钱正英不久就受命担任了淮北行政公署建设处水利科科长。从此,她的人生中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0年,钱老黄老夫妻与淮北抗日根据地房东的后代合影。

从新四军四师走出来的

国家水电战线杰出领导人

钱正英同志,曾用名钱美端,1923年7月生,浙江嘉兴人。194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至1942年在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其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开展革命斗争,为大同大学群众团体党团成员、任工学院分党支部书记。

1942 年至1944年,先后任淮北区党委机关文化教员,淮北泗五灵凤县中学浍南分校教员、训导员、教导员、党支部书记,一边进行战斗,一边教授文化和发展革命有生力量。1944年至1947年,先后任淮北行署建设处水利科科长、苏皖边区政府水利局工程科科长,参与淮河修堤工作,从此走上水利工作岗位。

看到这里,作为新四军四师后代的一员,我们感到自豪!

二排左起:黄惟洪、钱正英、黄辛白、钱维松、黄惟汇。

其中,钱维松同志也是新四军四师的老战士,而且健在。真好!

全家福

2001年金婚纪念

左起:刘延东、钱正英、江彤、黄辛白

钱正英(左),陈昊苏(右,时任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

(黎济明/拍摄3张)

钱老参加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的活动

彭雪枫之子彭小枫(右)与钱老握手

四师后代张胜运(左)与黄惟洪、钱晓君(右)在泗洪相见,分外亲。

(小松/图片制作)

钱正英同志生平

夕照映远山,

大堤临长淮;

足下黄水去,

天边白云来!

钱阿姨这首21岁时写的诗,伴随着她从治淮开始,终生从事水利工作,从三门峡、葛州坝,直到三峡工程,她经历并参与了共和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全过程,如同涓涓细流归入大海,钱阿姨永远和祖国大地在一起,她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邓小燕缅怀

钱正英阿姨,您一路走好!

图文来自 白桦林 作品集新四军第四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国域谈
大国域谈
传播社会正能量
1747文章数 4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