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吱…”
“人生已经沦落到仅剩几个数字。几个数字就可以道尽人生。”这是散文家吴鲁芹在文章《数字人生》中开头的感慨。
站在岁月转角往回看,时光缝里的年华唯有几个数字在罅隙中跳跃,“人与数字,总有许多怪事”。
如果用数字去标注挖掘基这一生,延伸过去又连接未来的交点自然跳不开1990、2022、2045、2070这几年。
01 1990年
风起青萍之末
1990年,一切仿佛在酝酿开端,上交所敲响开市第一锤之际,挖掘基来到世间,是爷爷亲自教她读“12345”,带她初识数字。
那一年爷爷一月领到168元的工资,够一家五口紧凑生计;2021年,爷爷银行卡里每月到账5000元退休金,成为了全家最幸福的小老头。
那时咿呀学语的挖掘基自然意识不到,往前快进三十年社会的变化会有多大,爷爷的老年生活后人注定无法复刻。
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老龄化人口占比从1990年的5.6%上升至2021年的14.2%,正式进入老龄社会,年轻人与老人之间的赡养比翻倍增长。
无论你是否愿意,我们的社会都正在变老,正如每个人在一分一秒中走向老年。
身处其中,我们将目睹史上规模最为庞大、最为壮阔的财富转移,也将目睹那些在夹缝中的“老龄”问题,必须承认,这便是生活的真相。
然而草蛇灰线,总留线索可寻,国内养老“三支柱”的构想早在90年代初就已发源。
1991年,国家便提出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即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养老。
90年代一晃而过,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始终未能真正建立起来,挖掘基听着儿歌,一点一点长大,就这样作别旧世纪,步入新时代。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
02 2022年
赶上一波浪潮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
都说对于一个年轻人而言,一辈子赶上一波浪潮就十足幸运。2022年,拽住年轻队列的尾巴,挖掘基赶上了潮流。
等待三十余载,2022年11月4日,一个周五的盘后,四令齐发,“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终于落地。
当月,证监会确定并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名录与基金销售机构名录,为个人养老金账户专门设计的“Y份额”基金面市。
随后个人养老金先行城市和地区也进一步确定,31省份的36城入选,个人养老金时代自此正式开闸。
一时间,带着身份证去银行开个人养老金账户成为潮流。银行与人社部的系统连接,可以一并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两个账户开立后,可向资金账户缴费,年缴纳上限12000元,缴费即可享受税费优惠,用于购买公募基金、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等。
要不要去开户参加呢?还有23年退休,目前税前月收入为1.8万,擅长数字的挖掘基算过一笔账。
如果按照1000元/月定投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年化收益率假设为8%,退休后这笔投资按3%档扣税后累计可得约为73.92万,本金部分可减税费约为11.59万元,相当于平均每年约省下一部5000块的手机。
那如果不参加个人养老金,虽然每月无法享受税收优惠,但每月手上会多出(定投个人养老金的1000元-相对参与个人养老金多交的税),将这笔钱按照无风险利率3%定投到退休,投资后累计可得约为21.77万元,也就是说,参加个人养老金可以多得约52.15万元。
注:假设社保缴纳城市为北京,默认缴纳公积金比例按6%,税前专项附加扣除按0计算。未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为按你的养老金个税优惠额度(月度)减去月个税差额(月个税差额=月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税额-享受税优后对应的税额)作为本金进行月定投,收益率按年化利率3%来计算。参与个人养老金投资为按你的月度个税优惠额度作为本金进行月定投,收益率按你希望养老投资可达到的年化收益率来计算(到期后按3%税率扣除个人所得税)。累计可得资金均按个人养老金在退休时一次性领取进行测算。计算周期均按自然年度进行。养老基金产品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基金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非试点地区的计算结果为模拟该地区正式启动后的结果,计算所得数值仅供参考,后续会依据政策变动进一步修改计算规则。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些许复杂,但是结果一看便明。挖掘基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
买点什么呢?1978-2018年,40年间工资实际增长率7.7%,理想的养老投资长期收益率不应低于7%。哦,那多少得买点公募基金。
但她想不了太多,也无暇想太多,2045年退休,那就定投养老2045吧,大道至简,这一决定胜过无数复杂的公式计算。
就这样,挖掘基成为了首批“Y星人”。这一年,既延伸过去,也连接未来。
03 2045年
进入另一种状态
2045年是一个平年,是一个牛年,它的第一天从星期日开始。
根据谷歌工程师的预言,人类将于2045年实现永生;根据OECD的预测,2045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25%。
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挖掘基到了可以领取养老金的年龄,结束了辛苦的打工生涯,自此退休了。
关于退休制度的起源,有明确记载的是在周朝,《礼记》中载:“大夫七十而致仕(退休)。”如此看来,中国的退休制度可能存在了3000年以上。
“退休于居”,挖掘基有过无数次的预演和构想,虽然走向衰老自始至终未曾停止,但在赋闲起点这一年格外使人惊措。
挖掘基想起了网上的段子:孩子们长大了,也都赚钱了。大儿子让我去上海住,二儿子让我去北京住。只是,大儿子在北京,二儿子在上海。
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成为了所有人跨入另一种人生状态的统一发令枪。在无措和慌张中,挖掘基打开了那份始于2022年的“独老幸福存折”。
那一瞬间潸然泪下,二十三年间不曾费心打理只是按月定投的养老2045,“比我还要了解我,比我还会照顾我”,自己把自己打理的井井有条。
这是这类基金的特点,以投资者退休日期为目标,基金经理根据人的生命周期,科学地调整组合配置,满足投资者各阶段的风险收益偏好,比如年轻时就提高权益仓位力争收益,逐渐年老便降低仓位控制风险。
这本“独老幸福存折”,成为了挖掘基支撑体面退休生活的秘密武器。
其实身边的人,多少都有这份秘密,毕竟都是曾在2022年追赶过潮流的首批“Y星人”,山前不相见,山后也相逢。
04 2070年
走到人生边上
又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松动的牙齿,花白的头发,迟钝的大脑,这场有迹可循的衰老终于快要走到尽头。
挖掘基时常睡思昏沉,感觉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不知道是年轻时认识的朋友都已逐渐老去,还是人口真的在减少。
当年轻往事呼啸而过, 1990、2022、2045几个年份的数字在眼前跳跃不息。说起这一生啊,无外乎就记得这几年了。
挖掘基庆幸自己上世纪90年代长于海边,看过尽千帆,学会了观察潮水的方向。
潮水的方向是有序的,是能够乘着风破着浪走下去的,是不能视而不见的,是能够到达彼岸的。
因而在2022年那年,她迅速辨清了潮水的方向,跟上了“个人养老金”的第一波浪潮,开通个人账户,选择了养老2045。
此后经年,她带着“独老幸福存折”,看着饱满的数字,能够对外界客套的好意说出一句有底气的“不劳您费心”。
漫长此生,一堆数字为凭。“走到人生的边上,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离开人世了。向后看呢,没有什么伟绩,不过在2022年认识了养老2045。”
与开头同名的还有一首36年前就红极一时的香港劲歌金曲《数字人生》:
“填满一生,全是数字,谁会真正知是何用意;烦恼一生,全为数字,圆满的掌握问谁可以…”
“吱-吱-吱…”
风险提示:1.养老目标基金中“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以上基金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2.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以上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以上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3.基金管理人不保证以上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以上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4.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6.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7.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