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试
// 助推“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模拟试题】
今年有多家高校新增“智慧农业”相关专业,以培养更多有知识、懂应用的“新农人”,以满足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对此,你怎么看?
【中公解析】
1.表明基本态度。
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近年来,数以百万计的“新农人”进村入寨,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但“新农人”依然存在巨大缺口。众多高校新增相关学科,为培育“新农人”提供了专业成长路径。
2.进行分析论证。
(1)农村需要“新农人”刻不容缓。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地区出现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现象,制约了农村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农业机械化、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纷纷涌现,“靠经验吃饭”的传统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农业需要高层次人才来推动。与父辈相比,“新农人”拥有更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懂得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化处理,善于运用电商与冷链物流,懂得把村民组织起来抱团取暖、合力创业,帮农村解决了产业规模小、力量弱、资金少等问题,赋予传统农业全新活力。
(2)高校培养“新农人”责任重大。各大高等院校,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创新的重要阵地,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其作为一支重要力量,需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人才、文化等优势,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等支持和保障贡献力量。而人才是第一资源。高校需打破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方式,真正使广大学子与基层一线联动,培养其从事农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培养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的人才队伍,组建好一批能干事、干实事的乡村振兴建设者。
3.给出具体对策。
(1)专业设置差异化。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不同,需要的人才也不同,专业学科设置需要因地制宜,符合发展需求。比如西藏地区,当地从事畜牧业、养殖业的人员较多,因此,需要培养兽医学、草学等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海南地区渔业、水产资源丰富,增设水产专业硕士点也是大势所趋。
(2)学科设置针对性。针对配套农机服务公司、生产一线种植户、企业等的具体需求设置学科,推进科研与企业深度融合,强化各方参与度。例如,懂得农业信息化、农业场景应用融合实现精准化栽培管理、提高农产品溢价能力的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来看都非常急缺,因此,学科设置需与现实需求“接轨”。
(3)人才培养模式重实践。人才评价要摒弃“单以文章数量论英雄”的思想,“到生产一线去”“到田间地头去”是农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让学子了解农业生产中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根据其间需求开展相对应的研究,增加学生与农民、农技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培养学生复合型能力,更加了解一线的具体情况,锻炼学生能力,与实际需求进行融合才能真正培养出“田间专家”。
历年面试试题
整理近年各地市面试试题
内含题本+参考模板
↓ 点击下方一键购买 ↓
四川考试交流Q群:294237992
微博:四川中公事业单位考试培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