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天下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青年党员是基层党建中最活跃的因子,是基层治理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我们要通过人才优、管理优、待遇优的党建“三优”,减少青年党员与基层党支部的因子“缝隙”,凝聚起堡垒强、产业兴、富乡民的青年战斗力,成为乡村振兴最有“含金量”的话题。
锻造“争气机”,以高水平的补钙充电,为人才提气。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拥有高水平、接地气、冒热气的青年党员干部,不仅是基层各领域工作的最强“大脑”,更是服务于民的党员之光。青年应当如何承担时代之使命、践行服务之初心?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征途中,“大山的女儿”黄文秀、“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邹玖霖、“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援疆大学生们都做出了深刻的回答,他们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无畏困难,艰苦奋斗,牢记“国之大者”,把青春深度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但是少数青年有限的学习充电,丢掉深入思考和放眼大千世界的好习惯,不断“啃老本”、说“车轱辘话”、做“常规动作”,渐渐沾染上老油条们的“油腻味”。因而基层党建工作中必须看到青年局限性,全过程关注青年党员的发展阶段,给予青年人更多更切合实际的“充电”机会,鼓励青年党员当好事业闯将,以“九十度”的挺立姿态去担当作为,以“四十五度”的谦逊姿态为民服务,始终保持新时代赶考的清醒,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开启基层青年奋战新篇章。
踩好“缝纫机”,以引线精细绣花功夫,为管理集优。“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基层党建的重点是提高基层公职人员的基层治理能力,其关系群众工作的强弱,关乎基层政权的巩固,更关系到青年党员自身发展。近年来也涌现不少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典型案例,从机制到管理,从人才到服务,从微讲堂到小屋场,这些有益的探索,对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有普适性的效用。如,慈利县“智慧门牌”深度嵌入乡村治理,为村民“加戏”,为村干部“减负”;杭州市上城区推出“银龄”互助“时间银行”项目,助数字化手段精准助力老有所为,推动低龄老年志愿者在城市治理中有更大作为......青年党员在创新实践、服务实践中的得到不断养成。然而基层善治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也不可能“一招鲜吃遍天下”,而是妥善处理基层群众多元诉求,下足绣花功夫。我们要树立处理好具体而细微治理工作的意识,小到一瓢自来水、一棵柑橘树苗、一条机耕道,但凡承载群众对美好生活期盼的,都需要融入青年力量,以人性化尺度呈现微观治理的温度,用细心、耐心、巧心,绣出基层群众的幸福感。
开动“升降机”,以合理奖惩晋升通畅,为待遇角力。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体现国家意志。党建做得好,可以将组织优势顺利转换为治理优势,助力治理优势转换为发展内动力,实现高效治理。乡村振兴是基层治理优势转化的良机,离不开无后顾之忧的基层建设“铁军”。但是“收入低”“待机时间长”“晋升狭窄”等都曾被媒体评为基层工作者的困境,衍生出开“滴滴专车”补贴家用、下班后送外卖等个别经济现象,以及部分县乡中层干部岗位出现人才不足、青黄不接的“怪现状”。平心而论,基层也是干事创业的沃土,也是青年成长的宝贵学习平台,实际工作中基层工作却是千头万绪、千难万险。基层工作者要经常处于群众不理解、上级不体谅、工作难推动的“风口浪尖”,让“逃离基层”成了无可奈何的“现实出路”。“事不在小、关键在办。”基层党建除了要建强堡垒,还要让干事业的人说真话、抒真情,综合精神鼓励、物质奖励和政治激励三个层面,给予“能上能下”的关怀和保障,为一线青年党员干部增添干事创业的动力源;削减基层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真正让其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耕耘基层沃土,拉响乡村振兴的党建新引擎。(谷绍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