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代表
摘自《文圣拳武学与诸子百家文化研究》第一章
文圣拳亦称文圣功、五手、五步架、长寿拳、杜家拳、离卦拳、神拳、五步神拳、先天无极道拳、八卦拳、大洪拳、义和拳等等。文圣拳起源于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创始人刘奉天(1621—1693)宗师,自幼研习家传导引术,后经高人指点,修行道家内功,造诣极深,后定居山东单县传经布道,著有《五圣传道经》《八卦八书歌》等。在他的徒弟中有八位比较著名,其中郜云龙(离卦之首)精通祖传的宋太祖三十二长拳、六合大枪和跃步奇枪。刘与郜师徒二人共同研创了“文圣功”,名震武林,享誉河北、河南、直隶、山西、山东、江苏、安徽一带。分九宫八卦(即“内安九宫,外立八卦”),四正四隅,传承天下。早期传承由郜云龙传山东冠县杨四海(1714—1784),杨四海传山东嘉祥的杜恒信(1756--1838),由杜恒信将文圣拳传遍运河两岸,大江南北。该拳名称称谓众多,由于历史上与“反清复明”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遭到清政府的严厉禁止和迫害,故不断变换名称,在民间隐秘传承。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北京、天津、陕西、山西、黑龙江、新疆等地,主要传承市县为山东济宁、汶上、嘉祥、梁山、微山、邹城、金乡、曲阜、临沂、泰安,聊城、冠县、临清、莘县,菏泽、郓城、成武、单县、定陶、巨野,河北邢台、临西、邯郸、衡水、南宫,江苏徐州、丰县、沛县,河南商丘永城,安徽毫州涡阳、芜湖无为等地。山东济宁古运河流域是文圣拳的发源地和重要传承地,有着广泛的传承与发展,方圆几百里,习练者数万。文圣拳于1983年被国家体委挖掘整理领导小组列为国家重点挖掘整理体育项目,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宋庄宋家得到挖掘整理,后经国家体委有关部门批准正式定名为“文圣拳”。2009年9月27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时以之优秀的健身养生和实战技击功能名列山东省名拳,时称为“山东四大名拳”之一,后被誉称为“中华历史文化名拳”。
1986年文圣拳重要传承人一代宗师、汶上县南旺镇宋庄宋传平先生(1892—1996)以94岁高龄,携子宋如一先生(1916—1991)及其孙宋连洪先生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以精湛的武功,超群的技艺,力挫六十八家武功高手,荣获雄狮金奖。宋传平先生文圣拳拳技炉火纯青,出神入化,深不可测,是中国民间武术名人,《中华武术》等杂志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1990年,宋传平先生的修炼文功照片刊登在美国的著名功夫杂志上。自1983年以后文圣拳在山东省和全国重要武术赛事及观摩交流大会中,屡创佳绩,并多次荣获冠军、一等奖和特等奖;多次代表国家在国外的武术交流比赛中,屡获殊荣,威名享誉中外。近四十多年来,文圣拳在与世界武术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三十几个国家的武术爱好者和国际友人到山东济宁传承地拜访、学习。现在文圣拳在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英国、日本、瑞士、意大利、南非、西班牙、阿根廷、以色列等国家也有较好的发展。该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一部萌发源于孔孟之乡的武术,古代战场马背上的战斗功夫,是中国几千年来冷兵器时代沙场征战功夫的凝练精华,其拳架由马战与步战中所使用的大刀、大枪、硬弓等基本架组合而成,成为中华武术中独具代表性的武术文化。文圣拳历史悠久,源流有序,拳理清晰,自成体系,是中国的黄土地孕育出来的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和修为,拥有深厚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具有东方神奇的人体学、宗教修持法与人文关怀的特殊技能。历史发展中,它与明清时期著名民间宗教八卦教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部震惊朝野的武林功夫。文圣拳是历史上义和拳的源头,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集中代表,在中国武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文圣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深受易、儒、释、道、墨、兵、医、阴阳,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影响,融汇古典哲学、伦理学、玄学、宗教、运动学、气功、力学、美学、艺术、信息学、心理学、能量学、人体工程学、人体生命科学等多种传统文化,文化几乎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具有极为丰富的武学文化内涵,在中华武学文化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成为中华武术发展的一面鲜明的旗帜。文圣拳武学文化渊源具有中华文明的源头性,可追溯至开天辟地之盘古氏,以及被奉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帝和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河洛文化是文圣拳武术文化的源头,诸子百家思想是其重要文化基础,融百家学问,通百家之术,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宗教文化、人文精神、医学理论、人体科学、道德伦理、艺术美学等学科文化的凝练和浓缩,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
诸子百家产生于先秦社会大变革时期,此时历史逐渐由分裂走向了统一,也是中国文化与思想经过几千年积累的一次暴发期,这个时期中国学术高度发展,许多学派纷呈,众多学说丰富多彩,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从而形成了学术繁荣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即所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汉代史学家将它们分门别类,归为10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在这10家之外,对《周易》的研究当时已经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哲学,可以称为易家;对军事和兵法的研究当时也已形成了一种含有丰富哲学思想的学说,可以称为兵家。诸子百家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它与中华民族文明同步产生,共同发展,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人与自然、社会斗争发展中形成的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圣拳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与诸子百家思想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成为文圣拳武学文化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源头活水,为历代文圣拳传承人和爱好者所重视,涌现出一大批文武兼备的武术大家和修炼家,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影响深远,在中国武林中熠熠生辉。在文圣拳发展史中,诸子百家思想文化锤炼了文圣拳修炼者尚勇治气的民族气魄,英雄辈出,忠信仁勇,崇武慕德,大义情怀,在历史的丰碑上记录下沧桑与辉煌,成为中华武术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
2022年11月15日
作者:卢飞宏,字翰林,号浮来居士,别号东海卢氏,飞宏子,1966年出生,大学文化,共产党员,武术世家,原籍山东省日照市人,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工作。中华文圣拳全国总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当代武术名家,文圣拳第九世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宗教武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世界华人运动会中国山东分会济宁分会副主席,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和文化研究专家,山东省青少年非遗武术教育研究中心研发专家,吉林省武术科普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文圣拳武学三部曲》编者,即第一部《圣拳经典》(作者:卢飞宏、张丽光),第二部《文圣论道》,第三部《大道之行》(上、下册)约200余万字的武学巨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