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恭城月柿”、“阳朔金桔”分别上榜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声名渐起的恭城月柿和阳朔金桔,“身价”一路上涨,逐渐成为一方富民产业。
一直以来,我市围绕各地优势和特色产业品牌发展,培育出一批具有特色的地理标志。目前,我市已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6件,位居广西第一。
但是,桂林众多地理标志产品大多面临着同一个问题:拿到“地理标志”这块响当当的“招牌”后,又该如何提升优势、补齐短板,让产品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金标”产品?
桂林两大地理标志品牌上榜“百强”
近日,“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在北京发布。广西上榜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的产品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这其中,恭城月柿和阳朔金桔榜上有名。
值得注意的是,阳朔金桔已连续三年进入“百强榜”榜单,而恭城月柿则是今年首次入围“百强”,成为榜单上的“新面孔”。
桂林市市场监管局商标监督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地理标志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特定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该负责人举例说,“恭城月柿”和“阳朔金桔”产于特定地域且品质优越,因此拥有了地理标志,从而形成差异性,成为市场的焦点,不断形成巨大的市场潜能。
据了解,“阳朔金桔”于2006年12月获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年1月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阳朔金桔种植历史悠久,迄今已有近150年的栽培历史,是阳朔传统名优水果之一。
阳朔县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一直以来,该县不断完善阳朔金桔标准化建设,至2018年已建成金桔、优势特色产品标准化种植核心示范基地3个、金桔加工基地1个、金桔质量安全监测点60个,推动阳朔金桔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同时,该县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种植,辐射带动全县金桔种植规模实现了大幅增长。
阳朔金桔标准化种植基地。 通讯员莫志军 摄
“恭城月柿”同样有“不俗表现”。目前,恭城瑶族自治县柿子种植面积约22万亩,产量约72万吨,月柿标准化种植园达110多个,成为恭城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恭城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5年,以恭城月柿为主产业的自治区级“恭城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获批;2017年1月,该标准化示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助推恭城月柿标准化种植热潮。如今,恭城月柿品牌产品价格较之前平均增长了一两成。
市市场监管局商标监管科负责人表示,有标准才能确定品质,只有达到了标准以上的产品才能算是地理标志产品,比如同一棵柿子树结出的柿子,只有达到标准的重量、甜度等要求的“优果”,才能给它贴上地理标志,反之则是普通的农产品。标准的建立健全,是对产品高品质的要求和保证。
地理标志已为产业发展带来实效
地理标志是证明产品产地来源、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志,既是巨大的无形资产,同时也是产品所在地区的形象名片。
前段时间,在恭城瑶族自治县,挂满枝头的柿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在恭城莲花镇红岩村,许多游客穿梭于柿子林中,纷纷与带有吉祥寓意的柿子合影。当地村民也纷纷将摘下来的柿子摆在摊位上供游客选购。
来自广东的游客李女士说,她连续3年来恭城玩,恭城月柿很出名,利用周末跟朋友来玩,拍点好看的照片,买点好吃的恭城月柿回家送给亲朋好友,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月柿“吸睛”的同时,金灿灿的柿饼也随之吸引了不少关注。当地村民莫大哥说,这些年,恭城月柿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来恭城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月柿采摘的季节,村民们在忙着做柿饼。
正在制作柿饼的村民。 记者周子琪 摄
正在晾晒的柿饼。 记者周子琪 摄
目前,恭城瑶族自治县逐渐形成一条以恭城月柿为核心,集柿子生产、销售、旅游、休闲农庄、物流、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条,该产业已成为带动恭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地理标志的加持下,阳朔金桔的相关产业也敲下了发展的“加速键”。2021年,阳朔金桔种植面积超20万亩,产量超40万吨,产值超35亿元,相较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前增长了超500%。阳朔镇、白沙镇、兴坪镇、葡萄镇、金宝乡等主产区村民收入90%来自金桔产业,该地域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5万元以上,95%的村民修建了楼房,很多家庭拥有了汽车。阳朔金桔已成为阳朔县的农业支柱产业、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致富果”。
在阳朔县白沙镇蕉芭林村,与金桔相关的路牌随处可见。赖玉梅是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阳朔县蕉芭林村党支部书记,是阳朔县金桔产业发展探路人和当地致富带头人。据她介绍,他们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金桔,全村共种植金桔约一万亩。2000年前后,他们种植的金桔每斤最高卖到1.5元,现在可以卖到20元左右,亩产量5000至8000斤。
赖玉梅坦言,金桔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和品牌,县里探索推广金桔种植“三避”技术和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阳朔金桔高质量发展,从而使得金桔销往全国各地。如今,该村家家户户建起了楼房,成为实实在在的小康村。
对标国内名牌 本土产品如何更进一步?
但要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金标产品”,获得“地理标志”或许只是其中一步。
提到大蒜、阿胶、苹果这几样农产品,不少人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山东省的几个地方及他们的农产品:“金乡大蒜”、“东阿阿胶”和“烟台苹果”。对标这几个在全国范围内都家喻户晓的农产品品牌,我市地理标志产品存在哪些短板,需要提升哪些方面呢?
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山东省在地名+产品的区域品牌建设方面跑得很快。资料显示,山东省地理标志协会覆盖全省100多个县市区的180多个类别的特色产品,山东省看重地理标志商标,积极推广地理标志的运用,这些区域品牌也在当地促进着相关产业的发展,集纳当地更优质的产品和企业,共同发力线上线下,开拓国内外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与山东省相似,我市地理标志商标及产品大多为初级农产品,但综合来看,这些地理标志商标及产品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地理商标授权单位较少就是其中之一。
在恭城瑶族自治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有“恭城月柿”、“恭城油茶”等,恭城也是我市拥有较多地理标志品牌的县区之一。但就今年首次入围地理标志百强榜的“恭城月柿”而言,就存在商标使用单位较少这一问题。
据该商标持有人介绍,目前该商标持有人授权使用单位只有“桂林恭城丰华园食品有限公司”和“恭城县杨溪朝川水果专业合作社”两个单位,授权单位数量过少,“恭城月柿”地理证明商标使用率不高,使用商标进行销售的企业、合作社及个人的数量不多,影响力不大。
另一方面,“恭城月柿”这一地理证明商标在运行维持中也存在一定困难。据悉,“恭城月柿”地理证明商标的持有人——恭城瑶族自治县名特优水果协会是一个社会团体,政府对其进行直接管理的难度较大。目前,政府只能安排有关部门人员兼职管理,成效不明显。而该协会没有收入来源,资金周转困难,无法维持正常运行。
面对恭城月柿继续发展的问题,恭城也想办法对症下药,不断促进地理标志使用,例如设计统一地标样式的外包装并进行推广、开展全国农民丰收节恭城月柿专场推介活动,通过这些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恭城月柿”地标产品的宣传推介,提高“恭城月柿”的品牌知名度。
记者从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已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6件,位居广西第一。其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件。一直以来,我市不断全面挖掘,重点培育地方标志品牌,围绕桂林市的自然优势、人文优势和产业优势,组织对桂林市各种特色产品的资源状况、数量类型、品质特征等情况进行全面普查,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形成数量众多、层级合理的地理标志申报保护梯队。鼓励、支持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生产经营主体深入挖掘特色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推动形成清晰的品牌辨识度,积极引导、组织地理标志商标的申报注册。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地理标志具有地域性、独特性、优质性等重要特征,可以说其既是知名的农产品产地标志,也是重要的质量标志。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途中,挖掘、传承、保护这些“地标”性的农产品,着力提升地理标志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不断放大彰显其品牌效应,不仅有经济效益,更有文化效应和社会效果。
来源|桂林晚报(记者周子琪 通讯员梁燕娜)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