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医疗机构正在经受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波冲击,记者从天坛医院了解到,目前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已经从高峰时的日均500多人下降到200多人。急诊方面近期依然保持高位。医院将多措并举,确保患者就医需求。
作为京南地区的重要三甲医院,天坛医院在本轮疫情中提前部署谋划应对就诊高峰。医院感染科主任王宝增介绍:
王宝增:防疫政策改变后我们工作模式立刻进行了转变,院领导协调各个部门做好冬季打硬仗的准备,从硬件方面开辟了第二诊区,解决患者就医环境方面的问题。软件方面增加医护人员配置,从十几个人增加到二十多个人,及时保证患者的诊疗。
冬季户外温度较低,为了给患者提供相对舒适的就医环境,医院也及时作出调整,天坛医院感染科病房护士长周来凤说:
周来凤:高峰期就诊人数多的时候会有排队的现象,我们就临时把之前的隔离方舱转变成候诊的区域,一个方舱可以等待2-3人,所以严寒中病人等待能舒适一点,我们还给病人提供一次性纸杯、热水、也给病人储备了一次性口罩。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天坛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已经下降到日均200多人,感染科主任王宝增说:
王宝增:社区的医疗点位,区级医疗点位也都进行了大量工作,普通情形发热病人接诊的少了,重的发热病人要多一些。
12月23日记者在发热门诊看到,医务人员身着防护服,佩戴N95口罩,面罩,就诊患者没有出现排队的情况,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在分诊时病情严重的人员会被转到急诊进行治疗。天坛医院急诊科主任徐玢告诉记者:
徐玢:现在我们24小时急诊接诊量在750人左右,往年这个时候也是高峰在600人左右,所以就是额外增加了150人左右的人员。
为了应对急诊病人的增加,医院也为急诊科增加了医护力量,并且在床位、医疗设备方面进行协调。天坛医院急诊科主任徐玢说:
徐玢:700多人里面有400多人是急诊内科的病人,白班我看了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内科的急诊病人是200多人。一个白班需要三位大夫、每个人7个小时工作量,加上吃饭、喝水中间休息,基本上能把这部分病人消化,但是整体来说也还是很累的。
采访中徐玢医生也特别强调了“静默型低氧血症”,表现为一些老人发热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病毒入侵肺部出现呼吸能力下降。
徐玢:新冠肺炎比较多的是静默性的低氧血症,就是病人喘憋不是很明显,但是测手指末梢血氧已经降低了,家里如果有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的可以用血氧仪监测,如果指氧低于93%要注意,低于90%是一定要来医院的。
编辑 邓淑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