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晚间,电视剧《天下长河》更新至第27集。最新的剧情当中,黄河决口,三省受灾,百万人流离失所。靳辅、陈潢被押解进京问话,而拒绝炸堤的桃源县县令于振甲也被押解进京,接受皇帝问话。于振甲认为,自己就要被问斩了。可最终,康熙竟然没杀于振甲,还让他升官了,专门管三省灾民的赈济工作。
不少普通观众都开始嚷嚷了,不杀于振甲不足以平民愤。这批观众,显然属于情绪型的,觉得出了事故之后,就得杀几个人,找几个有罪的出来才行。反观《天下长河》,非常有智慧的地方便是,康熙并没有杀害于振甲,反倒是给他升官了,让他去赈济灾民。表面上看,是康熙让于振甲看受灾的老百姓,让他自责去。而实质上,这里边还有别的原因。
最直接的原因,黄河决口,没有直接责任人。康熙让几个大臣去查河堤,查了半天,也没发现河堤质量有什么大问题。河堤没问题,那就意味着,靳辅和陈潢不是这次决口的直接责任人。换言之,河堤就是再坚固,遇到多少年一遇的大洪水,该决口,还是要决口的。强行找责任人,最终只能找背锅侠。
所以,在黄河决口这件事情上,连靳辅都不是直接责任人,那桃源县的一个小县令于振甲,就更不是责任人了。还是那句话,桃源县泄洪,就能救剩下的三省百万人了吗?也不一定。大洪水太大了,一个桃源县根本存不下。所以,这是天灾,不是人祸,没必要怪罪靳辅或者于振甲。有些观众有个臭毛病,就是面对天灾的时候,总是想要搞成人祸才行。幸亏康熙没有这个臭毛病。
此外,站在桃源县县令的角度上讲,于振甲上大堤,带领桃源县老百姓护大堤,没有任何问题。从清朝自己的律令上来讲,于振甲作为县令,就是要为自己的县负责,至于其它的地方,根本不是他的责任,他没有必要帮着考虑。康熙在律令层面上,根本找不出于振甲的毛病来。
同时,在大洪水面前,桃源县的百姓重要,还是其它百万受灾百姓重要呢?我们有不少观众,喜欢做算术题,以谁数量多来决定谁重要,并且觉得自己会做这种算数上比较大小的题,就非常聪明了。现实生活当中,谁重要,谁更重要,真的不是简单的算术题可以决定的。
就好比三体人向地球发射导弹了,咱们地球人需要找出一个地方来接纳这个杀伤力强大的导弹,是打澳大利亚这个没多少人的地方好呢,还是打印度这个有十几亿人的地方好呢?如果只是做算术题的话,当然是打人少的地方好了。然而,凭啥澳洲就得替南亚牺牲呢?换言之,觉得桃源县有义务替三省百万人牺牲的观众,你要是自己就在桃园县呢?康熙懂这个道理,所以找不出于振甲的毛病来。那些天天嚷嚷大局观的人,都是嘴皮子功夫,关键时候,他们最先逃之夭夭。
所以,反倒是于振甲这种没有大局观的人,成了桃源县老百姓靠得住的官员。同时,康熙不敢杀于振甲,还因为于振甲身上背着道德的光芒。或者说,于振甲严格遵循了明清理学的传统,他身上的,就是儒家的圣人道。康熙作为世俗权力的最终拥有者,他敢不敢对抗儒学之道呢?他是又恨又不敢。所以康熙悄悄跟靳辅说,你应该早点杀了于振甲,何苦我提拔他呢。
咱们很多不怎么读书的观众,一提儒学,就觉得,这是给封建统治者做帮凶的,是坏东西。这就是不读书。只要略微阅读明清儒学大家的著作,就会发现,儒学不仅不是给封建帝王做帮凶的,相反,儒学是要开政统之外的道统的。康熙代表的是世俗的权力。而于振甲遵循的,则是儒学的道统。所以,于振甲在康熙面前,没有丝毫的畏惧。
我们千万不要着急说于振甲没有大局观念。他是县令,他遵循道统,他的大局,就是让自己的县不受洪灾。让这样的人当河道总督,他的大局则不再是一个县,而是整个的黄河流域了。干什么差事,就有什么样的大局,不为过。(文/马庆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