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完整准确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深刻理解每个字句的内涵实质和核心要义,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只有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才能为下一步贯彻落实打下坚实基础。
抓理论学习,这是一项常做常新的政治行动。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以往的理论学习中存在着一些学而不实、学而不用的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对理论学习往往有一种自满情绪,认为在过去已经打下了不错的理论底子,不需要再花时间学习;有的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觉得理论枯燥乏味、晦涩难懂,深学深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有的没有合理安排好时间,沉浸于琐事之中,没空学,茫茫然无所适从;有的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学习,认为抄个笔记、拍个照,把名词、概念挂在嘴边喊一喊,就万事大吉了;有的认为自己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落实好上级的任务就好……
长此以往,这些行为必然会带来思想认识的僵化、知识储备的滞后、能力不足的危险等问题,在阻碍党员干部自身成长的同时,还会贻误党和国家、人民事业的发展。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从历史经验中找寻答案。
“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我们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修养,现在已较过去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还很不普遍,很不深入……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
这是毛泽东同志1938年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报告的部分内容。他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不仅要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还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并向全党发出了开展学习竞赛的号召。会后,中共中央先后发出关于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一系列指示决定,还把马克思诞辰——5月5日定为“干部学习节”,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热潮。
可见,早在全面抗战爆发初期,毛泽东同志就以战略家的深邃思考,揭示出这样一个深刻道理: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强不强,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进步,也关乎革命的前途命运。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看,在严峻复杂的斗争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能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强大政治定力,靠的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为根本的理论素养。
土地革命初期,在革命的失败与挫折中,毛泽东同志直面“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质疑,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中国革命之“的”,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光辉著作,打破了当时党内军内对革命前途悲观和迷茫的情绪,揭示出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坚定了中国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心。
刘少奇同志一生酷爱学习,其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全党闻名。对于革命队伍中理论素养不高的领导干部,刘少奇曾毫不留情地批评道:“不懂理论,又要站在指挥台上指挥,行吗?不行。现在还有这样的人,他还站在指挥台上;等大家理论水平提高了,他再要站在指挥台上就不行了。”他还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些“老虎”“苍蝇”落马,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甚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最终导致那些腐朽落后的思想趁虚而入。在公开曝光的忏悔录中,“理想信念出了问题”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正所谓“物必自腐而后虫生”,初心迷失、思想蜕变等主观因素,是党员干部腐化堕落的根本原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原党委委员任杰灵走上领导岗位后把入党时的承诺完全置诸脑后。在忏悔录中,任杰灵写道,“由于自己平日里不注重政治理论学习、不注重世界观改造,造成信仰缺失、道德缺失、思想颓废。”
安徽省霍邱县交通局原局长李其江在落马后这样说道:“随着职务升迁,我的思想发生了蜕变,开始疏于政治理论学习,《党章》已有多年没有读过,有时甚至还把学习当成了负担。而放松学习的结果就是抵御风险能力的下降,从而放松了自我约束,丧失原则立场,违纪违法也就在所难免。”
可以说,这些忏悔是落马干部的自省,更是难得的警示教材。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学习教育则是预防“软骨病”的有效药方。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加强理论武装、提高理论素养这个问题,深刻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他在多个场合强调提高理论素养对于党员干部的重要性。“理论修养是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自己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提升理论素养的光辉典范。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从躬耕基层到领航中国,读书学习始终是他最大的爱好。2018年5月,同北京大学青年学生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娓娓道来当年的读书心得:“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告诉我们,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才能保证信仰不迷茫、思想不迷航、行动不迷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个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深刻揭示了“能”“行”“好”的内在逻辑。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这对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强化理论武装,进一步提升与形势任务相适应的理论素养,从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看家本领”,也是我们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和艰难险阻的“锐利武器”。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永恒课题,才能确保初心不改,信仰不变、意志不移。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
百年前,陈望道发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他在《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和学习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未来。今天,我们在新的赶考路上奔跑,“真理的甜味”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来源:共产党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