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效能,苍梧县人民法院在狮寨镇古东村出资打造乡村振兴法治教育基地,通过开展多形式多领域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以法治建设成效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党旗引领打造乡村振兴法治教育基地
2022年6月16日,苍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萧夏前往狮寨镇古东村森木组乡村振兴示范点,与狮寨镇党委书记莫孔文,党委副书记、镇长卢伟雄一起,就党建共建乡村振兴法治教育基地进行现场调研。
狮寨镇是“青梅之乡”,古东村森木组是狮寨镇青梅种植产业示范点,是青梅产业的重要基地。此外,狮寨镇在发展八角、六堡茶、中草药等产业具有资源优势。苍梧法院主动将司法服务前端向基层延伸,与狮寨镇政府共同打造村级乡村振兴法治教育基地,设立法治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法律图书室、“梅廊茶海”法治讲堂、“一村一法官”工作室、多元“双网”解纷工作室,通过开展巡回审判、普法宣讲、“法官面对面”等系列活动,传递法治理念,承载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为基层农村社会长治久安筑牢法治基石,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共话高质量发展
窗外是淅淅沥沥的冷雨,屋内是热气腾腾的讨论。11月24日,苍梧县法院与狮寨镇政府在古东村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交流学习座谈会,共同研讨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乡村振兴、诉源治理等基层工作中去。
苍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甜就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乡村振兴结合作交流发言
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苍梧法院的党员法官结合学习体会和办案经验,纷纷畅谈交流了如何在农村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府院合力,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
狮寨镇人大主席陈乙莲,狮寨镇政府干部魏子炘,古东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丽英也分别结合各自岗位职责谈了基层工作感悟,向大家介绍了古东村乡村治理的创新探索模式——基层治理积分制,认为法治是社会治理最优最有效的模式,并表示愿意与苍梧法院一同努力,把基层社会治理纳入法治轨道,全方位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法院赠书为基层群众送上法治精神食粮
座谈会后,苍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甜分别向狮寨中学、古东小学、古东村委会赠送法律书籍。这些书籍是苍梧法院精心挑选的,涵盖与当地村民、在校师生息息相关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劳务帮工、相邻纠纷、未成年人保护、家庭教育、防性侵等方面。苍梧法院通过送法下乡、种法进乡,司法助力乡村振兴,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塑造农村崇法尚德氛围,涵养村民法治文化,致力于推动农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生态。
“梅廊茶海”法治讲堂来到村民身边
在法治广场里,苍梧法院“梅廊茶海”法治讲堂团队组织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法治课,吸引了当地群众围坐聆听。这场“家门口”的法治课程由六堡人民法庭庭长梁晟讲授,他通过以案说法,讲述了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电信诈骗、农村土地承包等方面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为当地群众送上一堂学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的“普法大餐”。今后,苍梧法院“梅廊茶海”法治讲堂还会举行巡回课堂,不定期组织法官进村入屯开展法治宣讲,提供法律服务。
法者,治之端也。苍梧法院切实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和司法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付诸于行动、见之于成效,以狮寨镇古东村乡村振兴法治教育基地为平台,加大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普法精准度,协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共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原文转载
编审: 张甜 杨颐宽
文字:杨颐宽
图片:韦明远 谭雨茜 周清来
编辑:黎柳琼
守法立信 懂法明理
知法于心 守法于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