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郭齐勇|中国文化“两创”的智慧

0
分享至

标题:中国文化“两创”的智慧

作者: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哲学学院原院长 郭齐勇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2022年11月29日 星期二 第三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两个结合”,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智慧的基本特色、内容、优势及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提供了遵循。具体而言,应重视中国文化的三性:主体性、根源性与开放性。

一百多年来,在中国的土地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近现代文化不断融合。我们的马中西相融合的现代文化是主体性的文化,其根源在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开放包容,因此有了外来的西方文化,尤其是与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当代马中西相融合的新型文化的建构,包括了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改造,既非全盘接受,也非全然抛弃。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为传播并得到具体发展的基础。我们要深度发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契合的内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文化自信与推陈出新,在新时代做好中国文化的“两创”。

今天,中国文化、儒学面临新的挑战,面临新的发展契机。首先是文明间的对话与交流,此外还有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如人工智能)的挑战等。对文化创新要坚持同情的理解、理性的批导、开放的吸取、创造的转化,开展文明对话、交流、互鉴。一方面,应当与时俱进,健康发展,返本开新,创造转化,特别是不能封闭,而要坚持开放多元,对话交流,尊重他者,吸纳百家;另一方面,要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自有定力,反对随波逐流,迷失自我。要认识与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而尊重其他文明传统,这样才有益于自身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及世界各民族文明的相互理解、对话、交流与互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珞珈书生郭齐勇
珞珈书生郭齐勇
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学术平台
168文章数 3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