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 共享改革红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当头炮”。简政放权就是政府“失去”权力的过程,表面看起来是“丢权,失利”,实则是用政府的“一时之痛”换人民的长远之利,提升了政府服务效能,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因此,必须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工作,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为群众“解了绊”。群众满意度是工作的最高标准,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然而当前部分地方部门将权力“把着不放”,要求开具各种“奇葩证明”,让群众几乎跑断了腿;反观成都市,取消、下放村、社区的审批事项,将近三百项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15项,并将群众的信息直接存储在后台,简化审批材料,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成都市的做法正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直接体现。必须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工作,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让利于民,不断提升群众的办事体验。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为企业“松了绑”。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主体,只有减轻企业负担,才能激发企业创新动力,让市场活力竞相迸发。广州市通过串联改并联,限定审批权限和审批时间,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江苏南通成立行政审批局,推行“一枚印章管道底”改革,减少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由此可见,简化办事流程,去除不必要的审批事项,才能企业事不再难办,腿不再跑断,营造规范有序的营商环境。因此,政府要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让企业有更大的自主权,在市场上迸发出更强劲的发展生机。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为廉政“强了身”。过去行政审批手续繁杂,材料多,周期长,效率低,不仅制约市场活力,还容易导致权力寻租、滋生腐败。为此,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向市场和社会放权,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停征、减免一大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同时各地也纷纷出台新举措,如上海浦东新区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和“证照分离”改革,提高了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减少权力寻租的可能,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简政放权解决了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根本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一目标,优化便民服务无疑是高山之基、铺路之石。政府必须敢作为、善作为,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用实实在在的成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1
2
3
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