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核心概念2为“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其包含了“物质的三态变化”等学习内容。本文借助矩道小学科学实验室软件展示物态变化,用虚拟仿真打破常规教学视域限制,以虚补实,实现高效能的“教与学”,助推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通常情况下,物质可以表现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任何物质的三种状态的组成都是相同的,如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的水蒸气,都是由相同的水分子组成的,所以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学习内容按照学段列出了4条具体的内容要求:
3-4年级
1.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静止时其表面一般会保持水平;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体积和形状。
2.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熔化、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
7-9年级
1.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的特点,并能用图像描述这些特点,如水的沸腾、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知道物态变化伴随着吸热和放热,并能将其应用于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用物质粒子模型简要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了解建立模型的思想方法。
3~4年级要求学生通过体验、观察等活动,感知和描述身边熟悉物质的状态及其形状、体积、质量等方面的特征。如观察水、油、醋和牛奶等液体,尝试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都可以倾倒;具有流动性;有固定的质量和体积;形状可以改变等。结合水的学习,描述加热或冷却物质的状态会发生改变,但没有新物质生成。
7~9年级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认识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熔点、沸点等概念,并通过典型物质的三态变化的曲线图像,描述物质的三态变化。用粒子模型解释物质三态变化,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从理解状态变化与解释、微观模型建构及实际问题应用等方面,初步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的特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