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助自助者!
作者:李纨
编辑:王海思
风品:南辞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你幸福吗?
这句话对幸福人寿来说,有些五味杂陈。
11月24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一则股权招商项目,幸福人寿第四大股东及第六大股东合计出售16.59亿股股份,约占总股本16.37%。
另一厢,最新成绩单也不讨喜:前三季幸福人寿保险业务收入大增71%,净利却下滑了88%。
不禁疑问,出身名门、手握保险牌照的幸福人寿怎么了,何来如此烦恼?又如何走上幸福之路?
1
大股东“清仓”背后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幸福人寿第四大股东和第六大股东,深圳市亿辉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亿辉特”)和深圳市拓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拓天投资”),分别持有9.27%、7.10%股权,合计持股比16.37%。
换言之,若此次出让顺利,两公司将不再持有幸福人寿股权,即出清离场。
决绝背后,或也有无奈与急迫。
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亿辉特所持9.39亿股全部被冻结,64.51%被质押;拓天投资所持7.20亿股中62.95%被质押,12.69%被冻结。
是否影响转让?有业内人士指出,公司股权处于质押状态时,持有人需取得质押权人同意才可转让,且转让所得要优先清偿债务。如股权处于司法冻结状态,持有人还需申请解除冻结后才能转让。
据北京商报报道:北京产权交易所项目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项目只是进行投资意向的招商,如果有才涉及后续法拍流程。
或基于此,对于意向受让方,此次股权转让项目并没设置太多门槛,未提出具体资质要求,也无需缴纳诚意金。
虽不乏试探之意,但消息一出还是一石千层浪,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不足为奇。实际上,两股东早与幸福人寿有联系。且两者还被司法案件缠身,尤其是亿辉特。据企查查显示,其曾有7起司法案件,包括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之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包头市蒙辉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与之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等。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鉴于股权处于冻结或质押状态,还涉及官司诉讼,此次转让或非一蹴而就。对幸福人寿而言,持续焦灼应不是加分项,尤其业绩基本面本就遭遇困局,大股东股权不稳、清仓之举或增加市场观望程度。
2
偿付能力下滑
净利大起大落
没错,抛开上述股东自身原因,清仓离场也或与幸福人寿颓态不无关系。
基本面看,业绩不利一直是幸福人寿的短板。
自2009年以来,公司连续6年处于亏损状态。2009-2014年净亏2.45亿元、4.5亿元、7.37亿元、7.91亿元、7.53亿元和3.93亿元,合计亏超33亿元。
好在2015年扭亏为盈,净利3.35亿元。然由于万能险监管趋严,2016年净利骤降至1801.59万元,2017年升至4937.88万元,2018年则巨亏68.28亿,成为年度亏损王,一度震惊寿险市场。其负责人将主因归于股权市场下跌,导致股权投资大面积亏损。
2019年至2021年,分别实现净利润0.76亿元、0.97亿元、5.16亿元。2021年净利大提,主因南京银行的投资收益大增6.35亿元。
进入2022年,净利又有变脸,前九月保险业务收入169.88亿元,大增71%,净利0.92亿元,大幅下滑88%。
可见,这十多年间,幸福人寿业绩大起大落犹如过山车,12年间虽有5年盈利,但整体合计亏损仍近90亿元,盈利能力、发展稳健性亟待提升。
业绩不理想,偿付能力也出现下滑,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85.3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51.82%,较2021年末分别下降16.29和18.59%,最新一期的风险综合评级为B类。
这不是幸福人寿第一次被下调评级,2021年7月,联合资信就曾下调其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AA,下调“18幸福人寿”信用等级为AA-。
同时下滑的,还有综合投资收益率。2022年三季度从去年的6.56%跌至0.06%。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净利增长依赖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而2022年伴随资本市场波动,需要警惕其他综合收益亏损,对净资产造成侵蚀的可能性。
现金流也不理想,2022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累计净现金流为负数。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综合偿付能力和现金流,是衡量一家险企经营水平、发展稳健性、综合抗风险力的重要指标。出现下滑叠加信用等级下调,幸福人寿的日子并不好过。
3
强敌环伺 银保渠道依赖隐忧
公开资料显示,幸福人寿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全国性寿险公司,现有注册资本金101.3亿元;主要经营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分红型保险、万能型保险等业务。
截至2022年1季度末,传统寿险占比63.73%,万能险和分红寿险分别占比10.68%和20.68%。
虽成立时间较早,可相比同样传统寿险为主的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人寿保险等头部险企,无论产品成熟度还是渠道力,幸福人寿均还有不小差距。
以银保渠道保费为例,据联合资信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幸福人寿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比66.90%、71.10%、77.79%、85.51%。占比高企且逐年提高,依赖性肉眼可见。
而另一厢,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五大险企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合计达1375.86亿元,较去年同期974.76亿元,同比增长41.41%。
可见,银保渠道强敌环伺,是头部险企必争之地,幸福人寿在此深耕、压力可想而知。
行业分析师林永表示,银保渠道销售的保险产品,多为储蓄型或理财型产品,虽有规模优势,保单价值率却不高,且资本市场的波动性还易给从业者带来更大经营压力。
2021年,幸福人寿手续费及佣金支出同比增长109.6%。其中,手续费支出同比增长180.1%,佣金支出同比增长74.2%。营销成本快增对盈利能力的侵蚀不可不察。
退保压力也别忽视。2018年至2021年退保金分别为90.70亿元、14.8亿元、78.52亿元、29.24亿元。
在年度原保险保费收入前5的保险产品中,退保金额最高的产品类型主要来自分红型、年金型,且均来自银保渠道。2022年三季度,退保金额居前三的产品为两款年金型、一款万能型。
当然,企业业绩也与行业景气度息息相关。
201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发布,行业开启一段跨越式发展。不过,快速扩张也带来粗放乱象。人海战术下,各家竞争越发内卷,衍生了虚假保单,虚假业绩等问题。
2019年4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数据清核工作的通知》。2021年4月,发布《关于深入开展人身保险市场乱象治理专项工作的通知》。
治理重点之一就是弄虚作假、松散失序等乱象。叠加疫情反复,不少企业业绩出现下滑,行业景气度降低。
据经济观察报,2022年A股五家上市险企前三季净利同比下降15.6%,日均赚约5.73亿元,较去年同期日均盈利减少1.07亿元。
大险企如此,中小险企日子自然更难。70余家险企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非上市险企中,仅8家寿险公司利润增长,超半数主体经营亏损。
显然,面对内外忧患,如何转型升级、优化收入结构、打破传统依赖,是幸福人寿一道紧迫考题。
行业分析师刘锐玲表示,对银保渠道依赖过重,抬高了经营成本,也限制了企业发展空间,当行业景气度下降,集中竞争必将更加激烈。面对行业剧烈洗牌,季报增收不增利、大大股东清仓,也给幸福人寿敲了一记警钟,公司到了该做出变革的时候了。
4
投诉通报 品控经还需加把劲
“蛇吞象”收购VS较劲时刻
不算多苛求。
烦恼不止业绩,还有品控风控漏洞。
2022年11月19日,银保监会通报显示;幸福人寿两款产品,因条款中关于犹豫期内解除合同的费用扣除相关表述不合规被通报。
2021年12月1日,银保监会发布第三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显示,幸福人寿总投诉量55件,亿元保费投诉量和万张保单投诉量均超出行业中位数。
众所周知,保险行业重口碑、强体验,看看上述投诉乱象,幸福人寿业绩不佳可缺逻辑?
需要加把劲了。目前,企业共有18家股东,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最高达到30%。
往期看,股东们对幸福人寿是很够意思的。
2011至2017年,幸福人寿股东几乎每年都会对其进行增资。2015年盈利后,股东增资力度更是空前,2016年底、2017年3月的两次增资中,累计出资近70亿元,幸福人寿也由此迈入“百亿资本俱乐部”,注册资本金达101.30亿元。
尴尬的是,看看上述幸福人寿的业绩、产品表现难言多“够意思”,是否有些错付呢?
将时间拉回2019年10月,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显示,中国信达旨在“整合子公司平台资源”,拟出清所持幸福人寿51.66亿股股权,转让底价75亿元。
最终,诚泰财险以44.12亿元受让幸福人寿30.39亿股,占总股本比30%;东莞交投集团以30.88亿元受让21.27亿股,占总股本比20.995%。交易完成后,诚泰财险和东莞交投集团分别成为幸福人寿第一、第二大股东。
公开资料显示,幸福人寿2019年总资产为631亿元,彼时诚泰保险总资产为93亿元,两者相差6倍,堪称“蛇吞象”式收购。
自然,这离不开诚泰财险背后的金主——紫光集团,其旗下拥有紫光股份、紫光国芯等上市公司。
不过,频频大手笔也让外界有审视之声,有业内人士认为,保险业务与紫光集团半导体业务协同基础不多,行业间隔较大,入股或有优化现金流的考量。
据媒体报道,2020年9月,紫光集团认购大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专项产品,然后通过投资专项产品15亿元间接投资了紫光股份。但此举引发有关部门关注,产品公布不久紫光股份便宣布了终止。
2020年四季度,紫光集团多只债券违约,2021年7月开启重整。一系列变故,对幸福人寿影响几何,还有待时间作答。
可以肯定的是,幸福人寿正处关键较劲时刻,抛开大股东纷扰,产品是企业经营根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幸福人寿想要突破困局,唯有夯实品控风控,做好产品体验基本盘,由此抬升确定性。
5
稀缺资源 要把好牌打好
没错,天助自助者。
往期看,作为AMC系的首家保险企业,历经15年历程的幸福人寿不缺风雨历练,亦不缺实力沉淀。
目前,幸福人寿已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22家分公司,253家分支机构。而自2018年以来,国内寿险牌照已是零批筹。同时,监管也收紧了开设分公司的审批。幸福人寿无疑手握稀缺资源。
公司累计服务法人客户7.9万余个,个人客户超1384万余人,产品覆盖寿险、疾病、医疗、意外、财富管理等多领域,并不断探索孵化新兴业务。如紧跟老年人口红利,推出国内首款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产品——幸福“房来宝”,开展“以房养老”试点工作。
更难可贵的是,幸福人寿不忘社会责任。2008年底,公司与华育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华育幸福人寿专项基金,积极支持中国教育、抗震救灾、健康事业,目前共捐助近500万元。疫情期间,捐款捐物累计达30余万元,参与志愿者服务130余人次。
对于未来发展,幸福人寿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业务发展将实现有价值、可持续、稳步增长;投资收益水平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并研究探索寿险公司经营的新业态。今年下半年,幸福人寿将继续坚守价值转型的发展方向,全力以赴达成年度各项经营目标。
显然,幸福人寿仍有勃勃雄心,也不缺实力底牌、孵化新牌。
诚然,企业发展从来都非坦途,解决一个积弊、越过一个山丘就成长一次。排难克险的较劲时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能持续锐意进取、高效实操、精准创新,把好牌真正打好,拨开云月也未可知。
会是幸福人寿么?
本文为首财原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