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观点丨张云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0
分享至

张云飞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大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准确把握“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哲学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来自于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生存和发展,始终依赖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但是,自然界存在着自己的客观运动规律,在一定条件下,其承载能力具有阈值。如果人类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超越生态红线,那么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类只有始终保持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永续生存。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现代化是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当中展开的历史进步过程,理应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西方现代化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按照主客二分的机械思维,将大自然看作是无限的资源库和污水池,毫无限度地压榨和污染自然,结果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必须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和目标,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目标,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 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本质要求,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人与自然的矛盾在现实中表现为现代化和生态的矛盾。西方现代化将之看作是鱼与熊掌的关系,选择了破坏自然的机械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科学阐释了大自然的系统价值,破解了这一矛盾。绿水青山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经济财富、社会财富的统一体,是自然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统一体,是自然资本、生态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统一体。必须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对于生态良好的地区来说,山清水秀就是金山银山,要实现生态产业化,将生态财富有效转化为经济财富,凭借自身生态优势走在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对于生态脆弱的地区来说,要使穷山恶水也能够转化为金山银山,关键是要加强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不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高寒地区来说,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要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将冰雪资源有效转化为经济资源,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对于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地区来说,要恢复绿水青山,将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摆在优先位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总之,要坚持因地制宜,努力将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金山银山。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

系统治理的科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遵循。

大自然自身是一个有机生态系统。资源、环境、生态、气候是相互关联的基本自然要素,是影响和制约现代化的重要变量。传统现代化模式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气候变暖等全球性问题,成为制约现代化的重大障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必须坚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同时要看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域内部、海域内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把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与共享发展理念统一起来,加强联防联控和协同治理,统筹城乡、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流域、海域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生态基础。要守护好生灵草木、万水千山,确保生态环境良好,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和纵向生态补偿机制。大力支持生态振兴和绿色发展,让全国各族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必须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出发,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谋划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提升资源利用节约集约化水平,实现节约发展。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实现清洁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统筹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实现安全发展。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

总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建成美丽中国、丰富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稿来源:中国民族报

微信编辑:马晓琴

人大国发院是中国人民大学集全校之力重点打造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现任理事长为学校党委书记张东刚,现任院长为校长林尚立。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并入选全球智库百强,2018年初在“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19年在国家高端智库综合评估中入选第一档次梯队,是唯一入选第一档次梯队的高校智库。

人大国发院积极打造“新平台、大网络,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高产出”的高端智库平台。围绕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研究领域,汇聚全校一流学科优质资源,在基础建设、决策咨询、公共外交、理论创新、舆论引导和内部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大国发院以“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的引领者”为目标,扎根中国大地,坚守国家战略,秉承时代使命,致力于建设成为“最懂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智库”。

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大国发院
人大国发院
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
3222文章数 16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