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93年三峡移民:湖北农妇拒不搬迁,儿女被迫住校,儿子高考失利

0
分享至

1992年10月,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杨贵店村,在70多岁的老党员谭得训带领下,全家老少拆掉了他们最重要的4间大瓦房,搬进了临时帐篷。

随后,挖土机在被拆成废墟的宅基上重重落下铲子,新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第一铲土,就从这里挖起。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建筑工程上的难度,却只占整个三峡建设计划的九牛一毛。

三峡最难、最重要的工作,乃是谭得训之后,整个库区重庆、湖北两地,史无前例的上百万名三峡移民浪潮。

谁知就在作为三峡起点的秭归县,有一位普通农妇,在全县的滚滚洪流之中,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异类”:直到三峡大坝合龙蓄水,她也没有离开故土,仅仅是搬到了水淹不着的高坡上。

在当地村庄,这样的人家只此一户。是什么原因,让她做出了和所有人相反的选择?

库区遗民

1993年8月,国务院发布三峡工程移民条例。

经过三年准备期,1996年4月1日起,秭归县新滩镇桂林村的村干部们停下往日的手头杂务,全身心投入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将颁布的第一批外迁名单落实。

虽然这批名单上总共涉及村民约有800多名,村干部做起工作来却并没有费太多力气。

这要得益于国家的两手策略,一方面为了减少将来受淹损失,早就对三峡库区的各种投资进行了限制,另一方面为了鼓励村民搬迁,不仅有拆迁补偿款,还对主动外迁的村民提供额外奖励。

许多村民承诺,只要等到今年的庄稼收完,就会加入已经在安置点打好前哨的亲戚们。

这个目的地就在长江下游120公里的董家镇。当年6月1日,村民们终于正式动身,收拾好家中所有木柜米缸这些值钱不值钱的家当,抬上了顺江而下的小船。

等到村干部将这些人的姓名与名单逐一核对,却发现有一户人家还守着老宅,连一根稻草也没有搬动。

这户人家叫做熊云建,但在拆迁这件事上说话管用的,是他的妻子张秉爱

张秉爱一开始就没有选择外迁,而是选择了另一种安置方案“后靠”。

所谓后靠,就是在政府补偿帮助下,将房子改建到三峡水库淹不到的地方,将来的工作和农地,主要仍然在当地解决。

由于三峡高水位将会淹没两岸规模空前的耕地林地,大量后靠村民容易造成人地关系紧张、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然而有一样东西的诱惑力,让张秉爱实在无法拒绝。

原来当外迁的人家都搬走后,他们就纷纷将留下的承包地直接转让给了后靠的张秉爱,扳起手指算算,足足有20多亩上好的良田。

三峡大坝造好当然不可能是一夕之间的事,距离蓄水中间还有好几年的时间。

张秉爱一想到这么多好土地上要长几年的野草荒着,心就痛得不行,还不如都种上桃树之类的,只要趁着水位没上来,能赚一点是一点。

张秉爱自出嫁以来,就在地里干着农活养活全家,十多年来,她只做这一件工作,也只会这一件工作,除了种地之外,她想不出别的谋生手段。

外迁的村民也面临这种困境,曾经有人想拿着拆迁款改行做生意,最后却亏得血本无归。每次当张秉爱听到这些人的诉苦,她就愈加坚信,自己“挣不了城里人的钱”,而“农村人只要辛苦些,过得也不会比城里人差。”

可是张秉爱这个看似合理简单的要求,却意外地费了好几年周折。

农妇的烦恼

桂林村干部于是先继续着手处理外迁户的工作,把张秉爱的问题,留到第二批移民的时候再一块解决。

张秉爱得以继续在老屋里生活了整整6年,照顾二十亩地让她格外劳累,收成也让她觉得格外值得。

可是三峡工程的进度,终究还是来到了第二批移民马上也要动身的时间。175米水线以下,只有张秉爱一家将会原封不动,而这会造成整个桂林村的搬迁验收,以失败告终。

村干部开始急眼,一波又一波反复上门,劝说张秉爱早点搬家为好。

张秉爱当然知道三峡如此重大的工程,不可能只为了她一户人家就无限制搁置下去。这6年来,她也不是没有起心动念,早点往高坡处搬迁。

问题的关键就卡在一个地方:张秉爱为了方便照顾自己家田地,就在附近的坡上选中了建造新家的地方,她宁可不要国家给的补偿款,只要求政府帮忙把地平整一下,到时候再给接上水电。

但是在村干部来到实地考察后,发觉要平整这么一块巴掌大的斜坡,难度和费用都有些难以承受。于是他们建议给了另一块更方便建房的地方。

可是那块地方,却距离张秉爱照管的田地路途比较远,张秉爱不堪往来挑水施肥还要走过崎岖的山路,便拒绝了提议。

头痛不已的村干部开始有些埋怨张秉爱,责怪她非要选择后靠:“你选的地方就这么个条件,你自己想办法建房,要不你就外迁,如果到时候你不迁,我拖也要把你拖到这来。”

虽然这么说,验收队在2002年6月份就要过来,175米水位线之下是不允许还有活人居住的民房存在。

不管村干部和张秉爱再怎么怀念故土,也不得不面对事实,自明清时期开始一直熙熙攘攘的桂林村,如今已是满目废墟,只剩张秉爱一家还会升起做饭的烟火。

村上的学校也早已搬迁,张秉爱的儿女们被迫住校读书,但他们坚强又有点固执的母亲,依然一次又一次拒绝着村干部的各种劝告。

相处了几十年的村干部第一次发觉,这个在村里向来以要强闻名的女人,竟然如此难打交道。

苦难养成坚强的性格

在张秉爱和村干部的谈判过程中,作为家中的男主人,熊云建的声音似乎微弱得可以忽略不计。

这种当地少见的“男主内,女主外”家庭分工,也许是形成张秉爱执拗性格的原因,但也是熊云建自身条件的必然结果。

熊云建自小患有腿疾,和张秉爱也不是青梅竹马,本来娶不到这么能干的媳妇。

可是在张秉爱的父母看来,这个熊云建却有着两大优点。

张秉爱的父母家,在新滩镇更高的山上,而熊云建家却在山脚,靠近长江。

在改革开放之前,山脚具备可以利用长江水道的天然优势,桂林村民的收入,甚至可以达到山里人家的十倍左右。

第二个优势则是熊云建身后那巨大的宗族。熊姓,正是千年前屈原忠心侍奉的楚国王姓,秭归可谓是熊氏大本营,人丁兴旺,不易遭受欺负。

这两点巨大诱惑,让二老不惜棒打鸳鸯,不顾张秉爱已有心上人,强行将她嫁到了熊云建家。

大喜之日,张秉爱在家中独自张罗了足够招待20桌客人的玉米饭,然后又独自前往夫家成婚。

熊家公婆心知这媳妇乃是亲家赶着自己送上门的,对她也就不太瞧得起,送到张秉爱家中的嫁衣,不过是一件便宜衬衫和一条短脚裤。

面对如此羞辱,张秉爱没有大哭大闹,而是冷静地收起了自己准备的好衣服,穿着这破衣烂衫来到夫家行礼:“反正这种日子,丢脸丢的也是婆家的脸。”

如今,张秉爱几次三番和村干部较劲时,那不服输的脾气,便和结婚时如出一辙:反正她不搬家,因为通不过验收发愁的,也只是村干部们。

其实张秉爱也绝非蛮横刁钻,不知分寸的泼妇,相反的是,多亏有了这么一个勤劳持简、内外操劳的媳妇,熊云建才过上了像模像样的日子。

熊云建兄弟姐妹众多,从父母那里只能分到一亩地,硬气的张秉爱还是没有抱怨,领着丈夫就上山开荒去。

在田地里平土、播种、浇水、锄草、收割,在家里劈柴、洗衣、照顾丈夫,所有重活累活张秉爱一手包办,熊云建只需要帮个忙、送个饭而已。

熊云建深知娶到这样的妻子,完全是自己撞到了大运,对妻子是言听计从。原本毫无感情的两人,渐渐组成了儿女双全的幸福四口之家。

坚强又要强的张秉爱,曾经几次因为劳累流产,失去了三个未出世的孩子,其中有一次竟然还是在一趟回娘家的路上、自己的老屋前。

张秉爱回娘家不光是思念父母,有时候农活实在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也只有娘家的父亲和哥哥可以指望支援几天。

“人家哪个不说我苦,可我觉得不苦不累,哪怕累得没办法,累的要死,累得晕了,站都站不稳了,心里还是想着两个孩,人家说我嫁了个没用的男人,我偏偏要把男人、孩子都照顾的好好的,一家人团团圆圆的。”

而在张秉爱的概念里,母亲已经去世,一旦离开家乡外迁,自己将难以再见到日益老去的父亲和感情深笃的哥哥,是不能算作团圆的。

无奈搬迁

水火无情,随着1997年11月8日三峡大坝合龙蓄水起,滔滔长江水位就开始逐年上涨。

自然规律不是可以谈判的对象,虽然村干部拿执拗的张秉爱没有办法,但眼看长江浪花一天一天逼近自己的脚跟,时间已经不允许张秉爱还流连在邻居们转让的果园里日夜操劳了。

等到江水推倒老屋围墙,村干部的拆迁验收自不必说失败收场,张秉爱家中几年积蓄也将一无所有。

在验收快要到来的最后关头,村干部保证,只要张秉爱写了宅基地申请书,并靠后搬迁,“只要你棚子一搭,我给你联系挖掘机平地,再给你架两根电线杆,把电拉过来。”

当天晚上,在早已断电的老屋里,借着微弱的烛光,张秉爱写下了申请书,随后举家在自己选定的菜地附近搭了个简易窝棚。

子女仍在住校,只有夫妻二人守着田地和小小的木棚,忍受着没水没电、宛如流浪汉一般的生活。

2003年2月,等待已久的长江水终于张开血盆大口,吞没了熊云建老宅,和邻居们留给他们的土地。

2003年是个令张秉爱打击连连的年份,自小品学兼优、不要自己操一点心思的儿子熊昌文,也许是因为搬迁事务造成的纷扰,竟然在高考中失利,没能考上大学。

懂事的昌文拒绝了母亲希望他复读的想法,因为不愿意再给家中增加负担,他报名参军去了新疆服役。

而张秉爱夫妻在自家田地整整住了一年棚子,也没等来许诺的“挖掘机平地,架电线杆拉电。”

好在村干部总算把后靠的4800元补偿款还是发了下来,夫妻二人捏着这笔最后的家当,买下了公路边几个破砖烂瓦搭建的窝棚,总算重新过上了有电的现代生活。

可惜新“家”地势比田边又高出了不少,无法引水,张秉爱只能每天挑水生活。

2022年张秉爱回忆往昔,如果她当年选择外迁,至少今天不会面临如此的住房窘境,在政府全方位的照顾之下,败坏拆迁款的移民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过上了安逸平淡的生活。

秉爱的心愿

儿子熊昌文从队伍退役之后,曾经前往广东打工赚钱,随着他一点一点往家中汇来的款项,张秉爱终于可以把盘算多年的建造新房开始落实了。

因为自己的执念,要让儿子多受这么多累,张秉爱这几年心里说没有一丝后悔,那是假的,“如果当初同意外迁,日子会不会更好呢?”

这个问题,张秉爱在心里问了自己无数遍,甚至面对前来采访自己的记者,也没有加以掩饰。

事到如今,却是没有任何退路留给自己走了,好歹张秉爱还是和以前一样勤劳持家,子女们也个个继承了父母老实本分的个性,从不怨天尤人,默默埋头赚钱。

如今,熊昌文在上海工作,女儿熊灵芝也早已成家,在新滩镇上跑运输,这一大家子虽然辛苦了一点,日子倒也是一天一天往好的方向走。

子女不在家的时候,夫妻两人得空会坐在水库边看着上面的渡轮,小小地谈个心。

“我就是要活得好好的,我要好好照顾我的男人,我的两个孩子,虽然我平平淡淡,但我要留下好名声,我要一家子团团圆圆,希望我的两个孩子将来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些愿望,显然不是幻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问题开始严重了,国家队都开始抛盘了!

问题开始严重了,国家队都开始抛盘了!

翔哥说地产
2024-06-30 18:24:41
突发讣告!他因病去世,年仅49岁

突发讣告!他因病去世,年仅49岁

鲁中晨报
2024-06-30 16:23:11
在苏州事件上,看清司马南的本色

在苏州事件上,看清司马南的本色

关尔东
2024-06-30 13:50:53
中央审计:27县强行将村集体财政补助14.66亿元用于还债或出借

中央审计:27县强行将村集体财政补助14.66亿元用于还债或出借

不掉线电波
2024-06-30 17:04:58
乌克兰国防部正式宣布摧毁了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俄太空通信中心

乌克兰国防部正式宣布摧毁了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俄太空通信中心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4-06-29 15:47:28
投票开始!马克龙处境不妙

投票开始!马克龙处境不妙

直新闻
2024-06-30 20:59:01
吴艳妮12秒74夺冠+创造4大纪录:比心庆祝,林雨薇第2夏思凝第4

吴艳妮12秒74夺冠+创造4大纪录:比心庆祝,林雨薇第2夏思凝第4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4-06-30 19:20:52
2天8个瓜,四字顶流塌房,黄晓明疑似恋爱,关晓彤被罚,出轨离婚

2天8个瓜,四字顶流塌房,黄晓明疑似恋爱,关晓彤被罚,出轨离婚

兮说戏说
2022-05-27 22:56:54
舒梅切尔:我踢了23年足球也不懂规则,1米内跑动中手臂怎么放?

舒梅切尔:我踢了23年足球也不懂规则,1米内跑动中手臂怎么放?

直播吧
2024-06-30 16:44:09
长城饭店已暂停营业数月

长城饭店已暂停营业数月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06-30 16:37:04
女网友评论区催更“你不拍戏我不开心”,遭陈坤回怼后哭诉被霸凌

女网友评论区催更“你不拍戏我不开心”,遭陈坤回怼后哭诉被霸凌

可达鸭面面观
2024-06-30 17:00:48
3人组织失足女卖淫,还实行考勤管理,分工巡逻望风,获利颇丰

3人组织失足女卖淫,还实行考勤管理,分工巡逻望风,获利颇丰

汉史趣闻
2024-06-30 17:31:04
李艺飞争议事件,学术界集体沉默是巨大悲哀

李艺飞争议事件,学术界集体沉默是巨大悲哀

关不羽
2024-06-30 18:35:19
这次,被保安砍杀的夫妻,“底裤”被扒光!网友:两人不值得同情

这次,被保安砍杀的夫妻,“底裤”被扒光!网友:两人不值得同情

文雅笔墨
2024-06-30 19:37:05
腾讯外包员工离职晒亿元存款截图,工作是体验生活?

腾讯外包员工离职晒亿元存款截图,工作是体验生活?

闲醉山人
2024-06-30 18:22:36
保安砍死2名业主后续:女业主先动手辱骂,一句话激怒他起了杀心

保安砍死2名业主后续:女业主先动手辱骂,一句话激怒他起了杀心

180°视角
2024-06-29 16:40:45
特朗普完全赞同:核灭绝中国是未来之路!

特朗普完全赞同:核灭绝中国是未来之路!

雪中风车
2024-06-30 18:43:07
我的立场就是不当肉喇叭,不唱赞歌

我的立场就是不当肉喇叭,不唱赞歌

关尔东
2024-06-29 15:50:58
河南巩义一火箭坠落爆炸,当地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村民:发射前已提前疏散

河南巩义一火箭坠落爆炸,当地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村民:发射前已提前疏散

极目新闻
2024-06-30 18:42:06
今天起,正式停止中国服务!

今天起,正式停止中国服务!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4-06-30 19:17:14
2024-07-01 02:56:49
凌瑶读史
凌瑶读史
历史是一幅画,时间是画纸
5182文章数 135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英格兰本届首次落后 施兰茨3球登顶射手榜

头条要闻

英格兰本届首次落后 施兰茨3球登顶射手榜

体育要闻

“意大利很弱”,不再是错觉了

娱乐要闻

白玉兰明星反应精彩 胡歌获奖唐嫣激动

财经要闻

A股上半年人均亏损1.2万 你亏了多少?

科技要闻

河南火箭坠落爆炸?商业航天公司回应了

汽车要闻

小鹏MONA M03 7月3日首发 15万紧凑级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冷知识:东北雪糕才是最早的网红雪糕

旅游要闻

突发!上海出发豪华邮轮,男子翻越栏杆后落海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公开课

连中三元是哪三元?

军事要闻

白乌边境局势紧张 白俄官员称已准备好应对任何挑衅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