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江苏省徐州市的东郊,有一座形似卧狮的小山,叫作狮子山。狮子山西南地势开阔,不远处有黄河故道自北向南流过。按照风水先生的说法,此地依山傍水,是一块极佳的风水宝地。1984年年底,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印证了这一点一狮子山出土了大量的汉代兵马俑,这里竟是西汉楚王墓地。一时间,原本默默无闻的狮子山立刻闻名天下。
1984年12月3日的中午,狮子山村的几个学生在经过附近的取士场时,不知是谁一脚踢中了一个圆圆的东西,那个圆圆的物体立刻像球一样滚向了远处。几个孩子立即跑过去把它捡了起来。仔细一看,这个圆圆的物体上还有鼻子、眼睛和嘴巴一这竟然是一个用泥巴烧制而成的小人头。很快,孩子们捡到“小人头”的消息就在这个小小的村里传开了。好奇的村民们纷纷围到取土场,越来越多的小人头相继被人们发现。
村里的一位干部见多识广,心想这说不定是一些古代的珍贵文物。为了保险起见,他急忙向当地的博物馆汇报了这次发现。
接到群众的报告后,徐州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火速赶到了现场。他们看过了村民们找到的小人头后,又在附近找到了身体,将它们组合起来后发现,这是一些外形像人的陶俑。考古专家深感事情重大,立即封锁了现场。
经过2个月的勘察,考古学家们发现在取土场的地下总共有5个陶俑坑。这5个坑中,有3个面积较大,每个坑中陶俑的数量都达到了上千个之多,另外2个坑的面积相对较小。5个坑中的陶俑数量加起来竟然有4000多个。
剥去那尘封的泥土后,一尊尊陶俑的真容显露出来。陶俑共分坐式和立式两种。立式俑的高度为48厘米,坐式俑的高度仅为25厘米。虽然陶俑的尺寸完全不能和真人相比,但每一尊陶俑的五官都清晰可见,大部分陶俑的四肢都很完整。又经过了2个月的请理,上千尊栩栩如生的陶俑矗立在世人眼前,形成了-个庞大的军阵。军阵中有车兵俑和步兵俑。车兵俑位于俑坑的中部,作跪状。步兵俑位于车兵的前部,均作站立状,有的持弓弩,有的持戈、戟、矛等长兵器,有的一手持盾、一手握刀,姿势各异。在这些兵俑中间,还有一位身着盔甲的将军俑。这尊将军俑立于一辆4匹马拉的指挥车上,双手拱于腹前,那种指挥若定的气势让人过目难忘,陶俑制作水平之高令人叹服。
如此庞大的陶俑军阵,显示出墓主生前必定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那么,此人是谁?他的陵墓究竟又隐藏在哪里呢?
根据兵马俑的造型、装束、制作工艺,考古专家们判定这些兵马俑是西汉时期的产物。按照古代的礼制,只有皇帝或者是身份极为显赫之人去世之后才能用兵马俑陪葬,可见,墓主必定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身份极高贵之人。
而从徐州的历史来看,还从来没有哪一位皇帝死后葬在了徐州。不过,徐州在西汉时期曾是楚国的都城,除了皇帝之外,唯一有资格享受如此高规格葬礼的,就只剩下楚王了。历史记载,西汉楚王共传了12代,那墓主会是这12位楚王中的哪位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等找到兵马俑主人的墓葬才能揭开。
从1985年开始,考古专家们便开始在狮子山及其周围展开了艰苦的寻找工作。然而,跑遍了这附近的山山水水,考古专家们还是一无所获。
到了1990年,考古人员无意中听当地百姓说“以前曾经有人在狮子山上挖过很深的红薯窖”。考古专家们推断:狮子山上都是岩石,怎么可能挖出很深的红薯窖呢?只有一种解释能说得通,那就是红薯窖正好挖在了墓道上。
想到这,考古专家立即从当年挖地窖的人那里问到了原先地窖的位置,并开始了发掘。这年的7月12日,考古专家在地下3米左右的位置找到了外墓道。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专家们发现狮子山汉墓是一座大型的竖穴式崖洞墓,由墓道、天井、甬道、耳室、前堂及后室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墓道总长达到了68米,共分为前、中、后3段,宽度依次递减。墓道后段的上部就是庞大的天井,天井下面是3个保存完好的耳室,里面装满了兵器、青铜礼器等随葬品。
清理了墓葬的外围后,主墓室就在眼前。考古专家进入之后,发现墓主棺材的形状已经不复存在了,原先放置棺椁的地方,只剩下了一些零散的人骨。在清理墓室的时候,考古专家们奇怪地发现:墓室墙壁有的比较粗糙,似乎还未完工。既然修建了如此宏大的陵墓,为何又没有完工呢?这奇怪的现象让考古专家不由得想起了在清理兵马俑坑时遇到的怪事:俑坑的四壁都十分简陋,似乎没有经过平整,坑底也凹凸不平;兵俑的摆放十分草率,完全没有军队的阵形,仿佛是仓促地将兵俑扔进了大坑就掩埋了一样。
兵马俑坑和主墓室的奇怪之处引起了考古专家们的注意。在一个如此庞大的墓穴中,为何会出现很多未完工的地方?墓主究竟是谁?他遭遇了怎样的变故?这些问题让狮子山汉墓显得迷雾重重。
考古学家们首先确定,主墓室中那些散落的人骨应当就是墓主的。经过测算,这是一具男性骨骸,身高1.73米,年龄35岁左右。通过墓中发现的一些古钱币,考古学家们推断,墓主下葬的时间大概在公元前154年之前。从西汉建立到公元前154年共有3位楚王在位,墓主会是其中的哪一位呢?
根据《水经注》的记载,第一代楚王刘交的墓在今天铜山县夹河乡。那么,第二代和第三代楚王中,究竟谁才是狮子山汉墓的墓主呢?据历史记载,第二代楚王叫刘郢客,是刘交的儿子。他在位4年,按照头年即位,第二年建墓的惯例,他只有3年时间修建陵墓。按照当时的条件,是不可能在3年内建成如此宏大的陵墓的。现在唯一的可能就只剩下第三代楚王刘成了。史载刘成在位20年,应当说他是有充分的时间和能力为自已修建一座豪华又完整的陵墓的。可为何兵马俑坑和墓室都显示出了很多未完工的迹象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得从历史中去寻找。据《汉书》记载,汉景帝二年,刘戊在太后去世期间公然不守孝道,淫乱享乐。为了惩治刘戊,汉景帝下旨将楚国下辖的东海郡收归中央。就在圣旨到达楚国的时候,刘戊也收到了一封密函:吴王刘濞邀请刘戊一起起兵反抗西汉朝廷。刘成响应了吴王的请求,发兵攻打中央。这便是西汉初期有名的“七国之乱”。后来,汉景帝派兵镇压,打败了七国联军,吴王被杀,刘戊也不得不自杀谢罪。但《汉书》的记载到此便戛然而止,关于刘戊死后如何下葬却只字未提。狮子山刘戊墓的谜团恰恰就出自这里。
考古学家们推测,庞大的楚王家族为了避免受到牵连,只得向西汉朝廷谢罪,并利用长安与楚国远隔千里的机会,匆忙以诸侯王的规格安葬了刘戊。由于下葬过于仓促,刘戊墓室还没有完工,而且刘戊犯的是谋反大罪,西汉朝廷绝不会允许他用兵马俑作为陪葬,或许这就是那些兵马俑随意摆放的原因。
当然,以上只是考古专家基于历史记载而做出的推测。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还需要后人来揭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