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是“世界强化免疫日”,在疫情逐步放开的阶段,免疫缺陷人群值得我们重点关注。此次强化免疫日,我们重点聚焦于疫情放开后,免疫缺陷人群的自我防护等相关问题。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上海长海医院王健民教授、无锡市人民医院陈静瑜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杨农教授,以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曹清教授就这些重点关注问题为我们解答。
血液肿瘤患者的新冠风险防护
王健民 教授
上海长海医院
血液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道培血液病医院医疗院长
中国康复医学会血液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
1.我国血液肿瘤疾病的大体情况以及患者的治疗方式会对其免疫系统造成什么影响?
血液肿瘤主要分为三大类: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我国白血病发病率约为4-5/10万,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5-6/10万,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约为4-5/10万。血液肿瘤患者正常的免疫应答受损,且肿瘤细胞还会影响机体残存免疫功能。
血液肿瘤患者需接受化疗、放疗或免疫治疗等,这些治疗会进一步抑制机体残存的免疫功能。免疫治疗会进一步降低机体对外来病原体的反应,包括对疫苗的反应。此时一旦感染病毒,发生重症/死亡的风险较高。故血液肿瘤患者是免疫脆弱人群,需要我们的高度关注。
2.血液肿瘤患者等脆弱人群感染奥密克戎后的表现与正常人群有何区别?
正常人群感染奥密克戎后会出现流感样症状,而血液肿瘤患者则可能更容易表现为肺炎,甚至重症肺炎,治疗上会需要吸氧,甚至需要使用呼吸机。故血液肿瘤患者较正常人群在感染新冠后更易进展成重症,甚至最终死亡,需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3.根据2022年《成人血液病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中国专家共识》,血液肿瘤患者在接种疫苗方面有哪些重要事项?
该共识更倾向于鼓励已经完成治疗的血液肿瘤患者接种疫苗,尤其是已经完全缓解3个月或者1年以上的患者接种疫苗,这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疫苗的有效性是否能保护血液肿瘤患者;第二、安全性。目前奥密克戎传播的范围较前更广,血液肿瘤患者被感染的概率较前显著增加,故有必要扩大其接种范围。
4.新冠流行背景下,如何构建血液肿瘤患者的个体化防治方案?
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是否适合疫苗接种,建议病情稳定,疾病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的血液肿瘤患者以及与免疫紊乱或凝血障碍无关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积极进行疫苗接种。
机体抵抗病原体的过程包括两种免疫策略,第一个是主动免疫,例如接种疫苗;第二个是被动免疫,直接提供抗体,例如针对新冠病毒的替沙格韦单抗/西加韦单抗。一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III期临床研究表明,替沙格韦单抗/西加韦单抗这一长效中和抗体组合具有暴露前预防效果,且有研究表明其对目前已知的主要变异株均有中和活性。与安慰剂相比,此抗体组合可降低83%的6个月内症状性新冠肺炎的发生风险。
5.“新十条”后,血液肿瘤患者、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如何自我防护,若在家抗原自测阳性,应该如何处理?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重症/死亡率较高,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血液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病情稳定的血液肿瘤患者建议尽快接种疫苗。
如居家自测抗原阳性,可先进行对症处理,如果发热,可以适量用退热药,多喝水。如进一步加重,要积极就医。因为血液肿瘤患者总体上属于高危人群,不一定适合居家治疗。早期获得医生的帮助,有助于更好的正确处理感染。
器官移植患者的新冠风险防护
陈静瑜 教授
南京医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医大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江苏省肺移植中心主任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委员
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常务委员
肺移植组组长
国家卫健委肺移植数据管理单位负责人
国家肺移植质控中心主任
1.疫情防控期间和目前疫情政策逐步放开,分别对我国肺移植手术和肺移植患者有哪些影响?
正如在2022年《器官捐献仪式大会》上所说,我国2021年的肺移植总量相较于2020年同比增长51%。全球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器官移植的总量下降20%,但我国肺移植总量却不降反升。其原因正是归结于我国良好的疫情防控政策。随着疫情防控逐步放开,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会逐渐增多,这可能对我国肺移植手术带来新的挑战。
目前我国防疫政策的改变是尊重科学下的正确抉择。在疫情期间,我国仅2020年做了7例新冠患者肺部移植,并发现在新冠患者切除的肺组织中可以检测到新冠病毒颗粒,但其毒力和传染性均较弱。这两年没有一例重症新冠晚期患者需要肺移植。目前轻症新冠感染者居多,我们呼吁轻症患者可以居家随访监测,将医疗资源留给更需要的重症感染患者。
2.器官移植后患者的免疫情况如何,这类患者如何进行新冠的防护?
器官移植患者属于免疫脆弱的人群,随时可能发生感染,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因为器官移植患者在移植后需要终身服用抗排异药物,所以器官移植患者的免疫力常年维持在相对低的水平,免疫力过强会使受者产生排斥反应,免疫力过低会增加患者感染风险。
肺移植或器官移植后3—6个月内,患者的免疫和感染平衡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免疫抑制剂药物的血药浓度尚未稳定,加上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因此不建议器官移植患者在此时接种疫苗。移植6个月以后,在移植患者病情平稳、药物浓度稳定、未合并感染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新冠疫苗的接种。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中和抗体,抗体的保护作用很好,可以维持3-6个月。中和抗体在黏膜定植既可保护机体,又可抑制病毒在人群间传播。美国NCCN建议将疫苗接种和长效中和抗体相结合,以更好地防护免疫受损人群。此外,丙种球蛋白等免疫增强剂也可能会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实体肿瘤患者的新冠风险防护
杨农 教授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教研室主任、肺胃肠肿瘤内科主任,博士生/后导师
湖南省肿瘤诊疗医疗质控中心副主任
湖南省呼吸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专家
国家药监总局新药审评专家国家肿瘤质控中心肺癌质控专委会 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临床科研创新发展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 常委
CTONG主要研究者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及肿瘤免疫治疗专委会、NSCLC专委会、药物研发专委会委员、神经系统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青委常委、抗肿瘤药物常委、肺癌专委会、肿瘤AI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 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委员
湖南“225”工程医学学科带头人
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化疗专委会候任主委、肺癌专委会副主委
1.我国实体肿瘤患者的现状如何,实体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和化疗后免疫情况受何影响?
我国每年约有300多万的新发癌症患者,其中肺癌占80万,如果算上存量,数字更高。实体肿瘤患者都是相对免疫低下,如感染新冠后可能表现更重。这些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转为重症感染的可能性更高,故我们建议原发病治疗后处于稳定期的患者尽早接种新冠疫苗。
在连续化疗或放疗的阶段,患者免疫力受影响;进入维持阶段后,以低毒力的化疗药进行维持,或者集中治疗结束以后,患者的免疫力会恢复。此外,需评估全身疾病的控制情况,全身肿瘤控制好,即使在放疗和化疗休息期,也可以进行疫苗接种。
2.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提高对新冠免疫的措施有哪些?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主动免疫,即接种疫苗。第二种是被动免疫,如中和抗体,抗体进入体内直接包裹病毒,为脆弱人群提供了新的暴露前预防选择。有望与新冠疫苗共同形成免疫脆弱人群新冠暴露前预防的最佳方案。目前国内可以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使用。中和抗体和疫苗接种两者并不冲突,都可接种。
3.肿瘤患者感染新冠后转为重症的可能性高,专科医院如何去接诊这些患者呢?
以我们医院为例,医院专设新冠阳性患者接诊病区,阳性患者优先至该病区就诊。如患者在社区检测新冠阳性,非重症患者可居家监测随访。在社区医生观察下,若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明显变化,则需转往定点医院救治。基于目前对新冠病毒的认识,预计重症患者的比例是比较低的,我们要相信政府和卫生部门会做好患者的分流。
儿童新冠风险防护
曹清 教授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大内科主任、感染科主任、儿科转化医学研究所感染研究室副主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感染与免疫中心主任。
担任上海市医学会感染与化疗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感染学会儿科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儿科委员会秘书;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学会委员;上海市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管理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中华儿科杂志》和《Pediatrics & Neonatology》等审稿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病原与宿主免疫机制、脓毒症发病机制、基因药物基因组学及血药浓度监测的脓毒症抗感染治疗、细菌素对脓毒症肠道内源性感染及细菌易位的机制、儿童粪菌移植临床应用、特殊人群预防接种评估等
1.除新冠外,儿童在秋冬季还需注意哪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
秋冬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多的季节,其中70%-80%是病毒感染,除了新冠,其他病毒和非典型细菌也需要同时关注。如最近的研究表明流感(甲型和乙型流感)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5岁以下儿童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率上升。6岁以上儿童的支原体感染及腺病毒感染等需要关注。
2.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提高儿童对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力?
对于非典型细菌,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来治疗。对于病毒,主要预防方式有两个,第一是疫苗接种,第二是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对于已经有疫苗的病毒,建议儿童尽早接种。如①流感疫苗。最好在流感发生前一个月,即每年的九、十月份进行接种。且建议每年接种。②RSV疫苗。RSV疫苗研发目前在临床II、III期研究阶段。③新冠疫苗。建议3岁以上儿童尽量尽早接种。此外,反复过敏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或肿瘤在化疗期的儿童均暂缓接种。
除了打疫苗,还有口服疫苗,如细菌溶解产物可激发人体呼吸道上皮的固有免疫,以减少反复性呼吸道感染。其他高呼吸道感染风险的人群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口服疫苗来提升自身免疫力。
此外,儿童预防重要的是注意规律作息,均衡饮食和运动锻炼。
3.特殊时期下,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或者婴幼儿如果出现发热等新冠症状,如何合理选用药物应急?
①治疗发热的药物。小小孩高热时易发生高热惊厥,在家可以口服退热药物观察一下,若用药后仍精神较差或高热不退,建议至医院及时就诊。
②治疗咳嗽的药物。很多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的,轻微咳嗽可口服止咳药物,如好转则无需前往医院。在家观察时,需注意两点:一是高热不退,二是关注儿童感染中比较特殊的症状—喉炎。喉炎表现为声嘶,患儿发不出声音,呼吸也较急促。若患儿伴有喘息,喘息后面色发白发紫,有缺氧状态,需至医院就诊。此外,呼吸道病毒感染还可能有消化道症状,如严重腹痛或腹泻,需至医院就诊。
4.如果家中儿童或家长感染新冠该如何进行防护?
家庭成员发生感染,居家隔离时,需单间隔离和使用单间卫生间,防止飞沫和接触传播。同时儿童不要和患病的同住人接触,房间要加强通风。居家环境最好也做消毒隔离的措施,如桌面和物表的消毒。家长接触已感染儿童的排泄物、呕吐物时,要戴好口罩,手套,接触后要勤洗手,做好通风。如特殊人群儿童不能进行接种疫苗,照顾者要接种疫苗。同时家长需注意病情观察。
5.3个月以内的婴儿抵抗力低,这部分婴儿是否更易感染或感染后更重?
我们中心收治的3个月以内的婴儿感染新冠后没有出现重症的表现,重症在小年龄儿童中出现的比例相对较低。合并基础疾病的儿童,感人新冠后可能转变为重症。目前新冠疫苗接种的年龄是3岁以上,我们也建议三岁以上的儿童尽量接种疫苗。
婴儿6个月以后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力不足,这个时候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如病毒感染,很多病毒感染都是自限性的,建议不要使用抗菌药物,可以用一些退热药物对症处理,一般3天就可以退热。若用药后出现精神改变、呕吐腹泻、精神差、嗜睡、高热惊厥、严重腹泻或呕吐后不能进食,需要至医院就诊。
总结
“新十条”疫情防控优化政策提出要加强重点人群的摸底和分类管理。血液肿瘤患者、实体瘤患者、器官移植患者和儿童均属于免疫脆弱人群,在疫情防控逐步放开的阶段更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值此世界强化免疫日,让我们携手守护免疫脆弱人群,共筑免疫屏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