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新闻(见习记者 涂佳煜)
编辑整理 :双一流高教
时隔四年多,浙江大学今天(15日)再度召开文科大会。浙江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和哲学学院正式成立。
此前,三大学院分别为原浙大人文学院下的三大学科。去年11月,体制机制调整的号角吹响,各学院开始了为期一年的筹备工作。一年来,此事备受各界瞩目,激发广泛讨论。
文、史、哲作为教育部设定的高等教育学科门类中的三大门类、人文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们的独立建制释放出浙大加快文科繁荣发展的坚定信号。
现在,三大学院站在全新的起跑线上,蓄势待发;眼前,是新时代对于中国文科的殷殷期待。记者对话三大学院负责人,解读独立建制的深意,探寻人文日新的未来图景。
一
三大学院分设,毫无疑问巩固壮大了人文学科的阵容,是浙大文科气韵日盛、气象日新的实在展现。
人文学科之所以重要,因为它提供给了我们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一些基本性认知。如果说人类的知识体系是一座大厦,那么基础研究就是它的地基。人文学科的基础研究,关乎我们认识与解释世界的方式。
比如,我们通过历史来认知当下。掌握历史研究学术话语权的人,便能对一个国家或群体的过往作出所谓“定论式”的解读。浙大历史学院常务副院长孙英刚教授认为,历史学基础研究如果薄弱,将导致话语权丢失,文化自信缺乏。“对于中国的学者来说,我们迫切地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历史研究体系,从中国的立场出发,重新解释中国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在大学里,人文学科还承担着铸魂育人的关键任务。“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人文素养教育也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文史哲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浙大原人文学院院长楼含松教授说。
通识教育的价值不言而喻:人的头脑只有借助对艺术、哲学与科学的思考,才能趋于完善,才能更好综合多元知识的优势。
在浙大,文史哲专业已面向全校同学开设了36门通识核心课程,占全校通识核心课程比例一半以上。课程设置的目标,是把文学素养、哲学思辨、艺术情操内化于学生的言行与品格,贯穿于学生长期的成长。
再有,对于大学的文化建设来说,基础学科象征着学术的纯粹性,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发展内涵与文化特质。纵观国内外顶尖高校,包括文史哲在内的基础学科水准,均是教学研究评价的核心指标之一。但对标世界一流高校,浙大在人文基础学科建设上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也成为了三院建制的一大原始动力。
“大学应该是新知识的诞生地,是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旗帜。”孙英刚说。只有借助人文学科的推动,大学才能更好地参与文化传承、创新与文明交流对话,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让文化自信如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二
当“分”则“分”。文、史、哲三学院的独立建制,顺应了学科发展的规律,也回应了学者们的呼声。
“作为不同的学科门类,文史哲已形成各自的学科范畴、理论体系、研究规范和评价标准,术业有专攻,是现行学术体制的常态,‘分’总体来说有利于各学科的发展壮大。”楼含松说。
人文基础研究讲究深耕细作、细水长流。以历史学研究为例,一项学术成果的诞生需要长期的田野调查、文献考古等工作作为积淀,有时,一本专著就能奠定一位学者的学术地位。单以短期的论文数量、发表频率、刊物级别等“硬指标”进行学术评价,往往有失偏颇。
“我们需要一定的自主权,才能按照学科发展的节奏和经验,以更长远的眼光扎实地经营学科。”孙英刚说。现在,三大学院可以组建自己的学术委员会、行政班子,建立适当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评价机制等,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直接落实的资源。
自新的学院筹建以来,浙大文学院院长冯国栋教授明显感到老师们的科研热情提升了。“今年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文学院的成绩是多年来最好的,可以看出新学院的成立激发了老师们的归属感、使命感。”
顺应规律,也是顺势而为,近年来文史哲学科的迅速成长,让从“系”到“院”的跃升成为可能。
实力,于科研项目、成果与获奖的丰收中体现:2018年,浙大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其中人文学院哲学学科就占据2人;2020年浙大获得立项的11项国家社科基金中,人文学院文史哲学科占据8项;2020年公布的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奖项中,人文学院斩获13项,数量稳居全校人文社科院系第一位……
更深层的实力,厚植于一条条学脉的历史积淀、学术传承。
在浙大哲学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俊看来,浙大的哲学学科自有其独特的“血统”。1946年,浙大设立哲学系,当时浙大的哲学家和人文学者们创立了一本名为《思想与时代》的刊物,刊登了大量讨论中国的国运、文化的命运的文章,深刻剖析着种种“时代之问”。这种融通中西的宽广视野、对现实问题的关怀、对文化与民族的使命感,延续至今,成为了哲学系、如今的哲学学院的气质与定位。
“古代文学、古代汉语和古典文献研究是文学院引以为傲的强项。”楼含松介绍,“三古”研究的繁荣,离不开夏承焘、胡士莹、蒋礼鸿、姜亮夫等大家的奠基,以及几代学人的薪火相传。前年,文学院,即曾经的浙大中文系刚刚走过建系100周年。独特的学术传统,在 “博雅求是”的精神传承中反映——既注重广拓门径以求博雅,又树立求是学风以求专精。
“浙大历史研究,从最初就关注边疆史地之学,注重中外关系的研究,体现出强烈的家国关怀与全球视野。”孙英刚说。继往开来,如今在敦煌学和丝路文明、全球视野下的文明互鉴、中国文化与东亚文明研究等领域,浙大历史学院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建院后,孙英刚提议把中国古代史下的4个方向细分为了6个,为丝路文明和宋史研究单独招生、单独设置课程。
“不论是扩大优势学科的影响力,还是培养术业有专攻的学术型人才,建院都让我们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 孙英刚说。
三
当然,行政上的切分,切断的是体制机制上的束缚,不变的是学科交叉与学术共同体建设的可能性。归根到底,文史哲是不分家的。
楼含松说,在学术研究上,人文学科间存在许多内在的相通性,比如文学研究常常会用到历史学方法和哲学思辨,有的历史学家“以诗证史”取得了很高成就;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和问题,往往需要综合文史哲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知识本身是不分科的,这是学者做研究时必然遵循的思路。”孙英刚说,他长期从事佛教史研究,在涉及佛教文献时,他会向文学院的冯国栋教授请教,艺术与考古学院的谢继胜教授研究汉藏佛教艺术,他们之间也建立起了十分紧密的联系。
依托众多校级研究平台的建设,良好的学术合作氛围已经形成。比如宋学,一直以来是浙大传统的优势学科。“我们以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宋学研究中心’为基础,把各方的专家学者汇聚到了一起。”冯国栋说,中心下设的五大研究方向,既包括对宋代科举职官制度的历史研究,又包括宋元时期的文学与文化,还涵盖了思想层面的宋明理学等等。近年来,各方向上都诞生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
跨学科,也跨文理。在浙大这样一所“有文有质、有农有工”的综合性大学下,文史哲发展的方向必将更加多元。在“新文科”建设强调的学术视野拓宽与思维范式转变上,三大学院已经带头迈出步伐。
近期,哲学学院就深度参与到了浙大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研究项目中。“何为心灵,何为智能,何为人,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和回答构成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框架,本质上,这都是哲学问题。”王俊说,哲学家有能力对新兴学科的架构、方法进行反思与引导,这也是人文基础学科之于高校,甚至社会的责任所在。
独立建制后的三大学院,将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逐渐建立起学科特色,形成更为清晰的定位。清晰定位的同时,更能形成互相补充、互相支持的学术生态。
脱胎于同一个“母体”,未来的文史哲学院将继承与发扬人文学院的传统。这个传统是什么?在冯国栋看来,就是那两个字:人文。
“人文精神尽管可以被无数人、无数次去定义,但我觉得它的第一要义始终是‘人的成长’。对于一个教育、科研机构来说,包括学生的成长,也包括教师的成长。”冯国栋说,“另一个人文传统是‘互相欣赏’,最后要实现互相成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