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菊 人淡如菊
作者 苏新平
人生的最高境界,
就是个“淡”字。
人淡如菊 ,人生若菊。
淡薄名利,淡然处之。
人心如水,水澄如镜。
水流归海,心如浪花。
做一朵盛开的菊花
人淡如菊: 象菊花那样淡泊名利;
人淡如菊:象菊花那样高风亮节;
人淡如菊: 象菊花那样淡定、执着和沉稳;
人淡如菊: 象菊花那样不畏严寒和霜雪;
人淡如菊: 象菊花那样没有傲气但有傲骨。
人淡如菊:象菊花那样不屈不挠,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人生若菊。写菊、画菊,执菊舞秋风。
人生若菊,人淡如菊。
人要活成一朵菊花。
不争艳,却惊艳!
菊花,在我们的心目中,
赋予了生命的力量和源泉。
让我们用身心去了解它,
认识它,走进菊花的世界,
与菊花结缘,以菊花为美!
我们是菊花的国度。
赫赫中华上下五千年,
从春秋战国时的屈原作《离骚》
九月重阳“吃菊花酒”;
从秦皇汉武时的赏菊雅会;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赏菊盛行;
到唐宋就有了九九重阳赏菊节。
这时的菊花传入了亚洲、欧洲,
中国已成为世界菊花的
中心和发源地。
古往今来,看今朝!
菊花灼灼,独步古今。
在那九九重阳,赏菊的季节。
在那明媚的秋阳下,
我站在石家庄市
人民会堂的广场上,
我看到满园尽放黄花似金。
我看到伟人毛泽东高大的雕像前
摆放着一簇簇盛放的菊花,
金灿灿,光闪闪,惹人喜爱。
我拿着手机把秋菊聚焦拍照,
映在我的脑海里,添入胸中,
胸中成菊,心菊盛放!
此时此刻,我情不自禁,
浮想联翩,想到了毛泽东主席。
在1929年的重阳节,
36岁时登上杭城临江楼。
放眼望去,菊花怒放。
心情如秋日的晴空,
挥豪写下了《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尽,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伟人笔下的重阳菊花,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万里霜天,层林尽染!
江山多娇,风展如画!
此时此刻,我感慨万千
面对多情多义的菊花,
用我手中的画笔,
去描摹它、点缀它、勾勒它!
即兴泼洒,巧施色彩,
饱蘸浓墨,大胆勾皴,
朵朵花瓣一一勾来,
线条流畅有力,一气呵成,
笔韵墨趣浑然一体。
写出层层朵朵簇拥的菊花来。
这是多么的痛快淋漓
使人陶醉在秋菊芳菲之中。
这时,我感到满园秋色情意缠绵,
广场上的菊花盛放,丰富多彩,
赤、橙、黄、绿、青、蓝、紫,
在秋阳光芒的照耀下,轻轻开放。
在花卉园艺师的手中,
又有大菊、中菊、小菊纷纷沓来;
又有悬崖菊、接木菊、
吊菊等等,品种之多……。
而且形态、形状变化万千。
有单瓣、重瓣之分。
有抱心、露心之分。
有的似球形,有的似盘形,
在这方圆之间,你我之间,
上下之间变化多姿。
这时高照的秋阳,
渐渐地从空中降了下来。
快要落在我的头顶上了,
不一会儿斜阳的余辉又慢慢的
洒在菊花的笑脸上。
菊花一朵朵一层层
向着游客,有序抒展开来,有:
尖瓣、圆瓣、筒瓣、单瓣
缺瓣、刺瓣、折瓣、团瓣、
卷瓣的
菊花盛放:热情洋溢,
会意的从花心开放,
拓开了中间的花瓣,
洒向了边缘的花瓣,
由中心向四面八方幅射出光和热。朵朵菊花乐呵呵地从抱心卷曲中打开伸放、翻动、飞舞。
散发出诱人的姿态,
和阵阵浓郁的菊香。
苏新平敬录毛主席诗词《采桑子重阳》
在长安公园赏菊
菊花是那样的高洁、隐逸;
是那样的真诚,淡薄名利;
又是那样的高傲,不畏风雪严寒。
它是吉祥、幸福、长寿的象征!
它让自己快乐幸福的开放,
它让自己都有着自己的花语!
红色的菊花:
是真诚爱你,热情洋溢;
深红的菊花:
是爱情、是娇艳妩媚;
紫色的菊花:
是天真无邪,浪漫和神秘的爱情;
粉色的菊花:
是甜美、温柔纯真、期待着爱情;
黄色的菊花:
是简爱高尚的品格,是飞黄腾达;
绿色的菊花:
是健康、清新,是生命的希望!
白色的菊花:
是真实坦诚,贞洁素雅,美丽!
………。
菊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
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
菊花开时方是秋,
菊花是秋天的象征。
菊花开在每年的九月,
九月也称为菊月。
“九”与“久”谐音,
菊花也用来表示长久、长寿。
据说三国时的魏帝曹丕,
送给钟繇一束菊花,
以助“彭祖”活了八百岁。
因此古代把菊花作为长寿的象征。
在魏晋南北朝时修仙求生的风气,
使菊花大放异彩,文人雅士吹捧。
陶公,陶渊明爱菊 作诗抒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被称为“陶菊”,“花中隐士”。
李白: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苏轼:菊花开时即重阳。
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这些文人雅士、达官贵人、
民间百姓对菊花的喜爱和认同,
促成了重阳节赏菊、插菊之风;
促成了饮“菊花茶”,
喝“菊花酒”;吃“菊花肉”;
“菊水上寿”,民间之习俗。
在花鸟画绘画风韵里,
把菊花和鹌鹑画在一起,
寓意“九世居安”;
把菊花和松柏画在一起,
寓意“松菊高存”长寿也;
把菊和蝈蝈画在一起,
寓意:“官居一品”。
在古人钟会作的《菊花赋》中:
夫菊有五美焉。
黄花高悬,准无极也;纯黄不杂,
后土厚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
冒霜吐艳,象劲直也;流中轻体,
神仙食也。
菊花开在秋季,是傲霜之花。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百花开在明媚春光的时节。
菊花是在百花凋零之后盛开,
不与百花争奇斗艳,
此景此情,意趣无穷。
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里,
早就结下了不解其缘。
秋艳、秋色、秋菊,
秋季、秋风、秋阳,
秋菊格外显得灿烂妩媚
独领风骚,独自盛放。
宛若秋霞,清丽脱俗,
美不胜收,妙不可言。
又宛如秋水凝彻,不染纤尘。
但见菊花开处,秋色潋滟,
遍地黄花,煜煜生辉。
满园里的菊花,可谓:
姹紫嫣红,娇艳欲滴,
动人心菲,令人可鞠。
秋日开放,菊有黄华。
华丽、华彩、华章、华表!
是秋日之大美,
是秋日之精华!
在秋阳里,
光风霁月,胭脂如水。
袅袅婷婷,娜娜依依。
从容淡然,气韵天成。
如绝代佳丽之美妙!
它冰清玉洁,虚灵开阔,
情聚一色,意境悠远。
悠远无尽,清秀神韵。
隽美多姿,凌霜独步,
西风不落一身骨。
以花喻人,人花相映。
金秋十月,三生有幸。
菊酒当歌;吟菊作赋;赏菊作画。
吟菊之雅,赏菊之乐,陶菊之美。
田园风光,腕底秋香。
那不就是红楼大观园里,
曹雪芹笔下的十二首菊花诗吗?
“忆菊、访菊、种菊、对菊、吟菊
画菊、问菊、簪菊 、菊影、菊梦
残菊”。
那不就是诸葛亮先生
故里开放的菊花吗?
朵朵菊花迎着秋风,
绽开张张笑脸与宽阔的胸襟,
不卑不亢,淡定坦然,
这里没有花前月下,
这里没有花容月貌,
这里只有诸葛亮与黄玉英
在隆中隐居隐种耕读。
这里方佛还有隆中对的家国情怀,
这里方佛还有教子的治理明言: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他象菊花那样“菊有黄华”,
灼灼其华,之子于归。
他是清秀、高洁、隐逸,
荡漾着智慧的心灵。
秋阳的余辉洒在金色的秋菊上,
公园里广场上的菊花
好象和观花的游人一样,
在金色的斜阳里一起拍照留念。
这时的菊花象是路人也是归人,
在落日的余辉里迟迟不肯离去。
“朱砂红霜、胭脂点雪、瑤台玉风、轻练千鸟、绿水秋波、白鸥逐波、
残雪惊鸿、白玉珠帘、玉楼人醉、
冰心在抱、玉壶春、汉宫秋、故城风貌、如意金珠、旭日东升……。”
这些菊花美不胜收,
使人流恋往返 去不归。
忽如一夜秋风来,
白霜严寒从天降。
家园凝露现冬意,
重九秋菊照晨光。
寒蝶飞舞丛中笑,
晚艳悠然见南山。
细叶绿素雕清翠,
抱卷佳色浅淡黄。
今朝有酒今朝醉,
一枝独秀在秋香。
菊月秋色花正浓,
西风霜白清气生。
家国园圃蕊灿黄,
赏菊插菊抚花影。
满栏篱外开金光,
烂漫香风旭日升。
九九长空艳阳天,
彭祖八百执菊还。
人淡如菊。淡薄名利与世无争。
人心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鲁迅先生说:一滴水用显微镜看,
也是一个世界。
当一颗心被欲望添满了,
就看到了人性的真实一面;
当一颗心变的安静了,
就看到了人性的回归;
当一颗心浮躁了,
就看到了生活;
当一颗心变冷了,
其实是对生活的失望了;
当一颗心迷茫了,
往往是一个人遭到了低谷;
当一颗心有了阳光和温暖,
是被善良感染了,
还懂得自己发光。
人生百态,皆有心生。
心淡如水,一直流下去。
其实是一种“海纳百川”,
的气度和信念的力量!
生活即是美,
美即是生活。
生活不是完美的,
但不代表不美。
人生的最高境界,
就是一个“淡”字。
让我们象菊花那样,
人淡如菊,活着象一朵菊花。
在纵横交错的时光里开放。
在风雪严寒冰霜里盛放!
寒露深重,孤芳独隐。
让我们象菊花那样,
具有隐者之风;
清寒傲霜;
淡泊宁静不争春!
让我们象菊花那样 ,
心镜澄明淡如水,
让我们象菊花那样,
任凭风雨浇打,霜雪扑面,
依然岿然不动。
让我们象菊花那样,
迎风而立,悠然芬芳!
让我们象菊花那样,
开放在每一个秋天里,
爱在秋阳秋风秋霜里。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相逢不用归忙去,
明日黄花叠池愁。
南飞的大雁啊……
北国的风光依然明媚,
飘零的梧桐啊……
秋日的阳光依然的和煦。
看啊!来吧!
菊花开了 ,开了!
开放在重九里。
爱吧!爱吧!该爱就爱吧?
不要羞涩、不要犹豫、
不要彷徨、不要惆怅。
伴着流年的岁月,
听着春花秋月的故事,
去饮那菊花美酒,
把酒祝东风!
在这美好的时光里,
菊花盛开的季节里,
让我们走进菊花的世界,
与菊花为伴起舞。
让我们在这四季轮回的天道里,
去做一朵轻轻开放的菊花;
去做一朵淡淡宁静的菊花;
去做一朵清清傲霜的菊花!
宁可抱香枝上老 身随明月舞秋风
在平山云太行
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秋季虫鸣 秋书、秋韵。
在张北草原
在库伦淖儿 天鹅湖畔
秋香
在草原万亩花海
在长安公园广场上赏菊
在平山狮子坪度假村
作者 苏新平
毕业于河北大学。河北书画诗词研究院院士、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天香书画院院长等
图文作者 苏新平 责编 常小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