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OPPO 未来科技大会上,OPPO 正式带来了第二颗自研芯片:旗舰级的蓝牙 SoC“马里亚纳 Y”。
看到这里,老狐倍感欣慰,国产厂商的自研芯片,不再只有华为一个“孤勇者”,各家都开始发力,这是好事。
长期以来,大部分国产厂商都是奉行“拿来主义”,兜里有钱,别人有现成,我直接买就是了。
至于花费巨额投入进行设计研发,更是不值,有几个企业能研发得起?自研芯片纯属吃力不讨好。
话糙理不糙,自研芯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无论是芯片制程还是基带业务,都需要巨额的持续投入。
据统计,芯片制程进入 28nm 后,对于芯片的成本呈指数级增长,28nm 的芯片为 300 万美元,16nm 的芯片成本为千万美元左右。
10nm 的芯片,可能需要达到 1.3 亿美元投入,到了 7nm 制程,费用更有可能突破 3 亿美元。
就连芯片产业的巨头英特尔,在耗资数百亿美元研发后,也不得不把基带业务卖给苹果。
很明显,自研芯片是很难办到的事情,不过,难办就不办了吗?
依赖别人的芯片有多糟糕,估计每个国产厂商都有话说。
“一代火芯”骁龙 888,把各家厂商都害得够呛,尤其是小米 11,直接品控爆炸。
虽然小米 11 的问题,主要是内部散热设计失败,但骁龙 888 还是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即使芯片不翻车,大家都用高通和发哥,优化也差不多,就只能在摄像、屏幕等少数领域寻找差异化卖点。
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自由掌控,借来的力量,终归要失去,科技公司实实在在的差异化竞争力,不可假手于人。
说到国产手机自研芯片,就不能不说华为的麒麟芯片,早在 2014 年初,华为就推出了麒麟 910。
这是华为首款以“麒麟”为名的芯片,采用了 1.6GHz 主频的四核 Cortex-A9 架构和 Mali-450MP4 的 GPU,28nm 制程。
之后的华为,一直坚持研发自家的手机芯片,到 2020 年,华为推出的麒麟 9000 芯片,是麒麟芯片的“最后巅峰”。
麒麟 9000 采用 5nm 制程,内置 8 核CPU核心,包括一个最高频率为 3.13GHz 的 Cortex-A77 大核,3 个 2.54GHz 的 A77 中核,4 个 2.04GHz 的 A55 小核。
从麒麟 9000 的表现来看,已经很接近苹果和高通的水准,假以时日,超过他们并不是没有可能,
令人扼腕的是,因为制裁,我们未能看见麒麟芯片的“终极形态”,希望这个终极形态,能够尽快再现。
说了这么久的华为,怎么还没有其他国产厂商?难道他们甘心于高通和发哥,都放弃自研了?
其实不是,不是只有华为才有自研的想法和魄力,其他国产厂商,也用实际行动,研制属于自己的芯片。
小米:澎湃 C1、澎拜 G1、澎拜 P1
澎湃 C1:这是小米推出的第一款自研的 ISP 专业影像手机芯片,它拥有双滤波器配置,可以实现高低频信号并行处理,信号处理效率提升 100%。
澎湃 G1:可以做到毫秒级实时监控电池安全、实现行业最精准的电池续航预测,并能有效提升手机续航能力。
澎湃 P1:首次实现了 120W 单电芯充电方案,具备超高压 4:1 充电架构,支持1:1、2:1 和 4:1 转换模式。
vivo:V1+
V1+ 是 vivo 首款自研芯片 V1 的迭代,它同时具备调度佳、速度快、能效高这三大特点,还拓展了游戏与视频方面的体验,可谓是兼容性与功能性的双重提升了。
OPPO:马里亚纳 X
马里亚纳 X作为一款 NPU 芯片,在影像处理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NPU则是神经网络处理器,具备更强的AI运算能力,能对图像进行智能算法优化。
随着马里亚纳 Y,V2 芯片的渐次出场,国产手机自研芯片的道路,不会就此停止。
华为的黯然离场,贡献出不小的市场份额,但依赖国外芯片的国产厂商,并没有抓住机会。
高端市场,几乎是苹果一统天下的局面,国产厂商想要赢得核心竞争力,自主研发是唯一的出路。
老狐衷心希望,能看到国产芯片遍地开花,活跃在各大市场的景象,希望这个景象的实现,不要太远。
参考资料:
电子发烧友网:从 K3V1 到麒麟 9000,华为海思麒麟芯片的进化史
科技 pix:国产手机芯片往事:通往自由的荆棘之路
和家四川:勇闯深水区!盘点各国产手机厂商的那些自研芯片们
网络图片
编辑:陈展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