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我们今天分享的是李可染先生一九六四年为纪念建国十五周年以国家领导人诗词为背景所作的画册。
李可染一九六四年作画册首页
画册首页,李可染先生写道:李真同志指正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一九六四年建国十五周年庆 敬画国家领导人词意册 可染。
李真为开国少将李真将军(1918年-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江西省永新县人。在共和国老一辈将星中,由放牛娃出生,只读过九个月私塾而成为将军、书法家、诗人的李真将军独放光彩。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5年从总后副政委岗位上离休后,潜心书法和治印。李真将军在书法创作上硕果累累,出版过多本书法集,办过多次个人书法展览。他的书法被评价为“既有叱口风云效忠疆场的英武精神,又有潇洒儒雅、含英咀华的文彩流美”。可能正是这种对艺术的共同追求,使得李真将军与李可染先生相识相知,李可染作画册还邀请李真将军前来“指正”。
图为1983年3月李真将军(右)与李可染先生(左)亲切交谈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是国家领导人在1935年创作的名作---《忆秦娥·娄山关》中的一句词。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娄山关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处天险,此处战役关系着红军的生死存亡。
全篇的译文为: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此词写于1935年2月,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国家领导人的领导地位,会后由三位国家领导人组成了军事指挥小组。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昌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国家领导人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
2月25日凌晨,红军向娄山关挺进,在红花园与黔军遭遇,黔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猛烈攻击,傍晚时分终于把这座雄关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队顺利通过,迈向胜利的前程。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所以国家领导人心情无比激动,在战斗结束不久即挥笔写下此词。
李可染一九六四年作画册
画中,景物纵向展现,重山叠积,参差错落,雄奇壮丽。红军队伍沿狭窄山路从左往右横越画面。李可染先生成功地将国家领导人诗词中的革命豪情与浪漫色彩视觉化。全幅结构规整,笔墨精严,气象万千。画上题国家领导人《忆秦娥·娄山关》中词句,李可染先生重现与歌颂了红军娄山关一捷的军事壮举,也是向国家领导人表达敬意。
李可染一九六四年作画册
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具有浑厚的面貌,浓烈激昂的笔墨韵味,独特的重墨与光效是他山水画的典型特征,自然山川在他笔下律动,这取决于他独特的绘画语言,“黑”“满”“倔”是他作品的特色,他善于运用的“积墨法”,却并不显呆板,反而体现出流光浮动的透亮感。他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
李可染一九六四年作画册
“雨后复斜阳”是国家领导人所作《菩萨蛮·大柏地》中的一句,意为风雨之后又见夕阳,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胸怀。画中两人携手在苍柏下静看层山叠障,气定神闲,给人希望。李可染先生将画面的明暗关系处理的炉火纯青,层山高耸入云,却给人毫无压迫之感。
李可染一九六四年作画册
李可染先生对画面的构图极具创新性,画作的构图、题字、盖章他都认真考虑周详,意在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他提倡中国画最重要的构图方法是“以大观小,小中见大”,擅于处理画面的局部关系,虚实和阴暗。如这张画作,房屋、桥梁、树木和瀑布多以正面示人,以浮雕式手法处理景物和空间的层叠关系。远山连绵不绝,意指“层林”,山上树木与山体颜色呼应,为“层林尽染”,画面左侧的瀑布则毫无疑问成为整幅画的亮点。
李可染一九六四年作画册
正是由于李可染先生对光与墨变幻的不断探索,他作画时用墨绵密而丰富,刻意经营在画中已经消失不见,甚至流露出情怀,营造了崇高的氛围,高超的感染力和厚重的历史感。红军走过的山路与浓郁的积墨产生明快的对比,近景山峦用墨色描边,勾勒出线条,山势迎面压来,远山无树,浑厚深邃,而愈近山巅却豁然开朗起来,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山色空蒙中蕴含静默灵动的美学思想,这一切让观者切实感受到红军长征之难,赞叹祖国的山河壮丽,澎湃之情流淌在心间,不由自主的被带到他的艺术世界中去。
李可染一九六四年作画册
李可染先生的这本画册仿佛让我们重走红军路,带我们回到娄山关一捷后的某个夕阳:天亮复天暝,红军经过一夜又一天的急行军,早已过了险峻的关口,击败敌人,占领了娄山关,把困难和艰险抛到了身后。一天激战后,遍地硝烟,血流成河,英勇的红军战士倒在了战场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娄山关的崇山峻岭,而红军的旗帜在烈烈西风中飘扬,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地鲜红。画作左下方两人伫立于娄山关之巅遥看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莽莽苍苍,如大海一般深邃,而黄昏的夕阳渐渐落下,剩余的一抹霞光如血一般映红了天际。一股雄壮的气概萦绕于画中。
李可染一九六四年作画册末页
李可染先生的书法用笔灵活多变,气韵生动,意趣酣畅,体式跌宕。画册末页,李可染先生将整首词的后半阙用其遒劲的书法呈现,既与画册首页做到首尾呼应,又很好的将整本画册的精髓点题。历史题材的绘画本身不仅需要画家在表现语言上的颠覆和强烈表达,同时要有高超的技巧保证付诸,而这本画册更加要切合主席诗词的弘大气魄,显然李可染先生在这几方面处理的游刃有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