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的一天,杨绛去清华大学找朋友叙旧,无意间结识了钱钟书。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分别以后,杨绛和钱钟书开始书信来往,慢慢地,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段时间以后,钱钟书便向杨绛表白。
两人刚一见面,钱钟书便有些焦急地说道:“我没有订婚”
杨绛回答他:“我也没有男朋友”,于是这才有了后来被传为佳话的一段爱情。
得知杨绛和钱钟书的恋爱消息以后,费孝通急急忙忙去找到杨绛,他当面对杨绛说:“我更有资格做你的男朋友。”
面对费孝通的表白,杨绛哭笑不得,她和费孝通确实相识已久,
两人的往来,还需得从他们小时候开始讲起。
一、振华女校出了男学生
杨绛于1911年7月份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虽然家境不算特别富裕,但是杨绛的父母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所以她自小便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
1923年,杨绛12岁时,考入了苏州振华女子中学。
振华女子中学在当时是很有名的一个学校,著名学者章太炎、蔡元培等都曾是这所学校的校董。
由于杨绛是从上海转学来的插班生,起初她在学校里没有什么朋友,所以便和同样“落单”的费孝通有了一些来往。
费孝通自幼身体不好,但却又活泼好动,父母怕他在普通学校里受大男孩儿的欺负,于是便想让他去读女校。
振华女子中学的校长王季玉和费孝通的母亲是相识已久的朋友,费母同王季玉谈天时提及此事,问她这件事好不好办。
王季玉见费孝通素来讨人喜欢,而且不是顽劣成性的小孩,便答应了。可没想到费孝通觉得丢人,死活不肯去。
费母颇费了一番口舌,对费孝通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最后费母又软硬兼施,这才把他给说服,老老实实跟着王季玉去上学。
从此,费孝通成为了振华女子学校里唯一的一名男学生。入学时,费孝通年仅10岁,他先是在小学部待了一年,后来转入初中部。
由于在学校里只有费孝通一个男生,即便是顽皮,也没有人同他一气,所以他渐渐也改掉了这些恶习,开始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虽然杨绛和费孝通在学校里都有些“特殊”,可是起初两个并不怎么对付。
杨绛平时喜欢看书,语文学得很好,不过相比之下,数学功课就没有那么好了。
杨绛经常被数学老师叫上去答题,往往是粉笔在黑板上敲了半天,也写不出来一个答案。每到这种时候,数学老师总是把费孝通叫上来替杨绛答题。由于费孝通的数学学得很好,所以他总是答得又快又正确。
一来二去,杨绛渐渐对费孝通产生了“敌意”,于是便处处跟他作对。
振华中学下午四点是自由活动时间,玩得好的同学之间喜欢凑到一起说些小话,杨绛听着无聊,便自己跑去操场上玩。
操场上的沙子薄薄一层,翻跟斗太硬,杨绛嫌硌手;墙根上的沙子多些,但是里面埋了很多猫屎,根本没法玩。
杨绛突然灵机一动,在薄薄的沙子上画了一张胖嘟嘟的圆脸,脸上是一只张着的嘴巴,看起来就像闭不上一样。画完之后,杨绛盯着笑起来,笑完又打趣地问费孝通,“你说这像谁?”
费孝通一眼就看出画的是自己,他只是呆呆盯着画憨笑,并不作答。
有一次上体操课,老师教大家跳土风舞。杨绛个头儿最低,被老师排到倒数第二个,紧挨着倒数第一的费孝通,两人顺理成章成为舞伴。
土风舞需要两个人挽住胳膊转圈,别的同学都两两成对,默契地跳了起来,然而杨绛和费孝通却傻愣在那里。
原来是费孝通由于害羞的缘故,不肯挽住杨绛的胳膊。
等待了一段时间,杨绛见费孝通还没有挽住自己的意思,她有点恼火,愤愤说道:“你要是不愿意跳,就排到前面去!”
费孝通不动,答道:“前面也是女生,我不去。”
杨绛一听,更加气恼,她说:“我们学校都是女生,那你为什么要到女校来?”
这个问题问得费孝通窘迫不已,他呆呆站在原地没有作答。
这件事情费孝通一直记得,后来结婚以后,还讲给自己的太太听。有一次费太太见了杨绛, 便同她开玩笑说:“你们女生那时候好凶啊。”杨绛听后想起来读书时的往事,也跟着笑了。
费孝通只在振华女子中学念了一年的书,后来便转到东吴附中接着念。关于费孝通转学的原因,大概是觉得在女生群里不自在吧。
费孝通虽然离开了振华女中,但他心里一直还记着杨绛,毕竟杨绛是在学校里同他来往最多、最亲密的人。虽然自己时常挨欺负,但这欺负也不过是一种小打小闹,费孝通记得的,大多还是杨绛对自己的好。
二、“青梅竹马”重又相逢
1928年,杨绛考取清华大学失败,转而上了苏州东吴大学,没想到费孝通也在这里。当时的费孝通一心想要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所以他攻读的是医预科。
这时候的杨绛正值17岁的美好年华,一颦一笑尽显出那个年龄所特有的活泼开朗。费孝通见到杨绛以后,对她暗生情愫。
不过费孝通性格腼腆,加上儿时经常受杨绛欺负,所以迟迟不敢向她表明心迹。
杨绛性格好,而且饱读诗书,很有才气,受到许多男同学的爱慕,有不少追求者。这下费孝通可坐不住了,虽然他不敢表白,但他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杨绛被别人抢去,于是费孝通便想出了一个主意。
费孝通自称跟杨绛是老同学了,打小就同她认识,想要追求杨绛的,先过了他这一关再说。
男同学们见费孝通这么护着杨绛,都明白他心里想什么,于是校园里渐渐有了两人“青梅竹马”的传言。
这些风言风语终于有一天传到杨绛的耳朵里,杨绛纳闷极了:我从13岁到17岁的四年里,没见过他一面半面。我已经从一个小孩儿长成大人了,他认识我什么呀!
费孝通在东吴大学的学业并没有完成,当时他受到先进思想的熏陶,于1930年转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
杨绛在东吴大学一直念到临近毕业,由于时局的影响,杨绛准备到北京的学校去借读,以完成学业。
费孝通得知杨绛要来北京上学,喜不自胜,不过他不知道杨绛来北京的确切时间。那时候交通很不发达,火车走了三天三夜才到北京。
费孝通接连去火车站扑了两次空,第三次才顺利接到杨绛。
费孝通见到杨绛激动不已,紧接着便带领一行人去吃晚饭。饭毕,几个人分别住进了燕大宿舍,开始着手准备入学考试。
考完试以后,杨绛去清华看望好朋友,同来北京的杨绛好友孙令衔要去清华看望表兄,于是两人结伴同行。
孙令衔的这位表兄不是别人,正是钱钟书。
杨绛和钱钟书第一次见面,两人便对彼此深有好感。在此之前,杨绛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不过她当时便觉得钱钟书是自己将要相伴一生的人。
一直到很多年以后,杨绛始终清楚地记得初见时,钱钟书的形象:当时他穿着一件青色的长褂,脚上踩着一双毛底的布鞋,脸上戴着一副眼镜,很有文人气质,但又不失年轻人的蓬勃朝气。
费孝通原以为在学校里会有更多和杨绛相处的时间,两人的感情会进一步增进。然而事与愿违,半路杀出个钱钟书来,将费孝通完美的设想击得粉碎。
杨绛和钱钟书确认恋爱关系以后,费孝通气不过,直接跑去找杨绛理论。他认为自己和杨绛认识的时间更久,更加了解她,也更有资格做她的男朋友。
杨绛费孝通的质问并不过多理会,费孝通的语气软下来,他委婉地向杨绛表白,“我们做朋友好吗?”
杨绛表示;“朋友,可以。但是朋友是目的,不是过渡;换句话说,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若要照你现在的说法,我们不妨绝交。”
费孝通感到一阵强烈的失望,但他也只能接受,毕竟自己也不能插足别人的感情。
后来费孝通便和杨绛一直维持很好的朋友关系,两人分别建立家庭以后,也时常有往来。
1935年,杨绛和钱钟书在苏州老家与钱钟书举行婚礼。结婚以后,两人也一直相敬如宾。
到了夏天,钱钟书要去英国牛津大学求学。杨绛生怕钱钟书一个人在英国照顾不好自己,于是也随他一同前去英国留学。在英国的学业结束以后,两人又去法国深造,到了1938年才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
归国以后,杨绛一直担任教学工作,有一段时间还肩负起振华女校的校长职务,算是对母校的回报。不过后来由于战争缘故,学校停办,杨绛便又重新拾起教鞭,业余时间还写一些剧本。
1949年,钱杨夫妇在清华大学任教,和费孝通又成为了同事。
费孝通晚年时,干脆直接说他的第一个女朋友是杨绛。于是一些坊间小报便抓住这句话开始进行炒作,有的大字报标题就是“费孝通的初恋是杨绛”。
这些报纸原本就是标题党,仔细看下去就会发现没有什么靠谱的实质内容。
杨绛看到这些报纸,满不在乎地说:“费的初恋不是我的初恋,让他们炒去好了。”
三、一场跨越世纪的友情
杨绛和费孝通两人虽然没有成为一对儿,但他们一个从事文学,一个从事社会学,两相之间还经常有交错重叠的时候。
杨绛虽然在文学事业上的名气不如钱钟书响亮,但她的贡献也是实打实的,而且杨绛学习起来特别努力,也很有学者的认真负责精神。
1957年,中宣部希望杨绛可以翻译出《堂吉诃德》,并且告诉她从哪种译文翻译出来都可以。
杨绛本身是十分喜欢这部小说的,她仔细研究了五种英法文译本,觉得或多或少都有些瑕疵,于是她决定直接翻译原版。
可杨绛是没有学过西班牙语的,为了翻译好这本小说,她需要从头开始学西班牙语。那时候杨绛已经48岁了,记忆力远不如十几二十岁的时候,重新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是很吃力的。
然而杨绛就是有着这种顽强的毅力,她靠着刻苦钻研学习,终于在1962年成功将这部小说翻译完毕,这期间经历的艰辛可想而知。
从这件事情也可以看出,杨绛是一个非常热爱学问的人,而且对学问十分严谨负责,想必也正是这种美好的品质深深吸引了费孝通。
有一次,中国社会科学家要去美国访问,钱钟书和费孝通都在访问的名单里,而且两人的住宿还被安排在一起。
虽然钱钟书同费孝通也算是朋友一场,可是钱知道费孝通喜欢过杨绛,两人单独相处起来,未免还是有些尴尬的。
钱钟书出远门时,没有给杨绛写信的习惯。他习惯于写日记,待到回家见了杨绛以后,将厚厚一大本日记交给她慢慢看,这是属于两个人之间特有的浪漫。
然而费孝通不懂钱杨两人之间的浪漫,他默默观察了一阵子,发现钱钟书从来不往家里寄信。心里默默推测,以为钱钟书没有邮票。
于是费孝通从自己行李里找出一沓邮票,递给钱钟书,好让他往家里寄信。
钱钟书盛情难却,同时又不免觉得两人之间的这种行为有些好笑,于是他借着《围城》里赵辛楣和方鸿渐说的话调侃道:“我们是‘同情人’。”
虽然两人之间的关系有些“特殊”,但是费孝通对钱钟书还是十分关照的。
钱钟书在出发前新买了一双皮鞋,没成想刚下飞机,鞋跟就脱落了。他一时之间有些手足无措,在这里人生地不熟,手里头又没有外币,去哪里买一双鞋呢。
费孝通对外交涉比较多,手里头常备些外币,以备不时之需。他看见此状,果断借了些钱给钱钟书去修鞋。对此钱钟书十分感激,对费孝通的为人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1998年,钱钟书与世长辞。失去女儿又失去丈夫的杨绛一度陷入悲伤情绪中,难以自拔。“我们仨”如今只剩了她一人形影相吊,实在是令人难过。
费孝通担心杨绛一个人在家待久了烦闷,于是便去拜访她。
杨绛送费孝通下楼时,对费孝通说:“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
一句话,算是婉言拒绝了费孝通,也使得两人的感情变得更加纯粹。
无论感情能否进一步发展,费孝通始终还是对杨绛十分敬佩的,每当他出了什么新作品时,总要送给杨绛,让她帮忙修改指正。
有时候费孝通也会派女儿或者是工作人员去探望杨绛,顺便给她去一些小礼物。有一次,杨绛亲自登门感谢费孝通,费孝通十分激动,坚持要留杨绛在家里吃饭。
然而杨绛以家里做好饭为理由推脱,然后便匆匆告别,全程只在费孝通家里停留了二十多分钟。杨绛的这一行为真可谓是将“朋友”贯彻到底,既保留了友谊,又不失礼貌,并且不落人话柄。
或许刚开始费孝通试图和杨绛展开一场《霍乱时期的爱情》,然而费孝通不是阿里萨,杨绛也不是费尔米娜,两人从始至终只有不变的友谊。
但是友谊并不比爱情低廉,或许还能走得更加长远,一场跨世纪的友谊何尝不值得他人艳羡呢?
编辑:石边
责编:劳谦有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