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文件管理器或大部分网页都有面包屑导航,这是一个来自《格林童话》糖果屋的典故。虽然糖果屋比较黑暗,不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流行,但也有很多改编或借鉴自它的电影,让我们思考一系列有关生存、孩子和家的问题。
你是否注意过文件管理器或大部分网页都有的那串大于号呢?在电脑和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这个不算起眼的小设计为用户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安全感。无论走了多远,你总能找到回“家”的路,于是它有了个名字——面包屑。
这是一个出自《格林童话》糖果屋的典故。当然,这其中可能带有些许的反讽意味,因为在原作中,面包屑被鸟吃了,没起什么作用。
虽然,迪士尼在1982年出过一部糖果屋的改编电影,但和同样出自《格林童话》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和睡美人相比,糖果屋就显得低调多了。大概是因为无论怎么“净化”,这故事都相当地黑暗,更没有什么光鲜亮丽的公主型角色。主角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兄妹二人——韩赛尔与格蕾特,他们被父母遗弃,在森林里迷了路,进了糖果屋。这个糖果屋可不是巧克力工厂那种还算温馨又有教益的地方,而是完完全全由坏女巫制造的陷阱,为的就是引诱小孩上门,然后养肥、吃掉,遗弃儿童、谋杀、食人,确实是相当地少儿不宜啊。
但并不代表它的生命力就不顽强,从1909到2013年有至少49部改编或借鉴自它的电影。这其中大部分自然是面向成年观众的,并且不管是什么语言、时代、类型,都会相对严肃地探讨面向儿童(或成人)的犯罪或伤害,以及表现社会在儿童保护方面的凸出矛盾。
某种程度上来说,糖果屋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很少有其他故事如此坦率地让我们思考。当父母自身的生存都有困难时,又该如何面对他们的后代呢?孩子究竟是累赘还是福报?他们又能否信任大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家的本质是什么?是否只能由自己创造而非与生俱来?
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不妨从《千与千寻》开始。10岁少女千寻跟随父母搬往新家,途中误入一座神庙,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条专门给神仙提供服务的热闹非凡的浴场街。双亲因为吃了给神准备的美食而被变成了猪。千寻仓皇逃出,此时,一个叫白的男孩出现并救了她,在白帮助下千寻得以安身。为了等待机会救出父母回到自己的世界,首先要为掌管镇中大浴场的魔女汤婆婆工作,第二要被她剥夺名字,千寻便改名为“千”。在这里有指导她工作的小玲、负责煲洗澡水的锅炉爷爷、煤炭屎鬼、以及入侵浴场捣乱的无面男等,在大家的激励下,千寻以自己的纯真之心屡屡化险为夷,并交到了许多新朋友。最终,千寻拯救了白,发现了他的真实身份。然而要救出双亲,她还必须面临严酷的考验。
《千与千寻》,就是一部非常明显带有《糖果屋》元素,但又不那么阴暗的电影。可以说,面包屑象征的是求而不得的家,而糖果屋就是离家后看似光鲜的落脚点、饥饿时来自恶魔的诱惑。不过格林兄弟改编的经典版本还是在结尾给了足够的希望:主角战胜了邪恶的女巫,带着后者的财宝回到了家……
转载须知
本文系华谊兄弟研究院出品。转载须在文首署名华谊兄弟研究院(微信公众号:HBresearch)。如有侵权,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保留采取相应行动的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