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影响世界范围内女性生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随着临床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等方案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近年来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获得了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是伴随着临床护理干预理念的不断更新,更是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乳腺癌手术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但由于乳腺癌疾病本身以及手术中的操作导致患者术后容易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相关研究也证实由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患者的上肢活动,而且还会导致患者的心理出现异常,不利于其术后恢复。虽然现代医疗水平的进步,使得患者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费用负担,但对于临床护理工作而言,由于患者住院时间的缩短,也导致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时间也相对降低,容易造成患者对护理干预的轻视和遗忘,因此针对乳腺癌患者开展自我照护的管理意义重大。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原因和护理干预
乳腺癌根治术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切除病灶,另一方面则是需要确保无肿瘤转移的发生,因此术中需要对腋窝淋巴结进行有效的清除;部分患者手术治疗后还需要联合放化疗来确保治疗效果,而放化疗治疗手段的性质同样会对患者胸部或腋下的淋巴组织造成损伤,这就使得上肢淋巴水肿成为乳腺癌术后最为常见和高发的慢性并发症[7]。上肢淋巴水肿发生后,使得患侧上肢淋巴循环障碍并引起淋巴液引流不畅,大量积聚在皮下组织后引起肢体肿胀,随着我国乳腺癌患者根治术比例的不断提高,使得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降低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肢淋巴水肿具有不可逆性,虽然早期症状不明显,但患者若重视程度不足,最终会造成患侧上肢肿胀和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的日常自理生活。有研究为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选择了包括常规护理+心理疏导+按摩组合、前者基础上额外联合手法按摩、以及再联合间歇充气压缩泵的辅助治疗的不同护理干预方案。有研究则引入了聚焦解决护理模式,通过引起患者重视的方式来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有研究为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实施了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模式的风险管理,从原因进行分析,从预防措施进行改进,有效降低了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有研究则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开展了整体性护理,通过在指导患者开展抗阻力训练的基础上引入系统化管理,使得患者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由此可见,临床上非常重视并且在不断的积极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来降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
自我照护的概念和现状
自我照护的开展必须要在专业的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根据患者的个体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符合需要的、具有可行性、获得患者认可的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患者在非住院环境下仍能够通过依靠自己完成与疾病相关的处理,属于患者自我疾病管理范畴。由此可见,自我照护理念的提出将护理干预的中心和重心与常规的护理人员转移到患者本身,这使得该护理模式在性质上更具有个性化,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难题,如怎样确保患者能够在非住院环境下进行专业的干预,如何确保患者能够在面对相关并发症时拥有良好的心态,以及如何使得患者能够在非监督的前提下保持较高的依从性?
面对上述可能影响乳腺癌患者自我照护的缺点,我国临床护理人员也通过形式多样的护理干预措施来进行积极的应对。有研究通过开展细节护理的方式,帮助患者去认识化疗置管中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减少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发生。有研究对晚期乳腺癌患者开展灵性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弹性,从而有助于完全乳腺癌患者能够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通过各项自我管理措施进行对抗疾病,树立生存的信心和希望。有研究针对化疗患者开展参与照护管理,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心态和积极性,而且通过参与照护的形式,也激发了患者的自我价值,使得患者能够不断提高自我管理效能。由此可见,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自我照护管理,不仅符合了现代临床人文护理的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而且通过患者自身照护的开展,使得患者能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提高了对生活的希望水平,增强了患者的应对管理水平,确保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自我照护的应用
目前临床乳腺癌患者容易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从而造成对疾病的轻视,或因对乳腺癌疾病无法根治而产生消极的应对措施,在离开医院环境后对并发症的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健康行为的依从性较低,或由于意志薄弱而造成相关康复锻炼无法持久,加重了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机率和程度;再者则是乳腺癌患者由于个人原因无法进行及时的随访或复诊,使得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无法进行及时的更新和修订;上述原因均会造成乳腺癌患者自我照护的实施无法准确、有效、科学的开展和实施。由此可见,乳腺癌术后患者虽然出院,但是对医护人员的依赖程度仍较高,而医护人员一方面要在围术期针对自我照护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外,还需要对患者开展有效的延续护理,从而确保乳腺癌术后患者能够拥有良好的自我照护水平,从而有效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改善生活质量。
增强认知水平和信念希望
乳腺癌患者普遍对疾病的无法治疗和术后生存率担忧,因此意志上较为消沉,对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的认知干预不重视,导致自我照护受影响。有研究为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希望水平,在常规组给予健康宣传手册的基础上,对观察组乳腺癌患者开展了配偶夫妻沟通干预方案,通过夫妻间的相互沟通、鼓励、共同学习和帮助的干预措施下,与常规组相比,不仅有效降低了夫妻双方的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而且还显著提高了沟通水平和自我照护能力。有研究指出女性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正念水平与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即正念水平越高则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越高,而影响两者之间的重要因素是患者本身的心理弹性,即患者的坦然心态以及积极的应对措施。有研究为提高围手术期乳腺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通过对患者开展富有针对性的人文关怀优质护理,以人文关怀为基础,从细节处着手,使得患者能够深刻认识到自我护理对促进术后恢复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性。有研究引入健康信念式系统化管理,通过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信念提升干预,从而激励和提高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效降低了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和影响程度。
提高行为指导和康复训练
良好的信念产生还需要持续的行为干预,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目前仍无法完全避免,因此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和信念的同时,同样需要对患者进行正确行为和康复训练的指导,确保降低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有研究对能够提供丰富经验的预防上肢淋巴水肿的乳腺癌康复患者进行访谈,并对相关运动经验如类型、名称、时间、频率、强度、注意事项及其详细的操作流程进行整理和总结,证实了正确行为和康复训练的开展有助于降低此类患者的上肢淋巴水肿发生。有研究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行为干预的同时,还通过开展不同弹力绷带联合包扎治疗的对比干预,为临床选择合理的干预方案来预防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发生提供了参考依据;这在裘佳佳[26]等的研究中也获得了相一致的研究结果;说明提高行为指导和康复训练以及联合科学合理的辅助道具,对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效果显著。
加强护理的延续性
乳腺癌患者虽然能够通过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熟悉掌握各类行为干预措施,但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而且也体现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怀和关爱,是患者战胜疾病的动力来源。有研究为确保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管理模式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将延续护理的干预措施以加强医院-居家联动的新模式,通过搭建微信公众号平台,为患者建立个案管理团队,每月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和来院复查的方式,使得患者不仅拉近了医护患沟通的距离,而且也使得患者能够随时随地得到专业的护理干预建议和指导,因此淋巴水肿发生率由实施前24.6%显著下降至18.2%。有研究将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实施基于微信的医院家庭协作延续护理的观察组,结果发现通过现代化信息平台的方式,既能够确保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又能够通过发布图文并茂、动漫视频等内容,确保了患者获得效果显著的延续性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照护水平,因此与对同期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患侧肢体淋巴水肿程度显著减轻、肩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且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有研究也顺应了时代发展,将常规护理干预更新为"互联网+"护理模式,结果发现与常规康复指导的对照组相比,不仅术后1个月健患肢的周径差差异显著,而且术后12个月内未出现1例淋巴水肿,而且患者干预期间的症状困扰和症状体验评分也获得了显著的改善,充分证实了延续护理的有效性。
结语
伴随临床护理观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等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临床乳腺癌患者自我照护护理干预措施将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和长远的发展,从而为临床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症状改善以及生活质量提供重要的干预效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