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 | 网络图片
前 言
大量研究证明术中低血压和非心脏手术的术后心肌损伤有关,而这种关联性取决于对『术中低血压』的定义。分析低血压和器官损伤之间关系有三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术中低血压的阈值、低血压的程度和低血压的持续时间。
一般来说手术时间越长,暴露于低血压的风险越大,术后不良事件的风险也增加。
从临床角度来看,在建模方法中指定一个阈值来定义低血压是存在问题的,因为这种与结果的关联假设基于边界效应(设定阈值),并且我们早先知道边界发生的血压阈值。这种关联不是很合理。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低血压暴露与术后不良结局之间的分级关联更有意义:如血压每降低一毫米汞柱,每多暴露一分钟,都可能增加低血压造成的伤害。
除了使用预先指定的阈值外,目前的低血压建模方法没有将低血压程度和持续时间作为单独的变量考虑在内,因此很难揭示低血压暴露程度和持续时间对于术后不良事件的确切作用。
我们假设术中低血压与术后器官损伤是分级相关的(从不同层面找相关性),而不是与边界效应相关。因此,此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模拟术中低血压的新方法,研究术中低血压暴露与术后心肌损伤发生之间的关系是分级关联还是边界效应。
图片来源 | 网络图片
01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60岁以上接受非心脏手术的患者。术中低血压建模应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
未加权的术中低血压;
术中低血压程度(深度)加权;
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加权。
主要结局指标是『心肌损伤』发生率,定义为术后三天内测得的肌钙蛋白I升高(>60 ng/L)。三种模型、术后心肌损伤和死亡率(次要结局)之间的关联以调整后的比值比(ORs)表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流程图
02实验结果
共15452/32026(48%)例手术纳入分析,有1812/15452(12%)发生心肌损伤,其中554/15452(3.6%)出院前死亡。
未加权的低血压测量值[OR 0.26,95% 置信区间 (CI):0.12-0.53]和术中低血压程度加权测量值(OR 4.4,95%CI:2.6-7.4)与心肌损伤有关,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加权测量值与心肌损伤无关(OR 0.89,95%CI:0.61-1.3)。
未加权的低血压测量值(OR 0.08, 95% CI: 0.01-0.40)和术中低血压程度加权测量值(OR 12, 95% CI:3.8-35)和术后死亡率相关,而持续时间加权测量值和术后死亡率不相关(OR 1.3, 95% CI: 0.53-3.0)。
图2(原文 Fig.3) 低血压暴露和持续时间与术后心肌损伤之间的分级关联。
03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术中低血压暴露与术后心肌损伤和死亡率存在分级关联。研究中的低血压程度和持续时间加权建模方法是首次尝试将术中血压程度和持续时间的贡献及其与术后不良事件的关联分开而论。结果表明,与术中低血压的持续时间相比,低血压暴露的程度对结局的贡献更大。
参考文献
1. Walsh M, Devereaux PJ, Garg AX,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aoperativ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and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toward an empirical definition of hypotension. Anesthesiology 2013; 119: 507-15
2. van Waes JAR, van Klei WA, Wijeysundera DN, Van Wolfswinkel L, Lindsay TF, Beattie WS. Association between intraoperative hypotension and myocardial injury after vascular surgery. Anesthesiology 2016; 124: 35-44
3. Salmasi V, Maheshwari K, Dongsheng Y,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aoperative hypotension, defined by either reduction from baseline or absolute thresholds, and acute kidney and myocardial injury after noncardiac surgery. A retrospective cohort analysis. Anesthesiology 2017; 126: 47-65
4. Saugel B, Reuter DA, Reese PC. Intraoperativ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targets: Can databases give us a universally valid ‘magic number’ or does physiology still apply for the individual patient? Anesthesiology 2017; 127: 725-6
5. Stapelfeldt WH, Yuan H, Dryden JK, et al. The SLUScore: a novel method for detecting hazardous hypotension in adult patients undergoing noncardiac surgical procedures. Anesth Analg 2017; 124: 1135-52。
内容 | 贝 贝
编辑 | 蔡 蔡
转 载 声 明
原创不易,感谢分享与转载!本篇内容版权归梧桐医学所有。
新青年APP 1.3版来了
新青年APP启用恶性高热全国救援系统,欢迎关注!https://m.xqnmz.com/
新版APP更新内容:
1、全面优化内核,提高流畅度
2、首页增加视频、指南、讲座、招聘、资讯等专题,专题显示可自定义
3、增加恶性高热救援系统、医学公式、检验助手、AI翻译等实用工具
4、开放麻醉医护朋友圈,增加浏览记录、字体设置、夜间模式等功能
5、开放手机绑定,全平台支持手机号、微信登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