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暨北京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也是重新制定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施行一周年。近日,2022“名城保护·大家谈”在京以视频形式成功举办。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已划定了四批次共49片历史文化街区,公布了三批次共1056栋(座)历史建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此外,首规委办正在研究制定核心区文物腾退保护利用的工作意见,破解首都功能核心区部分文物不合理利用、保存状况欠佳、周边风貌不协调、活化利用程度低的问题,推动历史文化遗产可开放、可展示、可交流、可感悟,重拾城市记忆。
已划定49片历史文化街区
鼓励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介绍,作为全国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北京陆续开展了“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相关工作,并取得较好成效。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已划定了四批次共49片历史文化街区,公布了三批次共1056栋(座)历史建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并研究建立了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一批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优秀案例,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范例和样板。
北京名城保护工作不仅要在“保”上做文章,更要在“用”上下功夫。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玉民表示,本市鼓励、支持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活化利用。鼓励四合院、近现代建筑、老旧厂房、居住小区及其他历史建筑开展社区服务、文化展示与交流、文化创意以及公益性办公等功能。首规委办正在会同央地有关部门,多措并举,着力破解首都功能核心区部分文物不合理利用、保存状况欠佳、周边风貌不协调、活化利用程度低的问题,推动历史文化遗产可开放、可展示、可交流、可感悟,重拾城市记忆。
位于西城区的绍兴会馆曾是鲁迅先生故居,他曾在此写下著名的《狂人日记》。目前,绍兴会馆已经完成了腾退,列入了西城区第二批文物活化利用的计划,今年已经确定利用方案,计划明年启动修缮。
历史文化街区申请式退租
改善4000余户居民居住环境
老城保护的理念在不断继承与发展,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将“旧城”改成了“老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石晓冬表示,一字之变体现出了对城市历史积淀的尊重——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字代替“旧”字,代表了认知的提升,也严格落实了“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坚持“保”字当头;同时重视民生,充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有了新突破,采取的新制度让居住在平房、四合院落里的老街坊和居民,能够享受到现代生活,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近年来,北京探索将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留住老街坊,过上新生活”。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主任张维介绍,2019年以来,通过各级各类文物腾退工作改善了1800余户居民的居住环境,通过历史文化街区申请式退租改善了4000余户居民的居住环境,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和可持续性改善。推进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建设交通安宁无车街区,让胡同逐渐回归到有绿荫、有鸟鸣、有老北京味儿。完成地安门外大街复兴计划,完成平安大街、崇雍大街整治提升工程,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建设保护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100个项目正陆续实施
2021年12月,北京印发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北京段)的建设保护规划》,目标是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为一处可以漫步长城史卷的历史文化景观示范区和文化、生态、生活共融发展的典范区。
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汤羽扬介绍,《保护规划》中提出了100个涉及到保护类、研究类、环境整治配套类、文旅融合类和数字在线类的项目,目前已经陆续启动实施。这些项目中以3个国家级标志性项目为主,其中箭扣长城修缮保护项目已经进行了四期,去年挂牌“长城修复实践基地”。
另一个备受瞩目的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是唯一一处以“中国”冠名的长城专题博物馆,目前项目已完成国际招标,近期将评选出优秀方案。北京长城文化节庆活动已经举办了3年。长城文化节活动不仅仅是一场舞台节目,也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在一个时间段之内的多区共同参与的活动集合,包括学术交流、舞台表演、服装秀场,以及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最美长城守护人揭晓等丰富的内容。
文/本报记者 张月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