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哪个战场是主战场,毫无疑问肯定是苏德战场,那么苏德战场德国和苏联谁的胜算更高呢?从战争爆发之初看,客观的说德军的胜算大于苏联,从战前的军力对比来说,德国投入兵力500万,坦克3800辆,火炮43000门,飞机1830架,舰艇192艘;苏联投入兵力730万,坦克1475辆,火炮60000门,飞机1540架,舰艇396艘。虽然数据上德国除坦克和飞机的数量比苏联多外,其他并不算多,但德国的武器装备、机动能力及单兵素养都优于苏联,所以德国是完全可能战胜苏联的,可为何德国却战败了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战争宣传错误,缺乏正义性
发动任何一场战争都需要一个正义的理由,以此来强化自己的战争正当合理性,显然德国的战争理由是错误的。当时的德国宣传的口号是消灭东斯拉夫人这个低劣的种族,显然这个战争理由是极为荒唐和错误的,以种族优胜论为借口企图屠灭他人种族的战争理由,让发动的这场战争已经失去了正义性,同时把苏联及其成员国全部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让即使想投降的成员国都不敢,因为自己不知道自己投降后会不会像犹太人那样都被屠杀掉,所以他们必须反抗,也不得不反抗。这个战争宣传口号只能让敌人更团结,同时动摇自己的军心。
二、情报工作不足,导致预估失误
苏联经过大清洗运动以后,已经将大量的军事和民用工业秘密迁入了乌拉尔山脉,这些军事和民用工业可以给苏联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已经做好了持久抗战的准备,德国竟对这些动作一无所知,或者说有所耳闻但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缺乏战略高度,决策失误
德国最初的设想是逼迫苏联投降,但他的宣传口号却断去了苏联的退路,同时又没有备用的战略构想,完全是在瞎打,打到哪算哪,而且还想着通过局部的战争胜利来修改作战计划,希特勒这指挥水平只能是害苦了自己手下的将军们。用我们伟人的话说,只要有战争,就有战争的全局,战役一定要服务于战略,而希特勒却貌似没有这样战略思维,大概可能也是用闪电战习惯了,冲昏了头脑吧!
四、进攻路线失误,导致兵力分散
德国为了大幅度提升南方集团军的军力,想着迫切的需要拿下巴库油田,事实上德军在整过进攻过程中,并没有因为油的问题导致自己遭受严重损失,相反是因为南方集团军在高加索地区的孤军深入和补给问题,才使得德军力量过于分散,无法拿下莫斯科。而莫斯科作为乌拉尔山脉西面的最后屏障,保障了苏联大部分工业和人口,使得苏联有源源不断的兵力和武器对抗德军。如果德军的装甲集群绕过莫斯科,从北向南绕一圈攻击高加索地区,与南方集团军合兵一处,就可以实现在乌克兰地区全歼苏联军队大部有生力量,最终获得胜利,但希特勒却没有采用这样的进攻路线,所以才有曼施坦因《在失去的胜利》中的抱怨:我们应该集中力量进攻莫斯科。
管孔之见,一家之言,贻笑方家,还请包涵。究其我总结的以上几点,只是我个人的见解,如有不足和失误之处,还请指出斧正。如果按总结的这几点来说的话,希特勒可以说是一个能力非常出色的政治家,但他却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在政治上的能力或许比斯大林强,但在军事上的指挥能力,确实着实逊于斯大林,你说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