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奔南京杀来,一路上攻城掠地,阳光下的太阳旗像一张张开的血盆大口,一座又一座中国城池成了这张贪婪大口中的肥肉。
东路日军沿沪宁铁路一鼓作气攻取镇江。
中路日军沿宜兴、溧阳、句容直逼南京,12月4日攻陷句容,6日进犯淳化镇、汤水镇,7日进逼栖霞山。
南路日军进犯长兴、文德、泗安,直取芜湖,企图截断南京退路。
“占领敌国首都,迫使中国屈服”,松井石根对大本营的战略企图心领神会。
他现在的任务早已由上海会战时的所谓“保护侨民”变成了“挫败敌人战斗意志,获得结束战争的机会”。
战事一开,日军所向披靡,再不需要师出有名,为下一步的行动寻找借口了。
10月25日,日军攻陷无锡。
北路日军攻占镇江之后,12月7日进抵南京远郊栖霞山,12月8日,汤山失守。
中路日军先后攻陷溧阳、溧水,12月9日攻克淳化镇、牛首山。
南路日军攻占泗安、长兴、广德之后,12月7日攻占宣城,12月8日占领芜湖,12月11日占领南京与芜湖之间的当涂,并由当涂渡江,向南京江北的浦口包抄。
至此,南京外围阵地于12月9日全部丢失。
这时,南京城外的主阵地只剩下乌龙山炮台、紫金山和雨花台了。
日军四面紧缩包围圈,共9个师团20多万人马,加上海空军的支援,把南京城围得铁桶一般。
守卫紫金山的是桂永清指挥的教导总队。
这支部队是根据德国顾问法根豪森的建议,按照德国步兵团的编制编成的。
它的前身是中央军官学校教导总队,经过扩编之后,作为德式步兵团营连战术的示范部队,由曾在德国步校毕业的桂永清任总队长,由15名德国顾问分别担任步兵,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后勤等专科的指导,完全按德式训练方法进行训练。
教导总队开始只有2个团,加上直属分队,共有官兵9000多人,驻在南京中山门外孝陵卫。
淞沪会战打响后,教导总队迅速扩充为3个旅9个团,约43000人,桂永清仍为总队长,邱清泉任参谋长,周振强任副总队长兼第1旅旅长,胡启儒任第2旅旅长,马威龙任第3旅旅长。
11月9日,教导总队从上海撤退回到南京,经过补充,兵力仍有3万余人,况且装备精良,仍然保持了很强的战斗力。
这次守卫南京,教导总队担任防卫紫金山,抵挡正面来敌的艰巨任务。
12月10日13时,松井石根下达攻城命令,第9师团向光华门,第114师团、第6师团向中华门,第16师团向紫金山同时发起猛烈的进攻。
防守紫金山的教导总队像一道闸门,抵御着南京正面似潮水般涌来的敌人。
教导总队凭借钢筋水泥的预设阵地,顽强地阻击敌人,日军在阵地前遗尸遍野,可是大批日军仍源源不断地蜂拥而上,教导总队伤亡也很惨重。
这时候,电话里传来桂永清的命令,只有短短的16个字:
“坚决抵抗,不得后退,如有闪失,提头来见”。
教导总队在这道死命令的压力下,急中生智,依托有利的地形和工事,用少部兵力和敌人周旋,部队轮番休息,既减少了伤亡,又可以养精蓄锐,这招果然奏效,日军损兵折将,依然寸步难行。
狡猾的日军自知教导总队这块硬骨头难啃,也学乖了,也留下少量部队牵制教导总队,集中兵力攻击侧翼87师防守的工兵学校,守军一个营抵挡不住,退入城内,日军占了工兵学校,一下子就突入到光华门外。
进攻光华门的日军把山炮推出来,对准城门猛轰,城门被掀了下来,墙体内的泥沙顿时向外倾泻,百余个日军端着三八大盖爬了上来,守军官兵挺起刺刀迎了上去,城墙上刀光剑影,杀声震天。
日军进攻光华门、通济门失利后,11日以精锐部队谷寿夫的第6师团和末桦茂治的第114师团猛攻雨花台和中华门。
副司令长官罗卓英亲赴第一线指挥,在中华门一带和日军展开激烈巷战,把突入城中之敌全部肃清。
防线不到两千米宽的雨花台阵地,从早晨七点起,日军飞机大炮坦克轮番轰炸,两个联队的日军反复冲击,守军阵地岿然不动。
日军一次次冲上山顶,又一次次被打下去,激战三日,日军在阵前遗尸数千。
中国守军孙元良部88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262旅旅长朱赤、164旅旅长高致嵩以下官兵6000多人全部壮烈殉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