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妈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热播,让网友连呼过瘾,纷纷留言评论:“又见神仙节目!不愧是央视出品!”“这才是穿越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这档节目中,历史和现实两个空间互相交织,借助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戏剧演绎和专家解读,让“当代读书人”和“古代读书人”进行穿越古今的对话。
比如,在第一集中,老戏骨倪大红饰演在秦末动乱时舍命保护《尚书》的读书人伏生,主持人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其对谈。
而在第二集《天工开物》中,袁隆平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的江西稻田,拜访了同样为“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朴素梦想跋涉不止的宋应星。
一场场精彩的演绎,带观众追溯中华文化的源头,让一部部古书重现世人面前、重新焕发了生机。
正如许多网友所说:“《典籍里的中国》让我们知来处、明去处。” 而今天小编要向读者推荐的一套通俗好读的历史文章合集,也同样可以带着我们读典籍,回眸历史,对话先贤,学习传统文化;而且全书言简意丰,有趣有料,阅读门槛不高,非常适合碎片化阅读。
这就是网络读书平台“有书”集结众多英才倾力打造的《典籍里的中国》,有书创始人雷文涛亲自作序、有书国学院院长黄向军诚挚推荐:“这套书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又成功把历史拉进了现实,你什么时候翻开它,都能收获新知。”
《典籍里的中国》全书共分四册,2022年1月由天地出版社出版,因广受欢迎,同年3月已是第六次印刷,受大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典籍里的中国》
有书编著 天地出版社出版
点击下图直接购买
130段史籍原文对照
生动讲解典籍里的中国故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得益于历代文人学者们对于历史记录的重视。至晚从周代开始,就一直有专门的史官记录着帝王将相们的一举一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等。
直到司马迁写出《史记》,终于把中华文明做了一次系统的贯通。从此以后,每个朝代都将修史作为国家的重点工程,总结为政的得失。
也正因此,才有了“二十四史、”《清史稿》等历史著作,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录赓续至今,不曾断裂。
只有看清历史的来路,才能找到未来的方向。这些史书,以及更多的古代经典著作,无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典籍里的中国》以二十四史等古籍为依据,从这些古籍原文中重新发掘、讲解、评析历史人物,再用与当下尽可能接近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带我们回到古代,对话先贤,了解古人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
700多位历史名人走出古籍
与我们开启一场文化沙龙
本套丛书全新讲述秦始皇、董仲舒、王羲之、上官婉儿、苏东坡、张居正等700多位历史文化人物。全书共分4大主题,20大分类,力图全方位展现中国古代的人文魅力。
《帝王将相》:君臣交手,波诡云谲,王朝命运的启示录
本册选取了中国历史上部分有名的帝王将相,按照传奇经历、痴情君主、善于伪装、著名臣子、君臣合作等特点,分为五个专题,讲述了30多位帝王将相的历史故事。
作为君主的他们,有的是毁誉参半的传奇帝王,有的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专情君主。作为臣子的他们,有的尽心辅佐,有的沉迷伪装。
他们性格迥异,身份有别,是经天纬地、互相成就的搭档,是操纵人心,反目相杀的两面君臣。每一次对话,每一个决定,都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和王朝的命运。
宋仁宗赵祯:“仁”是对君主的褒奖
他是天下仁君,在位时间很长;他不是完美君主,却开创了盛世;他就是“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的宋仁宗——赵祯。
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宋真宗赵恒的第六个儿子出生了。因为前五个儿子都夭折了,第六个儿子取名为“受益”。天禧二年(1018年),九岁的赵受益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关于宋仁宗赵祯的出身,大家熟悉的是《包青天》中的故事——《狸猫换太子》。但实际上,在真实的宋代历史中,皇家的产房里并没有狸猫出现。
对于皇太子赵祯,大家给出多的评价,就是他“天性仁孝宽裕。”他从小就懂得谦抑、克制。据《文献通考》记载,赵祯虽然贵为皇太子,每次见到宾客,一定先行礼,并且放下身段,亲自迎接、送行。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一处细节,说的是一位辅臣到资善堂参见皇太子,要行礼时,赵祯从不坐着受礼,而是坚持跪着。士大夫们相信,“持谦秉礼”的皇太子,未来一定是一位贤明仁圣的君主。
作为一代君王,世人都道他平庸无为,终生困坐于京城,爱恨也不能自主。但宋仁宗赵祯人格中的宽厚与自制,成为他生命中可贵的美德。对待宫人,宋仁宗做到了宁可委屈自己,也不让别人受责罚。
有一次用膳,仁宗吃到了一粒沙子,本来就不好的牙齿一阵剧痛,他赶紧吐出来。仁宗立马对陪侍的宫女说:“千万别声张我吃到沙子,否则御厨可是死罪。”
北宋魏泰《东轩笔录》还收录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年春天,宋仁宗在花园里散步,他好几次回头看,周围的人都不明白他什么意思。直到回到宫里,宋仁宗才说:“我好渴,快拿水来。”嫔妃不解:“官家,你为什么不在外面要水喝,何必渴着忍了这么久?”
宋仁宗说道:“我回头看了好几次,也没见到管茶水的人,如果当时说出来,肯定有人要受罚,想想算了,还是忍着吧。”宋仁宗的“忍”,不仅显示了他的仁慈宽厚,更体现出他作为一代君王的自制力。
南宋施德操史料笔记《北窗炙 录》中有一处记载,一天早上,宋仁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我昨天饿得睡不着,很想吃羊肉。”大臣们心里奇怪:这不就您下道旨的事吗?
但宋仁宗的一番话让大臣们印象深刻:“祖宗法中没有夜供烧羊的先例,一旦我索取一次,后世子孙便会效仿。不知道会浪费多少人力物力,所以,我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
宋仁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行仁政易,终生忍难。只有忍得了自己的欲望,放得下对别人的苛责,才能抵达“仁”的境界。
《文人圣贤》:筑起了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
本册不仅为我们讲述了不曾断绝的百家之首儒家,还有以法治天下的法家,崇尚简朴、博爱互助的墨家,一直被认为是算命的、却不是算命的阴阳家以及天下谋士的培训机构纵横家。
这些诸子百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各显神通,创下了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蓬勃发展的最高峰,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高光时刻。
除了诸子百家,文人圣贤这一册还包括了历史上诸多文化思想名人、唐宋八大家、艺术名家以及10首著名的诗词供我们赏析。其中不乏我们熟知的名家王阳明、韩愈、欧阳修、王安石、王羲之,以及著名诗词《离骚》、《凤求凰》、《长恨歌》和《虞美人》等等。
纵横家:谋士培训机构
大家都听过一个成语,叫作“纵横捭阖”。这个成语常常出现在外交场合,用来彰显谋士们别具一格的布局艺术。在不断地碰撞、联合与分裂之间,他们反复寻找问题的答案。
隐居纵横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纵横”二字如果仔细拆分,就是“合纵”与“连横”。合纵的代表人物是苏秦,连横的代表人物则是张仪,他们都是知名度很高的历史人物。但追根溯源,纵横家的鼻祖却不是他俩,而是有着“谋圣”之称的鬼谷子。
据记载,鬼谷子的父亲是春秋末期卫国的重臣。他从小就立下志向,希望以后能辅佐一位圣明的君王,为君王出谋划策,平定天下。他一共拜了三个老师,分别学习了天道、兵法和辩论。而其中的一个老师,就是著名的道家创始人老子。
学成之后,他就回到了卫国,但他精通的权谋策略没有得到重用,他擅长的言谈辩论无人重视,他的理想无人理会。深感生不逢时的他干脆抛弃俗世种种,做起了隐士。因为隐居的地方,正是云梦山的鬼谷,于是他就自号为“鬼谷。”
虽然鬼谷子的的才华没有得到明君的重用,但他的学识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前来拜师。就这样,隐居者鬼谷变成“鬼谷先生。” 他门下弟子众多,其中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人,更是凭借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谋略,搅动着春秋战国的风云,布下了以国为棋的大局,开创出经天纬地的功业。所以,后人尊他为“纵横祖师。”
太史公司马迁曾说合纵连横的苏秦和张仪,是“倾危之士,” 说他们是对国家和人民都有很大危险的人。更有人说不只苏秦、张仪,几乎纵横家都是“倾危之士。”因为纵横家的捭阖之道、说话之术实在太厉害,甚至有句流传很广的话,叫“春秋战国乱不乱,全凭纵横说了算。”
其实,以鬼谷子为始,纵横家们的目标向来都是“平世”而非“乱世。”苏秦合纵抗秦,是为了保住六国百姓,而张仪连横助秦,也是为了一统天下。正是胸中蕴含了这样的大智慧,他们才能凭借一张铁口直断家国兴亡,凭借满腔谋略搅弄天地风云变幻。
相比于道家、儒家等流派,纵横家更像是一颗流星,在战国时期绽放出耀眼的光彩后,便迅速消失于众人的视野里。令人欣慰的是,纵横家流派虽然逐渐衰弱,但它的思想至今还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名士知己》:领略古代达人的信义与自由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用这些来表达知己间的信义恐怕再贴切不过。
在本册的“人生知己”这章,我们就可以读到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高山流水俞伯牙和钟子期、求同存异的庄子和惠子、灵魂相依的白居易和元镇和一生挚友柳宗元和刘禹锡等人的感人故事。
提起古代名士,当然也少不了山涛、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肆意畅快的人生;此外还有,诸葛亮接班人姜维、闻鸡起舞的祖逖、西天取经第一人法显、楚材晋用的伍举、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冯异、投鞭断流的苻坚、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甚至还有一章专门来写完胜现代小鲜肉的绝世美男何晏、潘安、卫玠、兰陵王等人。
一个个成语典故令人应接不暇,一个个鲜明的个体在书页间熠熠生辉。在传统典籍里,对一些品行恶劣的人会加以批判,对一些不光彩的事也可能避而不谈。而本书对其中一些看似另类实则无害的个性行为,则力图公正地展现,还他们以本真的面貌。
柳宗元和刘禹锡:一生挚友
唐代诗人刘禹锡极好交友,五湖四海皆朋友。然而,他心中重要的人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柳宗元。刘禹锡豪放外向,柳宗元沉静内敛,二人为何能长久相处、成为生死之交呢?这是因为他们志向相同,观点一致。例如他们都认为应该对社会进行改革,都反对天命等。
贞元十一年(795年),刘禹锡结识了太子李诵身边的红人王叔文。王叔文主张改革,力图中兴唐朝。年轻的刘禹锡听了王叔文的话,热血沸腾。他不仅常和王叔文来往,还把不善交际的柳宗元推荐给了王叔文。他们常常热烈地讨论时局变化,憧憬人生蓝图。
八年后,刘柳二人均已升至监察部门御史台的官员。他们紧跟力主革新的王叔文,经常参加有太子李诵在场的秘密会议。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李诵登基,王叔文集团立即推出新政。刘柳二人均升任员外郎,登上人生巅峰。
只可惜,花无百日红。青云直上的刘柳,万没料到他们的人生转弯会来得如此迅速。新政反对宦官专权,很快遭到宦官们的抵制。王叔文集团实力弱小,主要成员仅十人左右。且树敌过多。掌权者立刻开始驱逐王叔文集团的人。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
刚过而立之年的刘柳二人,既震惊又迷茫,来不及整理情绪便拖家带口,分别赶往被贬之地。然而行程尚未结束,更大的灾难席卷而来。朝廷再次贬谪二人,刘禹锡再贬朗州司马,柳宗元再贬永州司马。
刘柳二人以为这就是人生的至暗时刻了,然而,更残酷的事情来了——“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就算是遇上大赦,也不能被召回。原来谷底之下,尚有深渊。
到达朗州后,刘禹锡虽然苦闷,但天性豪放旷达,所以还可支撑。但柳宗元到了永州后,却连生大病,憔悴非常。因为二人都是贬官,不能随意离开贬所,所以只能书信往来。
在刘禹锡先的开导和养生建议下,柳宗元病渐渐好转,人也开朗起来,加上司马是个闲职,他开始游山玩水。正因如此,才有“永州八记”这样的美文流传至今。就这样,刘柳二人在十年之间,虽从未见面,却互相扶持。
也就是在这十年里,柳宗元成为一代文宗,以“独钓寒江雪”之姿,傲立全唐。也就是在这十年里,刘禹锡悉心考察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史料。也就是在这十年里,“刘柳”从不敢直呼其名的代称,转变为人人推崇的尊称。
刘柳二人被贬十年之后,朝廷召回了他们。可仅仅一个月,二人因为刘禹锡的一首桃花诗再次遭贬。刘禹锡被贬为播州刺史,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柳宗元得知后,立即上疏为刘禹锡求情,在大臣的斡旋之下,最终刘禹锡被贬连州。不光近不了多少,而且一来路上好走,二来比较繁华。
而刘禹锡直到接到新的贬书时,才知道柳宗元为他做的一切。而刘禹锡也不愧为柳宗元的生死之交,柳宗元死后拜托刘禹锡抚养大儿子,并把自己的文集整理出来,刘禹锡也全部一一做到了。
《巾帼佳人》:女性从来都不是男人的附属
当然,这套书也没有忘记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笔墨的伟大女性。在很多人眼中,古代的女性不过是男权世界的附属品。但翻开本书,你会发现古代奇女子的生活多姿多彩,她们的故事远比我们的想象中精彩。
比如在朝堂之上,女皇只有武则天一个,但能左右朝局而力挽狂澜的女子则不在少数,相机而动的芈八子、巾帼宰相上官婉儿、奠基大清的孝庄皇后……
善抓时机,有格局的芈八子
随着热播剧《芈月传》红遍大江南北之后,作为电视剧中主角芈月的原型,秦宣太后也逐渐被人们知晓。
电视剧中,芈月是深受楚威王宠爱的庶出小女儿。虽然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在初恋情人黄歇、霸道丈夫秦惠文王以及狂野情人义渠王的帮助下,她后得以成为大秦太后,权倾天下,为秦国成就霸业起了重要的作用。
和电视剧里的芈月不一样,历史上的秦宣太后身份低微,没有初恋情人的全力支持,也不受丈夫秦惠文王宠爱,甚至她和义渠王的恋情也并没有电视剧中演绎的那么美好而纯净。
根据史料推断,她应该出身于楚国王室旁支。因为家道中落,也可能是因为不得家族宠爱,她非但没能像其他宗室女一样,嫁给楚国的达官贵族,反而被选为“媵妾”(陪嫁女),跟着楚国的嫡公主一起嫁到了秦国。
不过芈月小心谋划,步步为营,凭借出色的外貌以及过人智慧,在一众陪嫁媵妾中脱颖而出。最终接连生了三个儿子,从一个无名无分的陪嫁女,晋升为秦王宫中的“芈八子。”
不过,所谓的“芈八子”也并不是什么高位,即使她连生三子,也并没有受到秦惠文王的宠爱。更不幸的是,公元前311年,才四十六岁的秦惠文王就因病去世,由秦王的嫡长子、秦惠文王王后的儿子嬴荡继承王位。
为了避免嬴荡接任王位受阻,秦惠文王王后就和嬴荡一起,把秦惠文王的其他儿子都送到别的国家当人质。而芈八子十四岁的大儿子嬴稷也是被遣送的人员之一,被派到了北方的燕国。至此,芈八子在失去丈夫之后,又遭遇了仇敌上位的危机,被迫和儿子天各一方。
不过芈八子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一边含泪送别大儿子嬴稷,一边收敛自己,闭锁宫门教导剩下的两个儿子,静待良机。直到公元前307年,嬴荡因为举鼎而死,芈八子母子终于迎来了转机。
嬴荡死的时候才二十三岁,并没有留下可以继任王位的子嗣。因此新的秦王应该就在他的兄弟中选任,就在大家乱哄哄地争夺王位之时,蛰伏已久的芈八子抓住机会,通知她同母异父的兄弟魏冉,迅速把在燕国当人质的大儿子嬴稷带回来,还让魏冉利用手中的军权,对其他竞争者进行打压和肃清,一举将嬴稷推上王位,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秦昭襄王。
在嬴稷登上王位成为秦昭襄王之后,芈八子也成了秦宣太后,成了秦国有权势的女人。不过这位置还没坐稳,义渠国的国王就怀着战意出现了。
义渠是古西戎之国,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是个能与秦、魏这样的大国相抗衡的强国了。此时的秦国国内刚经历了换位之争,局势尚不稳定,且又遭到东边其他几个国家的联合侵犯。所以,当西边的义渠也在这个时候对秦国展开侵扰,秦国根本没有精力来应对。
自知无力应战的秦宣太后在多番思考后,决定采用迂回的方式来应对义渠。她先派遣使者去义渠,为义渠王献上了许多金银珠宝。然后,她又邀请对方来秦国做客。而在宴席上,秦宣太后发现,这个义渠王在喝了酒之后,竟然对宴席上表演的侍女动手动脚。受到启发的秦宣太后于是决定采用“美人计”来对付义渠王。
在和义渠王相处的三十四年里,秦宣太后一边以似水的柔情来削弱义渠王的雄心壮志,甚至还和他生了两个儿子。但另一边,她却用迂回的方式来对付义渠国,对其进行拉拢和渗透,渐渐削弱其军事实力。
直到公元前272年,宣太后感觉时机已经成熟,就再次把义渠王引诱入秦,将其杀死在自己的宫殿内。紧接着,趁机发兵攻打义渠,一举把义渠纳入了大秦的版图之内。
后世很多史学家和政治家都认为,是秦宣太后诱灭义渠,解决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才使得秦国可以一心东征、平定天下。自此之后,大秦内外皆清,而秦宣太后也大力启用贤才名将,把大秦打理得井井有条。
这时的秦宣太后已经不再局限于个人得失了。不过值得称道的是,她并不像后世的吕雉、武则天、慈禧一样,迷恋权位、架空儿子,而是适时放手,把大秦的掌管权交给了已经完全成熟的儿子,缔造出大秦又一代雄主秦昭襄王。而她自己则在晚辈们的尊敬和孝顺中度过晚年,死后被秦昭襄王以天子下葬的规格葬入骊山,得到了真正的善终。
2000多个文史知识点轻松记忆
安坐家中来一次“思想神游”
整套丛书虽体量不大,但基本上都是像这样上面这样的故事,内容丰富、干货满满。不仅故事性强,语言也比较通俗易懂,很适合作为历史入门读物来阅读。除了每个故事都有典籍原文以及出处,700多个历史人物粉墨登场,涵盖的文史知识点更是超过2000个。
春秋五霸、诸子百家、管鲍之交、卧薪尝胆、焚书坑儒、“盗嫂昧金”、倾国倾城、入木三分、“菩萨皇帝”、咏絮之才、替父从军、以人为镜、黄袍加身、阳明心学、身在曹营心在汉、冲冠一怒为红颜……为读者一一道来,即使是历史小白也可畅读无障碍。
而且本书不仅可以为我们解决“知其人,不知其事,”的问题,还能让我们“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尤其是书中包含的一些记录在正史之中,但没有广为流传的诸多历史细节,更加值得我们细品、玩味。
用一个个人物、一个个典故,串起了一段段历史,一个个文史知识点,本书还有大量内容与最新版部编教材呼应。对于增强孩子课内文史知识理解、加强必考知识的记忆、写作素材的积累都大有裨益,因此本书也特别适合小学高年级及初、高中学生阅读。
如果你是教师,正在为如何活跃课堂氛围,避免学生因学习枯燥而开小差寻找办法,那么小编也强烈推荐本书。
因为,只需要在讲课过程中穿插几个本套书中的文史故事,准保帮你立马树立起“会讲、有趣又博学”的老师形象。
如果你是家长,也不妨看看这套书;想想以后,咱们也可以有足够的谈资与孩子一起谈古论今、深度思考,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特别值得期待。
更棒的是,家长们还可以引经据典地激发孩子探索和学习的欲望,对丰富家庭文化内涵、树立文化家风、强化亲子互动关系也是大有助益。
在很短的时间,不用去读佶屈聱牙古书,就可以增长见识、博古通今、安坐家中便可完成一次次的思想神游,把古人的经历作为自己的借鉴,间接增长人生经验,大概也是人生一件美事吧。
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泡在浩如烟海且艰涩难懂的史书中,去探索所谓的历史真相。更多的人,仅仅是想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增添一道美味的调味品罢了。
《典籍里的中国》
有书编著 天地出版社出版
点击下图直接购买
有任何售后问题
点击下方咨询在线客服
▼邀您加入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